今年去哪发展?这篇重头文章说透山东选才用才新动向

2019-01-23 09:35 新锐大众阅读 (71194) 扫描到手机

  岁末年初,又到了立各种flag、谋求更好发展的时段。立志有更大作为的你,是不是也有新的打算?

  放眼地图,有一个地方值得你认真考虑,这就是 “一山一水一圣人”、出好汉有美女的齐鲁大地。2018年,“山东机遇”“选择山东”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企业家、创业者的共识。“不来山东会后悔的!”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甚至这样说。

  所为何来?

  回望2018年,山东热词很多,但要说最热的,非“新旧动能转换”莫属。从年初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刘家义的直陈问题,到年底项目落地现场观摩会上的看变化看进展,从一次接一次的“双招双引”大动作,到国内外企业家、创业者的“用脚投票”,这一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无疑是山东发展的主轴主线。

  环顾四周、反观自身,我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优势在哪里?山东上下一致的认识是——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离不开经济质量、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更需要不断强化人才智力支撑。

今天,大众日报刊发重头文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人才在行动》,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山东以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一系列好做法、新举措。

  “人才引领发展!”文章鲜明地总结说,2018年,山东牢固确立这一发展战略,锐意创新抓改革,精准靶向引人才,持续不断优环境,全省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首先,在顶层设计上立柱架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 “人才新政20条”,被称为山东人才政策的2.0版本,与其他政策一起搭建起全省人才发展的制度框架。

  在省级人才政策示范引领下,各市各部门纷纷立足实际,出台配套文件,拿出针对措施。济南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出台35个引育留“全链条”人才实施细则。青岛实施百万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激励、未来之星培养、全民招才引智、安居乐业保障五大工程。烟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引才活动,“三核”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其次,以制度创新释放人才红利。这一年,山东的人才制度创新一项接一项:深化高校岗位管理改革,将高级岗位比例由38%提高到54%,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空间;实施卫生职称制度“双自主”改革、高层次人才直接参评高级职称试点、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贯通试点、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等等。

  还有,强化重大工程人才牵引。积极对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人数持续攀升。围绕“十强”产业发展需要,调整泰山人才工程支持范围,其中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支持范围全部聚焦到“十强”产业,年内面向海内外遴选“高精尖缺”人才374名。在省级人才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各市也立足当地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任务,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淄博英才计划、潍坊鸢都系列人才工程、滨州渤海英才计划等一大批特色人才工程。

这一年,从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到企业家、创业者,从不同专业技术人才到各类技能人才,越来越多人才来到山东、了解山东、落户山东。

  对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梦想、奋斗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挑战,高房价、生活成本高,都是面前的“大山”。

  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大山东张开怀引才。这一年,山东坚持靠事业凝聚人才、靠服务留住人才,不断为各类人才投身新旧动能转换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特别是推出一系列更具温度的人才服务,比如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明确29项重点服务事项,新设立202个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3800多名高层次人才发放了“山东惠才卡”;建立服务专员制度,在政策咨询、手续办理、待遇落实等方面,为符合条件人才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

  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工作机会、城市环境等,都有了很大的进阶。在山东,这样的城市同样不少。

在山左海右的广袤土地上,在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舞台上,不管是泉城济南、活力青岛,还是其它城市,都有你大显身手的机会。

  人才,山东欢迎你!

  原文阅读:

  过去一年,山东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锐意创新抓改革,精准靶向引人才,持续不断优环境,全省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山东人才在行动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发展提出了“两个走在前列、一个全面开创”的工作要求。这一年,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新旧动能的接续转换,离不开经济质量、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更需要不断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一年来,山东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三大支撑之一,锐意创新抓改革,精准靶向引人才,持续不断优环境,全省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做好顶层设计 强化宏观指导

  推动全省人才工作向新旧动能转换聚焦聚力

  这一年,山东深刻把握人才引领发展的大势,把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作为全年人才工作的主线,紧紧围绕这个方向去研究、去谋划、去推进,人才工作的目标更加聚焦,措施更加完善,推动形成了工作的强大合力。

  “人才新政20条”立柱架梁。为强化新旧动能转换的人才支撑,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做好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意见》,从实施更加精准聚焦的人才工程、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引才用才机制、健全更加实用有效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等7个方面提出了20条务实管用的举措,形成了整体联动的“组合拳”。如果说2016年山东出台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是山东人才政策的1.0版本,那么2018年山东主推的“人才新政20条”就是全省人才政策的再度升级,两个文件共同搭建起全省人才发展的制度框架。

  各市各部门合力推进。在省级人才政策示范引领下,各市各部门纷纷立足实际,出台配套文件,拿出针对措施,形成了全省人才政策“2+N”制度体系。济南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出台35个引育留“全链条”人才实施细则。青岛实施百万人才集聚、创新创业激励、未来之星培养、全民招才引智、安居乐业保障五大工程。烟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引才活动,“三核”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省财政对人才建设资金予以重点保障,同比增长10.73%。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制定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专门政策,立足长远发展培养储备战略人才。省教育厅实施“新工科优先发展计划”,13所高校的20个项目被认定为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全省人才工作的统一行动。

  人才工作专班真督实导。为推进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各项任务扎实落地,山东从工作机制上予以理顺,成立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专班,把重点工作分解为57项重点任务472个阶段性目标,对重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每月调度。截至2018年底,57项重点任务已完成43项。坚持持续跟进抓落实,开展重点人才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查,通过单位自查、发放问卷访查、实地查看、个别访谈等多个渠道,对发现的8个方面、15个典型问题纳入督办台账,跟踪抓好整改,进一步打通了政策落实通道,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各项任务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落地。

  深化人才改革 推动制度创新

  以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动力

  这一年,山东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需要,把人才改革放在全国、全球视野中去谋划,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推动制度创新,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制度体系。

  推动重点改革事项落地生效。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抓好重点任务落实,省级层面确定的46项任务已完成45项。围绕财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教学科研人员因公临时出国等人才关注度高的改革事项,进一步明确操作程序,细化工作措施,一大批问题得到回应和解决。积极鼓励支持基层开展创新,济南市、青岛西海岸新区、济宁市、德州鲁北等省级改革试验区建设日臻完善,

  探索出一批好的经验和做法;省市联动推动青岛国际院士港建设,入港院士达到108人,32个院士项目落地转化;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应声而出……一个个用全新理念打造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从规划变成现实,成为新旧动能转换道路上一盏盏闪亮的明灯。

  开展统筹整合提升工作效能。下大力气解决人才工作“碎片化”问题,从人才政策、人才工程、引才工作资源、人才建设资金、人才信息管理、人才联系服务等六个方面开展了统筹整合。实行人才政策清单发布制度,从省级层面90多项政策文件中梳理出133条政策“干货”建立政策清单,实行集中发布。统筹人才建设资金,将涉及人才评选、人才管理服务等资金项目进行整合归并,实现“一个路径报、一个班子审、一个口子出、一个标准查”。推动人才管理信息共建共享,统筹“一库一平台”建设,消除人才信息孤岛,提高人才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从建章立制到逐步规范,从化零为整到系统谋划,通过统筹整合全省人才工作展现出更强的生机与活力,人才工作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

  以制度创新释放人才红利。从补齐短板、加固底板的角度出发,主动对标先进地区,开展“营造一流环境,引进高端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制度创新,聚焦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在人才快速引进、青年人才培育、人才评价改革、推动简政放权等方面予以重点突破,持续提升山东人才政策的竞争力。深化高校岗位管理改革,将高级岗位比例由38%提高到54%,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空间。实行高层次人才引进事业编制周转使用制度,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搭建起灵活引才的“蓄水池”。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改革,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灵活机制不断完善。实施卫生职称制度“双自主”改革、高层次人才直接参评高级职称试点、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贯通试点、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等等。创新举措不胜枚举,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为广大用人单位和人才参与重大工程、开展创新创业带来了更多利好。

  瞄准“十强”产业 精准靶向引才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广聚四海英才

  这一年,山东精准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坚持以用为本、效益为先,放眼全球延揽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国内与国外并举,持续优化提升人才工程,改进完善引才模式,以“高精尖缺”人才增量提升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强化重大工程人才牵引。积极对接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人数持续攀升。围绕“十强”产业发展需要,调整泰山人才工程支持范围,其中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支持范围全部聚焦到“十强”产业,年内面向海内外遴选“高精尖缺”人才374名,领衔关键共性技术研发440项,带动实施各类高新产业项目182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新增销售收入460亿元。在省级人才工程的示范带动下,各市也立足当地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任务,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5150引才倍增计划、淄博英才计划、潍坊鸢都系列人才工程、滨州渤海英才计划等一大批特色人才工程,省市两级工程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了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深耕特色引才工作品牌。把握引才工作的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不断探索完善工作路径,创新工作模式,打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瞄准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方向,深化“一事一议”引才工作,加大对顶尖人才团队引进力度,先后引进了17名顶尖人才。深化“齐鲁之约”引才工作,组织用人单位赴海外对接引进人才,对符合条件人选通过省级重点人才工程给予支持。举办首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入选的66名创业人才,创办企业注册资本金16亿元,带动社会投资77亿元,新增就业岗位4800余个。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支持用人单位在国(境)外建立前端孵化基地、离岸研究中心,设立首批10家“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以“特殊手段”吸引“特殊人才”助力山东创新发展。

  持续扩大引才活动影响。借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东风,山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推介活动,外交部蓝厅推介向全世界释放出“新动能、新山东,与世界共赢”的强烈信号,“聚天下英才、绘齐鲁宏图”在海内外产生强烈反响。举办首届儒商大会,全面推介山东发展环境,包括4名诺贝尔奖得主、24名海内外院士、11名知名大学负责同志在内的1096名嘉宾应邀参加。举办中国山东第十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邀请33个国家和地区的858名嘉宾参加,成功对接人才项目3000多项。举办首届青年学者泰山国际论坛,吸引407名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参加,举办学术交流报告会53场,帮助28所高校对接引进了203名人才。“山东机会”“选择山东”成为各大媒体的高频词汇,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内外优秀人才的目光。

突出基层导向 强化统筹协调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各领域人才均衡发展

  这一年,山东深刻把握人才发展规律,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统筹、聚合力,持续推动政策、资金、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统筹各支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强化基层发展的人才支撑。着眼解决基层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等问题,制定出台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专项支持政策,从机构设置、人才培养、激励保障等方面,拓展基层人才发展空间。深化科技副职选派工作,提高选派标准、扩大选派规模,指导开展科技副镇长选派,700多名高层次人才到县乡挂职。深化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遴选100个项目给予近1亿元支持,修订完善管理办法,提升项目实施成效。积极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双向流动”,选派1182名教师、科技人员、医务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到基层服务,选派160名基层中青年业务骨干到省有关部门挂职研修。各市也纷纷通过加强培训、专项引进、结对帮扶等方式,延伸人才工作触角,帮助基层培养储备人才,有力保障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在基层落地。

  统筹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齐鲁系列人才工程,遴选产生齐鲁文化名家20名、齐鲁首席技师150名、齐鲁公安英才106名、齐鲁和谐使者150名、齐鲁卫生人才76名、齐鲁金融之星148名。各主管部门也纷纷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探索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具体措施。省财政厅实施国际化注册会计师能力提升工程,培养储备了100名国际化高端人才。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国遴选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专家,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智库。省统计局实施基层统计人才培育工程,对基层统计人才实行跟踪培养。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精心实施金融人才选拔奖励项目,开展多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培训,80名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远赴英国接受培训。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正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征程上快速集结。

提升服务质量 营造浓厚氛围

  打造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人才发展环境

  这一年,山东坚持靠事业凝聚人才、靠服务留住人才,深化人才领域“一次办好”改革,进一步拓展人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为各类人才投身新旧动能转换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提供更具温度的人才服务。出台《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规定》,明确29项重点服务事项,新设立202个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3800多名高层次人才发放了“山东惠才卡”。建立服务专员制度,在政策咨询、手续办理、待遇落实等方面,为符合条件人才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强化外籍人才高端服务供给,实施国际特需门诊、国际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国际学校、国际社区,打造类海外环境。聚焦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支持,协调金融机构开通“人才贷”业务,推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高端人才板”。开通“12345人才服务专线”,实时解决人才各类诉求……这一年,山东把人才奉为“座上宾”,积极主动靠上服务,坚持人才有所呼、政府有所应,努力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全省人才发展环境得到越来越多认可和点赞。

  营造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全省各级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看望所联系院士,当面听取意见建议,关心人才、重视人才成为全省上下的统一共识。扎实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发挥沂蒙党性教育基地、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广泛开展人才国情省情研修,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实事求是的学风。设立山东人才最高奖——齐鲁杰出人才奖,评选产生首批获奖人选,将给予杰出人才奖获得者300万元、提名奖获得者50万元奖励,真正让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名利双收。实施齐鲁工匠建设工程,评选产生10名齐鲁大工匠、40名齐鲁工匠,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2019年,是山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一年,全省人才工作将精准聚焦这一重大任务,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大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