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三河埠村“乡村志愿‘帮喜团’ 帮出婚事新风尚”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2025-03-21 18:38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8600) 扫描到手机

3月2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上海总站和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乡村振兴年度盛会》在上海举行。现场发布《CMG乡村振兴观察报告(2023-2024)》,对160个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进行分类呈现,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三河埠村“乡村志愿‘帮喜团’ 帮出婚事新风尚”案例成功入选,并作为唯一一个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案例进行现场分享。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的出现,给农民群众带来了结婚“结不起”、人情“还不起”等现实问题。为倡树文明新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2019年,三河埠村吸纳了36名具有剪纸、锣鼓、喜茶果等传统手艺的热心村民组建了“帮喜团”志愿服务队,每当村中有红事,“帮喜团”便以自家手工制作的喜馒头、茶果,搭配上剪纸社精心剪制的喜字,作为新婚礼物赠予新人,鼓励新人喜事新办、新事简办,推动现代文明理念在这片“三河环抱”的土壤上深深扎根。

帮喜服务掀“浪潮”,倡树文明婚俗“新风尚”

3月15日,三河埠村张洪斌的家中沉浸在一片喜庆的锣鼓声中,胡同里移风易俗、文明婚俗等元素的立牌格外亮眼,一场融合传统民俗与文明理念的新式婚礼正在这里上演。

“真是感谢‘帮喜团’,婚礼现场都是她们帮着布置的,给我们省了很多精力,这种婚礼很舒心。”张洪斌说。

原来,每当村里有喜事,“帮喜团”队员便主动上门为订婚新人宣传喜事新办、喜事简办的好处及抵制天价彩礼、拒绝恶俗婚闹的文明新婚理念。婚礼前,“帮喜团”队员还会将手工制作的喜饽饽、茶果以及精心剪制的“囍”字,作为新婚礼物赠予新人。婚礼当天,“帮喜团”为新人准备喜庆的锣鼓、秧歌表演,布置具有移风易俗元素的新式婚礼现场,让新人在一片欢乐热闹的气氛中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同时也让新人及家人在忙碌中感受到邻里间的温暖与关怀。

乡厨亦是倡导婚俗新风的重要力量。对此,大场镇发布《大场镇“倡导文明新风 抵制滥办酒席”倡议书》,引导乡厨按需按量制定菜单,避免浪费,同时让广大乡厨加入文明餐桌宣传大军,引导新人树立文明饮食观,向新人和宾客倡导光盘行动。

文明接亲游戏、婚房布置挂件、酒席上的文明用餐倡议书……这些婚礼上的小细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截至目前,三河埠村“帮喜团”志愿服务队服务范围拓展全镇,已服务全镇36对新人,帮助节省资金达60万余元。

多元活动拉“流量”,擦亮文明乡村“新底色”

“移风易俗大变样,文明新风都提倡。高价彩礼咱不要,亲家一听心欢笑……”在三河埠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一场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宣讲引发了在场观看村民们的共鸣。随着“帮喜”活动的持续开展,“帮喜团”志愿服务队逐渐积累了大量的人气与口碑。“帮喜团”成员们意识到,这股“人气”也许可以成为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

为探寻新时代乡村的“精神共富路径”,“帮喜团”志愿服务队变“等风来”为“乘风起”,充分利用帮助举办婚礼吸引的“人气”,积极拓展服务形式,将倡树文明新风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其中,编排并巡演以《彩礼》《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为主题的小戏小品,是“帮喜团”志愿服务队的一大创新之举。这些小戏小品以生动的情节、幽默的语言,深刻揭示了部分婚俗陋习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同时展示了新时代文明婚礼的美好图景。这些巡演作品不仅给村民们带来了欢笑,也使得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沁润人心。

剪纸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在大场镇被赋予了新使命——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新载体。在“帮喜团”志愿服务队开设的移风易俗剪纸培训班上,志愿者老师带领学员们巧妙构思,在剪纸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移风易俗元素,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与此同时,三河埠村创新了“葡萄架下话新风”“拉呱式”庭院会等5种活动形式,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道德讲堂等阵地,将文明新风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入村民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帮喜团”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130余次活动,实现了以“文明流量”带动“精神共富增量”。

德育乡村作“保障”,激活移风易俗“新动能”

为进一步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场镇深入探索“德育乡村2.0”模式,全力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大场特色,将美德信用积分作为关键激励因素。

走进位于三河埠村的“德育乡村”积分兑换室,只见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品。这里的商品并非通过金钱交易,而是通过村民参与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所获得的积分来兑换。“这是我用平时参与‘帮喜团’志愿服务活动所获得的积分换来的,没花一分钱。参加一次帮喜团活动就能获得10积分,差不多就能兑换一提卫生纸了。”正在兑换商品的村民徐存香拿着一提卫生纸,满脸笑容地说,“以后我会继续参与‘帮喜团’活动,多赚些积分。”

大场镇创新“帮喜服务+信用积分”新模式,村民通过签订《文明新婚承诺书》、参加移风易俗剪纸活动、开展文明新风宣讲、帮助婚礼现场布置等志愿服务可获取积分,吸引了越来越多村民主动加入。截至目前,参与“帮喜团”志愿服务活动的村民已超过100人,参与积分兑换200余次,兑换的生活用品达5900余元。文明新风逐渐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推动着三河埠村向着更加文明、和谐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三河埠村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一步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制定《村规民约三字经》,明确了红白事操办标准,并在三河埠村乡村振兴村史馆内悬挂上墙。

“帮喜团”队伍越来越壮大,名头越来越响亮,服务类型越来越丰富,新人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喜事简办、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激活了移风易俗“一池春水”。经过持续深入治理,三河埠村红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已不复存在,盲目攀比和“天价彩礼”之风日渐式微,婚事新办、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人人称赞村里“少了金钱味、多了感情味”。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通讯员 薛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