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布1月至2月经济运行情况: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
半岛网3月27日讯 (记者 郭新举) 记者从青岛市统计局获悉,2025年,青岛市经济在1月至2月期间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多项关键经济指标均呈现积极变化,为全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青岛市统计局从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市场、对外贸易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公布了相关数据 其中数据显示1月-2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
工业生产方面,青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1-2月份同比增长9.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成为引领增长的两大引擎。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9.8%,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显著。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了16.2%的增长,特别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金属制品业,分别实现了69.8%、51.0%和23.4%的大幅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领域也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1-2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了3.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投资分别实现了67.0%和53.8%的高速增长。民间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了7.9%和13.5%,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也有所提升,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消费市场方面,青岛市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5.6%,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良好。特别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实施,有效拉动了家具类、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商品的销售增长,分别实现了91.5%、59.9%、55.6%和26.7%的高增长。
对外贸易方面,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1310.9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出口增长8.4%,进口虽然略有下降,但整体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和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均有所提升。
在民生保障方面,青岛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6.0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0.2%,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另外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0万亿元,同比增长5.6%,比年初增加298.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26万亿元,增长5.8%,比年初增加661.8亿元。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2月份,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89万人,同比增长13.4%,其中民营经济吸纳就业占比高达87.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食品烟酒价格下降1.0%,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2%,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5%。(来源:青岛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