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绿色低碳养殖技术体系正式成立
为深入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畜牧业减排降碳,2025年3月27日,青岛市绿色低碳养殖技术体系正式成立。全国畜牧总站牧业绿色发展处处长张利宇出席技术体系成立大会,并做了《双碳背景下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的专题报告。青岛市农业农村局、青岛市畜牧工作站、各区市农业农村局、基层动监站、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代表等40余人参会。
技术体系以服务畜产品稳产保供、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为目标,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产业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搭建创新平台,聚焦稳产保供和生产一线实际需要,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推广,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等。技术体系设1位首席专家、3位副首席专家,4个产业发展研究室和13个综合试验站。会上,首席专家全面介绍了技术体系构建的思路规划、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及运行机制;岗位专家分别汇报了研究室的职责任务、组成架构、研究内容以及2025年的具体任务;体系首席专家与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分别签订了建设任务书。技术体系将以实绩实效作为衡量建设成效的基本标准,聚焦“畜牧业提产能、产业发展提效益”的工作要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集成全产业链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打造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样板,不断放大科技赋能畜牧业发展的效能。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源动力,技术体系的成立为一线畜牧科技人员提供了发挥自身能力和价值的平台。技术体系将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用、育、留”四措并举,挖掘一批创新活力强的人才,培育一批青年领军人才,留住一批科技攻关能力强的人才,逐步形成畜牧科技人才梯度发展的新格局,打造一支既能“顶天”科技前沿,又能“立地”畜牧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企业是最活跃的科技创新主体,作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结合点,既是科技的最大需求方,也是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技术体系遴选企业作为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单位,根据畜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需求,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攻关和验证集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实用性,以及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实现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尝到畜牧科技创新甜头的青岛金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锡佐表示,“联合创新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蛋鸡养殖的效益。我们公司在专家们的建议下,引进了智能巡检机器人,试验了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结果产蛋量提高约1.5%,饲料转化利用率提高了2%,降本增效和节粮减排效果明显。能被遴选为综合实验站,我们非常高兴。”
近年来,青岛市强化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四新”引领推动畜牧业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青岛市畜牧工作站扛牢畜牧科技推广与研究的主责主业,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和为民服务,国家生猪智能装备研究中心、山东省肉羊良种繁育与绿色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等成功落户,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青岛市畜牧业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基于碳排放强度的担保产品“碳惠保—奶牛”,对碳减排成效良好的奶牛养殖场户提供增信服务和低成本信贷资金,现已发放贷款51笔共计6064.3万元,实现了碳排放的金融价值。青岛市圣杰奶牛养殖场新建“牧光互补”牛舍2栋,平均每天发电8600度,日节约标煤2.5吨,减排二氧化碳6.2吨。
在气候变化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技术体系作为青岛市畜牧领域科技创新的新赛道,将始终聚焦国家战略、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快“产学研推用”多元化技术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的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解决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以科技赋能畜牧业提质增效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市注入强劲动能。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