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琴声架起文化桥梁,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半岛网4月1日讯 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拨弦乐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近日,中国琴会理事、著名琴学家张渊出席了在西海岸区中国院子举办的一场游园会,现场,他讲述了古琴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发展,激起市民对古琴文化的浓厚兴趣。
以琴为媒 架起文化传播桥梁
张渊又名玄一,身兼中国琴筝文化研究会理事、羲道来琴社社长、伏羲道法传承人、中医文化学者等多重身份。
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古琴古筝文化全球推广工作,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新时期琴筝文化发展历程。2016年,他出访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并登上联合国总部舞台,将千年琴韵展现给世界;他多次举办古筝古琴相关文化主题活动,2018年更是成为世界古筝大会总策划团队成员;近年来,他又以古琴为源,传播伏羲道法及中医文化,成为目前国内五音疗愈领军人物,多次参加并举办古琴疗愈主题讲座……
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张渊步履不停,坚守传统文化守望者的初心,始终展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行走在传播古琴古筝文化的道路上。
从联合国到青岛社区 助力“琴岛”建设
2021年,张渊旅居青岛。他先后于黄海学院及和宁书院、明德书院等机构任教,同时,他不遗余力,走遍青岛各地,以公益讲座、教材编撰和社区普及等方式,助力青岛“琴岛”建设,成为传统文化复兴的先锋力量。据统计,多年以来,他举办了有关古筝古琴以及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约300场次。
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万人古筝乐团计划”和“千人古琴师资计划”,并亲自编写小学古琴教材,把小学各年级同步诗词全部谱曲并订上了减字谱,全力致力于青岛之琴岛创建。因其突出贡献,张渊获评灵山卫街道“公益模范”。
同时,张渊深耕中医文化传承,自2023年起为一线中医医学工作者开设“针道与经方”培训讲座,深入社区普及中医文化知识。
“古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琴家,他们用过的琴和弹过的曲目,都在琴论里完整地存留,通过学习古琴,可以领略到中华深邃的传统文化。”张渊希望,通过自己的传播,能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古琴、学习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