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观察|崂山20余家企业布局未来产业赛道,抢抓竞争制高点

2025-04-09 20:22 大众·半岛新闻阅读 (14767) 扫描到手机

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3个赛道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先进半导体材料3个赛道已开始起步发展,目前全区涉及未来产业8个赛道共有科技企业20余家。记者从崂山区近日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崂山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抢抓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竞争制高点。

太赫兹“青岛方案”

太赫兹波,是介于微波与红外间的神秘频段,其能量仅为X光百万分之一,却可以给材料做深度“CT”,堪称工业检测领域的"透视眼",30毫米的深度穿透,可以让陶瓷、塑料等内部缺陷无所遁形。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正将太赫兹技术从实验室大踏步迈向生产线。

“公司通过4到5年时间的技术攻关,实现了从核心部件、整机系统到算法软件的完全自主设计和研发,多项核心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坤表示,公司服务了包括成飞、航天一院、航天四院、宁德时代等在内的200多家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库,精准把握市场需求。

当前,全球太赫兹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我们虽然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但产业开拓仍面临挑战。”孟坤表示,这些挑战包括国际巨头已在多个千亿级领域提前布局、国内产学研协同不足等。

“为此,我们提出‘青岛方案’,在青岛市未来产业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青岛为支点,打造国家级太赫兹产业创新中心,抢占全球太赫兹产业科技制高点。”孟坤提到,具体措施包括组建产学研联盟、构建自主可控产业链、设立产业基金、推动太赫兹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太赫兹技术数字化升级和产业生态形成等。

QT-NDT1000自动随形太赫兹无损检测系统

已布局六大未来赛道

青岛青源峰达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是崂山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崂山区涉及未来产业8个赛道共有科技企业20余家,主要分布于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等赛道,其中青源峰达已开发出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系统、太赫兹时域光谱教研系统等多款核心产品,形成了面向航天隔热材料和涂层无损检测等多个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中科星图发布了GEOVIS空天大数据平台,打造低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高地。

在八大未来产业赛道中,除类脑智能、量子信息2个赛道目前尚未开展产业化,在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开发、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先进半导体材料等六大赛道,崂山区都已开始布局。

崂山区丰富的高校院所资源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极大助力:中国海洋大学围绕海洋通信、深海资源开发、海洋量子等方向开展研究,青岛大学围绕太赫兹晶体材料、脑机接口、神经再生与康复等方向开展研究,青岛科技大学围绕深空信息处理、海洋一所围绕深海矿产开发、青能所围绕新型碳材料、北海局围绕远洋船舶导航、海仪所围绕海洋浮标系统、北航研究院围绕太赫兹发射器分别开展相关研究。

崂山区目前在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卫星互联网等赛道有部分在研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结题后将实现新的技术突破。高校院所产出多项待转化科技成果,如海洋大学的透明海洋可视化原型系统、海仪所的船载投弃式光纤海洋温深盐深传感技术、北航研究院的目标侦察大数据应用系统等。

培育一批“未来之星”

未来,崂山区要聚链强企,加快未来产业起势发展。

壮大一批“领军企业”。围绕太赫兹、海洋电子信息、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和细分赛道,重点打造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产业链带动能力以及市场引领作用的科技领军企业,引导政策资源集聚。

培育一批“未来之星”。建立未来潜力企业动态培育库,每年筛选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未来产业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扶持。

孵化一批“种子企业”。实施“科产投”联动、“投育”联动,建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联动项目培育机制,培育未来产业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招引一批“生态型企业”。引导与本地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上下游配套支持,推动资源共享与技术协同,共同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