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月经周期缩短就是卵巢早衰?并不准确

2025-04-15 13:54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5737)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4月15日讯 月经,作为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其周期和状态的变化常常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一些情况。近期,“女性月经周期缩短就是卵巢早衰的标志”的说法,引发不少女性担忧。事实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月经周期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不能简单等同于卵巢早衰。

女性的月经周期通常以28天为基准,但在21-35天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即使是同一个人,周期也可能因情绪、压力、饮食或环境变化而出现调整。比如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内,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通常不需要特别担心。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出现明显减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停经4个月以上,伴有雌激素水平下降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而月经周期缩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对于年轻女性来说,压力大、熬夜、过度减肥等都可能导致周期变化。35岁以后,随着卵巢功能自然衰退,月经周期也可能逐渐缩短。此外,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因素也需要考虑。

如果女性发现自己的月经周期持续少于21天或长于35天,或者伴有经量明显减少、非经期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平时可以通过记录月经周期、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来维护生殖健康。

需要提醒的是,单纯的月经周期变化不能作为判断卵巢功能的依据。网络上一些关于“卵巢早衰”的过度解读,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焦虑。女性朋友应该科学认识自己的身体变化,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不要轻信传言。

目前医学上对于卵巢功能的评估需要结合多项指标,包括激素水平检测、超声检查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才是维护卵巢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