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
在诸城,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可是家喻户晓。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丈夫叫李憨,妻子叫桃红。两口子结婚都二十多年了,一直膝下无子,可把他们盼坏了。谁能想到,有一天,桃红竟突然有了身孕,这下可把李憨和桃红高兴坏了,天天盼着孩子出世。
好不容易熬过漫长的孕期,孩子出生那天,可把李憨吓了一跳,从桃红肚子里出来的哪是什么孩子,分明是个肉球!李憨心里一紧,只当是妖怪现世,一咬牙,拿起剪子就朝着肉球剪了下去。谁料,肉球裂开,蹦出一条小青长虫,“嗖”地一下就飞到了屋脊上。李憨哪能容它,怒火上头,顺手抄起铁锨,用力一铲,“咔嚓”一声,把小长虫的尾巴给铲掉了。
小长虫疼得厉害,从屋脊上掉下来,掉进了桃红的怀里,疼得眼泪直掉 。桃红心疼坏了,不管这是不是妖怪,总归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可她受了惊吓又生了气,加上产后身子本就虚弱,没多会儿就去世了。小长虫在娘怀里待了三个时辰,见风就长,很快就长到四尺多长。它对着娘磕了三个响头,含着泪说:“娘,我走了。”说完,一道电光闪过,眨眼间就没了踪影。
小长虫因为姓李,又没了尾巴,后来人们就叫它“秃尾巴老李”。它离开家后,先是进了黄河,又从黄河游到渤海,最后飞到了黑龙江。那时候,黑龙江里有一条白龙,作恶多端,整天翻江倒海,刮阴风、下邪雨,庄稼被淹,房屋被冲,百姓们苦不堪言。秃尾巴老李是条善良的神龙,哪能看着百姓受苦,决心为大家除掉白龙。
它知道黑龙江边有很多山东人,就托梦给他们,说自己和白龙打斗的时候,要是看到江面上翻出白浪,那就是白龙在上面,大家就往江里投石灰;要是翻出黑浪,那就是自己,就往江里扔饽饽。第二天,人们早早地守在江边,手里拿着石灰和饽饽。战斗打响,江面上波涛汹涌,黑白两色的浪花不断翻滚。人们按照秃尾巴老李的指示,看到白浪就扔石灰,看到黑浪就丢饽饽。就这样,经过三天三夜的激烈打斗,白龙又饿又累,终于被秃尾巴老李打败,灰溜溜地逃走了。从那以后,秃尾巴老李成了黑龙江的主人,黑龙江再也没有发过大水,百姓们过上了安稳日子,黑龙江也因此得名。
虽说秃尾巴老李在黑龙江安了家,可它心里一直惦记着山东老家,惦记着自己的母亲。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三,也就是它出生和母亲去世的日子,它都会不远万里,从黑龙江赶回山东。它一路腾云驾雾,所到之处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落下的雨水,那是它对母亲无尽的思念,是它感恩的泪水。
今天,这雨淅淅沥沥地落着,打在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仿佛是秃尾巴老李在轻声诉说着对母亲的思念。咱诸城的老人们常说,只要有秃尾巴老李在,不管遇到多大的旱灾,到了五月十三,总会下一场及时雨,润泽大地。这不仅是对母亲的孝道,更是对家乡的眷顾,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上人们的守护。
(大众新闻·半岛网记者 迟海雯 通讯员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