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解决大问题!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微创搭桥为复杂冠心病患者重筑“生命之路”
半岛网6月13日讯 (记者 孙贴静)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冠心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隐患。冠状动脉搭桥术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冠脉搭桥术,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凭借领先的医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微创多支桥血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验,为复杂冠心病患者成功打通“生命通道”。
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
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正中开胸,越来越多的患者希望保留胸骨完整性、美观,创伤小,对手术切口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心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创新构建心血管诊疗模式,组成多学科协作组,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我院开展的微创多支桥血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凤玮教授、青岛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吕振乾主刀,手术效果良好,收到患者好评。
一位67岁的患者侯女士,因是严重瘢痕体质,无法采用常规开胸及胸骨下段切口手术,患者辗转全国各地医院寻求最优的手术方案,最终侯女士慕名来到青岛心血管病医院。传统的开胸搭桥手术虽能解决问题,但想到要开胸后留下的创伤瘢痕,侯女士不禁发怵。经过科室反复讨论和术前充分评估,结合患者病情决定给予“左胸外侧第五肋间常温不停跳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避免胸骨正中切口及瘢痕组织,手术经历4.5小时,术中搭了三根桥,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当晚就拔除了气管插管,术后一天患者转回普通病房,顺利康复出院。
小切口解决多支冠脉病变
还有一位62岁的张先生,因严重冠心病频发心绞痛。但患者对开胸手术非常害怕,一直拒绝治疗,直到了解到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可以开展多支桥血管微创搭桥,便前来就诊。专家团队为他详细体检,并耐心介绍微创手术方案。手术在经历四个多小时后,也顺利完成多支冠脉搭桥。术后患者不仅迅速清醒,而且切口疼痛不明显,第二天便转回普通病房,数日后康复出院。“幸亏我在这里找到了微创搭桥手术的治疗方法,用小切口解决了大难题。医生们不仅技术高超,也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让我真正感受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温度。”张先生感慨道。
传统手术切口和微创手术切口对比
传统的冠脉动脉搭桥术是经胸部正中切口,长约20-30cm,纵锯胸骨,创伤较大,而小切口冠脉搭桥则是经左胸肋间隙小切口,长约8cm左右,保留胸骨的完整性,微创操作,同样达到血运重建的目的,且不用体外循环,并发症少,与常规正中开胸手术无差别,手术效果确切。病人术后刀口隐蔽、美观,胸部疼痛感明显减轻,恢复周期显著缩短。此外,相对胸腔镜辅助下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来说,微创多支桥血管冠脉旁路移植术未增加患者手术费用,然而却达到了同样的效果,真正减轻了患者负担。
同时专家也提醒,微创搭桥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具体是否适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评估来决定。建议在心脏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微创搭桥手术同时也对手术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主刀医生需在有限视野下维持血管吻合精度,这对显微操作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考验,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团队通过多年来积累的微创手术经验,建立起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将传统需开胸完成的手术转化为精准的微创治疗,让患者在获得确切疗效的同时,显著减轻手术创伤带来的身心负担,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 5毫米超微创!ESD内镜手术让早期食管癌告别开胸时代
- 微创技术取得新突破!青大附院郭明金教授团队利用ClotTriever为患者成功实施微创取栓术
- 山海时评|全民反诈宣传:要从“小切口”打开“大局面”
- “腹部无痕”除肿瘤肛门功能保得全!胶州直肠癌微创技术达先进水平
- 血液、尿液检测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早筛,青岛心血管病医院专家提醒:45岁及以上高危人群需关注
- 多学科协作,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微创技术成功救治多发冠脉狭窄的肺癌患者
- 左右开弓,一箭双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微创封堵复杂室间隔缺损,多模态影像引导下两处分流精准闭合
- 两岁宝宝反复发烧,原是多长了个“肾”!出血仅1ml,钥匙孔大小切口精准切除
- 青岛市市立医院甲状腺外科团队48小时极速救治甲状腺癌患者,微创技术彰显青岛速度
- 微创“小切口” “一站式”救心,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完成省内罕见高龄患者“双瓣膜微创修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