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固定献血者红细胞基因数据库”入库数据突破一万例,筑牢生命“热血长城”
半岛网6月19日讯 (记者 孙贴静)近年来,随着临床用血需求不断攀升,血液供需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在保障临床用血的关键环节中,固定献血者犹如中流砥柱,用一次次挽袖献血,为生命筑起坚不可摧的 “热血长城”。红细胞基因数据库,则如同这座“长城”上的瞭望塔,精准指引每一滴热血流向最急需救治的患者身边。第22个世界献血者日的主题是“献血传递希望,携手挽救生命”,我们更应向这些无偿献血的中坚力量致以崇高敬意。他们不仅是血液稳定供应的重要保障,更为“青岛市红细胞基因数据库”注入源源不断的数据活力。值此数据库入库数据突破1万例的重要时刻,让我们深入了解这项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创新成果。
2022年10月,为促进了供患红细胞多抗原匹配的精准输血策略落地实施,青岛市中心血站运用自主研发的TaqMan- MGB法、改良的U型酶标板等技术,对1万于名固定献血者的 RHCE、MNS、Duffy、Kidd、Lewis、P血型系统中的15个抗原开展检测,成功构建起“固定献血者红细胞基因数据库”。该数据库与血液供应链总库存整合后,实现了对献血者和患者信息的全面管理,不仅能精准筛选固定献血者特定抗原,进行供患分级抗原匹配,还能对稀有血型献血者信息进行高效管理。目前,在血液供应链中,基因分型红细胞占红细胞总库存比例达13.2%,数据库可满足医疗机构94.06%配合性输血需求。这些数据背后,凝聚着固定献血者持续献血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彰显着血站输血研究部科研人员对检测技术的不懈追求。正是他们的坚持和敬业,让众多患者在血液供应紧张时,依然能及时获得匹配血液,大幅提升了输血治疗的成功率。
以临沂市肿瘤医院一名9岁小患者为例,该患者因输血产生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工作面临极大困难,手术急需的6个单位红细胞血液制品一度难以落实。危急时刻,青岛市中心血站依托 “固定献血者红细胞基因数据库”,迅速在近万份捐献者样本中完成精准筛选,成功找到匹配的红细胞,及时为小患者提供了6个单位的配合血液,成功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这场跨越山海的生命接力,成为 “固定献血者红细胞基因数据库”成功应用的生动典范。据统计,该数据库至今已累计为930余人(次)输血患者匹配到合适的红细胞血液制品,累计发放超过3300个单位红细胞,为青岛市外周边省市患者调配特殊血型红细胞28个单位。
一万例数据,不仅是单纯的数字积累,更代表着一万名青岛固定献血者对”热血奉献”的坚定承诺。让我们向这些无私奉献的中坚力量致敬,也呼吁更多人加入固定献血者队伍。每一次挽袖,都是对生命的承诺;每一滴热血,都在为 “热血长城” 添砖加瓦。让我们携手行动,充实“红细胞基因数据库”,推动输血相容性检测从传统血清学方法向分子生物学金标准技术转变,促进供患红细胞多抗原匹配的精准输血策略落地实施,让更多生命在血液与基因技术的守护下重焕生机!
- 一卡智享美好生活!青岛市全面启动第三代社保卡换发
- 从实验室一颗种子裂变出一片产业森林,青岛科技大学聚合物新材料创新创业团队获得2024年度青岛市成果转化贡献奖
- 人形机器人惊喜亮相啤酒节开幕式,为青岛市市长递上开酒锤开启第一桶啤酒
- 上半年青岛市进出口4427亿元
- 青岛啤酒节现场可领结婚证?青岛市民政局:正在打造,正积极推进
-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薛长湖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 爱心接力,续写生命奇迹,2周内青岛市完成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 莱西市税务局以智能技术筑牢企业涉税安全网
- “大姨妈”太“疼人”怎么办?青岛市市立医院成功完成超声引导下子宫腺肌症消融治疗
- 青岛市举办央企国企走进市北促发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