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将新增托位4000个,青岛托育服务提质升级

2025-06-20 13:49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46564) 扫描到手机

近年来,青岛市持续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策扶持、资金补助、示范创建等多重举措,托育服务供给与质量双提升。2024年底全市托位数达43686个,2025年将新增托位4000个,进一步满足家庭育儿需求。

据了解,青岛市连续3年将托育服务纳入市办实事,实施二孩每月500元、三孩每月600元保育费补助,对公办及普惠民办幼儿园托班分别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2000元生均经费补助。截至2024年底,全市托育机构895家,备案机构403家,托位数43686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21个,入托人数1.9万人,较2023年新增0.5万人。2025年计划新增托位4000个,其中1-5月已增加1287个,预计年底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6个。

多维度推进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青岛在全省率先出台托育服务实施意见,配套发布登记备案、卫生保健等文件,明确发展目标与部门分工。2023-2024年累计发放二孩三孩补助2900万元,惠及9000个家庭及230家托育机构;2025年市级安排专项资金1913万元支持普惠托育。

推动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全市56个项目获中央资金4195万元,新增托位4000余个;在城阳等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或提供场地,引入机构建设社区托育点。青岛市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依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土建与装修基本完成,建成后将提供从业人员培训、家庭养育指导等服务,并设150个托位。

示范创建与资源整合,已创建三批33家市级托育示范机构、5家省级示范机构,同步公布机构名单方便群众查询。推广李沧、城阳、莱西等地先进经验,连续4年召开全市现场推进会。此外,推动公办托育与单位办托发展,两年内创建3家国家级、3家省级“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指导机场集团、地铁集团等单位通过自主办托或签约合作模式提供服务。

多形式扩大服务供给,构建市、区两级婴幼儿养育照护体系,依托市妇儿医院建立市级养育照护中心,实现10区(市)全覆盖。同时,配合省、市政协调研“一老一小”社区建设与单位办托模式,推动国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托育服务。

强化宣传营造社会氛围,连续四年开展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联合青岛媒体打造全省首个融媒体宣教节目《托育服务进行时》,已播出150期,网络点击量超千万人次。5月29日,青岛市发布《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倡议书》,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

下一步将推动托育机构开展质量自评,规范登记备案、人员管理等标准,推进医育结合(基层医疗机构与托育机构签约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完善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截至5月底,全市普惠托育机构346家,托位20336个,2025年底前预计新增46家机构、2310个托位。同时,推进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运营,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居住区新建与改造时,同步建设完善托育服务设施。结合5-10分钟社区生活圈统筹规划设置托育服务机构,新建住宅小区按每千常住人口10个托位、90平方米建筑面积统筹落实,单处最小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现状人口按每千常住人口8个托位、72平方米建筑面积补齐完善,可结合社区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住宅楼、企事业单位办公楼、幼儿园等建设。统筹社区各类资源,通过提供场地、减免租金、公建民营等途径,大力发展群众身边的托育服务。

将依托线上线下平台持续开展政策与科学育儿知识宣传,继续办好《托育服务进行时》节目,以“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共建生育友好社会”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提升托育服务社会认可度。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