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顺众昇更名为青岛中程 上市公司改名背后“道道”你读懂了吗?

2019-02-17 17:46 半岛网阅读 (455746)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韩小伟

日前,上市青企恒顺众昇发布公告称,公司启用新的名称“青岛中资中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新的证券简称“青岛中程”。更名的上市公司并不少见,今年初,“欧菲科技”将名字改成了2017年12月前的“欧菲光”;据不完全统计,A股市场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曾更改名称,不少个股在更名后股价暴涨。那么,上市公司改名的逻辑在哪里?

青岛中程

“更高追求”是改名的一个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中资中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电力技术进出口公司、山东省电力局物资处、青岛市电业局和青岛变压器集团公司于1998年合资组建的国有企业,2010年改制,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证券代码300208,证券简称为“恒顺众昇”。其主营产品为电容器、电抗器等电能质量优化产品的生产销售、余热余压利用、采掘服务、煤炭产销、机械成套装备等。

根据恒顺众昇发布的更名公告,随着公司在国内及海外业务的进一步开拓与推进,公司已从早期的电力设备制造商,逐步转变为国内以电力设备研发制造及大型成套设备组装和销售为主,海外围绕电力优势布局矿产运营、园区开发以及电力项目EPC总承包等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跨国企业,公司原名称已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及战略发展方向。

2017年10月,青岛城投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综合实力更加雄厚,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全体股东团结一致谋求公司发展的新突破,并希望从公司命名的角度反映公司质地的实质提升与价值取向的更高追求。

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后,公司的企业性质由民营企业转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将以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身份,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代表中国企业亮相海外市场,树立“中国资本”和“中国工程”在海外优质形象,突出国有资本在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担当与责任,继续布局和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变更后的新名称更能准确反映公司的企业性质,全面且有效的代表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中资身份。将有利于提升中资企业、尤其是中资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经公司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由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自2019年2月12日起,公司启用新的名称“青岛中资中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新的证券简称“青岛中程”,公司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欧菲科技

业务比例变化促使改回原名

1月10日欧菲科技发布公告,拟将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欧菲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OFILMGroupCo.,Ltd.”,公司证券简称相应变更为“欧菲光”,以上须以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最终核准为准,公司证券代码002456保持不变。

公开资料显示,欧菲科技最早系由香港迅启和智雄电子于2001年3月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深圳欧菲光网络有限公司,2010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002456。公司主营产品为触摸屏、影像模组、指纹识别模组等,并积极布局智能汽车领域,分支网络分布于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芬兰、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经公司申请,公司证券简称自2017年12月1日起由“欧菲光”变更为“欧菲科技”,公司证券代码(002456)保持不变。更名原因是现有名称已不能反映和体现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战略布局。

2017年10月发布更名消息后的首个交易日,欧菲科技股价上涨1.44%,并在20天内涨至历史最高(前复权)的26.04元/股。

今年,想要再次改回原名,欧菲科技给出的解释是:光学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及集团化管理运作,“为了让投资者对公司有更为清晰和准确的认识,更好地向市场传递公司的价值,结合现阶段公司发展具体情况和未来战略,公司决定更名,公司证券简称也随之变化。”

欧菲科技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更名全称中多了“集团”二字,体现出公司近年来在全球化布局及集团化运作的成果,另一方面更名也源于光学业务占整体营收比例的持续提升。

数字

1300家上市公司曾改名

17日半岛记者通过东方财富Choice查询获悉,有超过1600只个股有“曾用名”,但其中有不少是“披星戴帽”、借壳上市后更名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A股发展至今,有近1300家上市公司进行过名称的变更,占据了占目前A股公司总数的1/3。

从事教育服务的紫光学大曾6度更名,公司前身是厦门市海洋渔业开发公司,于1984年10月经厦门市水产局批准成立。1992年5月22日经厦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厦体改[1992]011号文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6月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93年1月18日正式注册成立厦门市海洋渔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2月21日更名为厦门海发投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17日更名为厦门旭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29日更名为厦门好时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18日更名为厦门旭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旭飞投资),2012年3月23日,公司在福建省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毕相关变更手续,并于3月27日换取得新营业执照。变更后,公司证券中文全称为“厦门银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7月12日,公司全称正式变更为“厦门紫光学大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启用新的证券简称“紫光学大”。

分析认为,在上市公司更名的背后,既有类似欧菲科技这样因为聚焦主业进行的主动行为,也有因为公司发生重组导致上市主体变化,或注册地发生变更,主营业务发生变动,以及在面临巨大舆情时所采取的“被动”行为,而这样的情况占据了总数的九成以上。

提到近年来上市公司的更名,就不得不提“匹凸匹”闹剧,现名ST岩石前身为豪盛(福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至今,其更换的股票简称已经多达11个,包括福建豪盛、ST豪盛、福建豪盛、利嘉股份、G利嘉、G多伦、多伦股份、匹凸匹、*ST匹凸、ST匹凸、ST岩石。

该公司系创建于1989年的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成为国内首家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的台资企业和建筑陶瓷企业。 2015年6月18日,公司名称由“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由于彼时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火热,在鲜言主导下,多伦股份一度公告拟业务转型,“立志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并拟进行名称和网站域名的变更。这一消息发布后,多伦股份连续录得6个涨停,涨幅接近八成。操纵其更名的鲜言也领了“史上最大罚单”,证监会对涉嫌信披违规及操纵股价的慧球科技(600556)实控人鲜言处以34.8亿罚没款,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

背后逻辑

除主业发生变化,越喜欢改名字越容易出问题

针对上市公司改名这一现象,2月17日半岛记者采访了“格菲工作室”分析师高献新,他认为,公司更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公司主营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营产品(业务)占比大幅度提高;二是一些公司主业做不好的情况下,为了吸引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眼球而利于资本运作,或者是一些公司为了“蹭概念、追热点、玩噱头”之嫌。

高献新说,越喜欢改名字的上市公司,除了那些主业已经大幅度变化以外,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会越大。“不管公司怎么改名,作为投资人,遴选标的应该以公司的基本面为基石。”他说,买股票的初衷,不是因为预期别人马上会以更高的价格买走,而是对这家公司的持续成长有信心。

据悉,监管部门也对上市公司改名进行了约束。早在2016年9月份上交所制定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加强对公司证券简称变更的事中和事后监管,严防上市公司更名乱象。2016年11月深交所也发布了上市公司更名的相关备忘录,2017年10月进一步修订,对上市公司随意更名行为进行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