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买机票几分钟涨价一千?网友再质疑大数据杀熟

2019-03-13 09:47 半岛网阅读 (315562) 扫描到手机

“诶?机票价格咋又涨了!”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打算订票出游,随手打开一个旅游APP,搜索比价几圈后发现,诶?刚刚还1668呢!怎么变1998了?退出再来刷新几遍,诶?没票了???

日前,微博网友@陈利人爆料称,其在携程疑似遭遇“大数据杀熟”现象。

他表示,自己日前想要在携程购买机票,显示总价格17548元,因为没有选报销凭证,于是退出重新填写。随后再去支付时,便显示没有余票,让回去重新选择,但总价变成了18987元,较前一次贵了近1500元。可去航空公司官网发现显示有票,在其他平台更只需16890元。

有图有真相▽

这一事件再一次引爆了,关于“大数据杀熟”的讨论。

大数据杀熟,即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互联网厂商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互联网利用大数据算法,瞄准精准用户的一种营销手段。

其实往白了说就是坐地起价呗。

对于携程被爆杀熟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在2018年6月18日,微博用户水母Chen就曾发文:“伤心的不是买好机票发现第二天就降价了,而是发现经常坐这趟航线的账号,出现的价格会高于其他人,

左边是记者自己的账号(经常买此航线),价格是940元,右边是朋友的账号价格是400元,而且连着几天价格都是有差异的。”

许多网友甚至表示“哎呀我佛了”“见怪不怪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网友,各有各的故事▽

而因为杀熟被推上了热门的携程,昨天发表了它的道歉声明后,不少网友表示这就是“扯皮”,其道歉声明还登上了热搜。

“携程的道歉公告”▽

道歉声明表示,携程完全不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一切都是系统BUG问题。

在携程信誓旦旦表示未杀熟的诺言下,消费者会相信吗?即便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之后再在其平台上消费时,心里也难免会对商家打个问号了。

其实,对于商家利用大数据“杀熟”,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从行业角度来看,已经是成为行业内部“潜规则”的事了。

问题在于,只是这熟“杀”得明不明显罢了

但是要指出的是,从法律层面上来说《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大数据杀熟实际上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伤害和用户隐私的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留言说说吧,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对携程的回应怎么看?(半岛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