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为老城区涂抹时尚色彩

2019-03-23 19:10 青岛日报阅读 (36767) 扫描到手机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萌

在青岛发起建设国际时尚城的攻势中,市南区率先扛起冲锋旗帜,利用辖区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时尚要素集聚度高等优势,打造时尚载体、引入时尚院校、增加时尚节会,以吸引国内外多元文化在此集聚、交汇、融合,不断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位于市南区西部的太平角,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在地理方位上,她与八大关比邻而居,西起太平角一路,东至太平角六路,北至香港西路,南至滨海沿线,整个区域占地面积约110公顷;在自然禀赋上,太平角三面环海,海岸线蜿蜒曲折,自然植被丰富;在历史人文资源方面,该区域共有140余处老建筑,它们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风格多样,是众多国内外建筑设计师的经典之作。2001年太平角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纳入《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但就是这样一个“宝地”,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面临“青岛人只知八大关、不知太平角”的尴尬。

从2017年开始,市南区政府、青岛市机关事务局联合社会企业,着手打造八大关太平角万博汇项目,开启了太平角区域保护利用新篇章。过去被简单出租的老房子,被政府部门统一纳入文化旅游的框架之下,按照“收回一栋、打造一栋”的原则进行打造。目前该区域已经相继汇聚了太平湾现代艺术展览馆、郭沫若书吧、遇见梵高咖啡馆、德国黑森林音乐餐厅、“伊美罗薇”台湾精品民宿等近二十家商业载体,涉及展览馆、精品酒店、特色餐饮等诸多时尚休闲业态。初步形成万博美食汇、万博旅宿汇、万博艺术汇三大产业品牌项目的孵化和运营,万博汇文化街区初具规模,街区样板效应逐渐显现。

青岛中科城发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参与过太平角内多栋历史建筑的运营。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太平角稀缺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企业带来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18年企业在太平角的项目共承办大型商业、文化活动约六七十场,他们也计划将太平角的运营经验复制到其在上海、温州、厦门等地的项目中。“随着太平角开发运营日益规模化、片区化,我们相信该区域的商业活力将更加凸显。”该负责人表示。

精品消费载体的集聚不仅让太平角在市民心中拥有了“姓名”,也让这里成为青岛新的时尚消费地标性区域。对于太平角的走红,青岛超逸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刘婷婷认为,近年来,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和消费行为模式均已改变,而万博汇项目的打造,让太平角地区集餐饮、文化、购物、娱乐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与目前最受欢迎的文化旅游相契合,现在太平角已经成为许多游客来青的重要目的地。“青岛很多景区拥有较高的人流量,但是转化率很低,太平角没有重复这条老路。多样的商业文化项目拉长了游客的游览时间,也为消费行为产生提供契机,从实际效果来看,太平角的转化率要远高于一些成熟景点。”

将珍稀的老建筑资源注入现代产业灵魂,是来市南区丰富时尚要素的举措之一。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补齐时尚人才的短板,市南区还通过与北京服装学院合作,建设北服青岛时尚研究院和北服青岛时尚产业园,项目预计今年将投入使用。

北服青岛项目负责人吴昊若表示,青岛有着深厚的纺织基础,但在时尚产业链条中,只占据生产端,在附加值更高的设计端比较薄弱。而此次北服与市南区合作的重要目标是,通过多种手段,为青岛输送时尚设计类人才,延长青岛时尚产业链条。

“2018年我们在青岛举办了世界大学生时尚设计大赛,当时共吸引了五大洲25所院校参与,比赛结束后,7所院校与北服达成意向合作协议,计划与我们共同培养时尚人才,而青岛也将成为其中重要的培养基地。”吴昊若介绍,欧美国家虽然走在时尚产业发展的前列,但产业的空心化也成为他们培养人才的阻碍,在此背景下,青岛、昆山等地雄厚的生产基础成为吸引外国青年设计师来此交流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北服青岛项目一是将把青岛作为北服研究生等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二是发布青岛时尚产业研究报告、中国时尚产业研究报告,同时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活动策划等服务,为本土品牌的运营提供市场数据和消费指导,带动提升青岛的国际时尚地位;三是依托时尚产业园,开展品牌发布、艺术展览、时尚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时尚活动。引入关注度高、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新锐时尚品牌,建立时尚品牌聚集平台。同时建立设计师联合办公空间,聚集国际、本土设计师,服务青岛时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