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8年,却一直不能开工 数百万花费白白打水漂?

2019-03-29 10:51 青岛日报阅读 (57257) 扫描到手机

有效期为50年的工业用地,企业拿地后申请建设却频频被拒,只因地块规划被调整。花费数百万元买来的土地“只能看,不能用”,让企业白白蒙受损失!有律师认为,企业拿地在先,政府部门调整地块规划在后,如果因此影响了企业的建设及生产经营,既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也影响了区域营商环境。

2010年底,为了拓展新业务,青岛建一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斥资700多万元,取得城阳上马街道一宗面积为35亩的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按照企业的最初设想,以该地块为基础,投资数千万元建设一座高标准的资源利用企业,达产后年产值可达3亿元。然而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是,尽管拿到土地已经8年多,计划中的工厂却依旧停留在图纸之上,迟迟没有落地。

青岛建一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不久,企业就着手拿地,上马街道郭家庄社区向阳一号路北侧的一幅地块率先进入了企业视线。经过公开出让,2010年11月,青岛建一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将其收入囊中,并于次年办理了不动产权证书。在不动产权证书里,地块用途为工业,使用权面积为23333平方米(35亩),使用年限则为2010年12月27日—2060年12月26日,共计50年。

土地到手,企业立即开始办理各种手续。发改备案、安全评估、环境评估一一过关,却在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办理上“被捆住了手脚”。

黄英(化名)是整个过程的经历者。他告诉记者,青岛建一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前后三次办理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都没有成功。第一次在2012年,提交材料后,规划部门在没有说明理由的情况下将申请驳回。第二次在2013年,规划部门直接未予受理。第三次是在2017年,由于有了前两次的失败经验,企业先期进行了咨询,得到的答案却令人吃惊。“说我们的地块是绿地,根本不能用于厂房建设,打报告没有任何意义。”

一块使用年限到2060年的工业用地真的会被规划为绿地?记者致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阳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城阳区的规划审批工作2017年以前实行属地化管理,2017年以后才实行垂直管理,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阳分局负责,此前的情况他并不了解。根据2016年批复的新版城市规划,地块所属位置为农林用地,如果要进行厂房建设,需进行规划调整,并进行方案公示。“2017年,我们和街道座谈的时候讨论过这个问题,并委托他们向企业进行反馈。”该工作人员说道。

黄英表示没有接到这样的反馈信息。“企业拿地的时候是50年产权的工业用地,后期没有沟通,土地规划就改为农林用地不让建设,合适吗?”黄英不解。

青岛建一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的遭遇不是个例。据了解,近年来,尚在使用年限以内,地块用地规划性质却被调整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给企业后续生产经营带来了困扰。“企业想要扩大生产,结果地块规划变了,在自己的土地上想扩建个厂房都批不了,这让我们怎么发展?”一位企业界人士对记者抱怨。

该怎样看待这样的问题?一位熟悉相关领域的律师认为,工业用地能够正常出让,竞得人能够取得不动产权证书,说明包括规划在内的前期手续是符合相关要求的。后期政府部门调整了土地规划,进而影响了企业建设及生产经营,是不合适的,既损害了政府公信力,也影响了区域营商环境。有关部门进行规划调整时,应坚持着眼长远与尊重现状有机结合,充分保障企业的土地使用权,直到期限届满为止。确需调整规划的,要充分保障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通过多种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对已被改变用地规划性质的,若企业有增产扩能需求,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确保企业能及时、快速办理各种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