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近江牡蛎养殖成功 个头提高三分之一

2019-05-06 07:48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64242) 扫描到手机

近江牡蛎个头大生长快。

文/图 半岛记者 徐杰 报道

本报5月5日讯 5日,记者从中科院海洋所获悉,近日,国家贝类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由中科院海洋所贝类养殖研发团队完成的近江牡蛎海区养殖技术成果进行阶段性现场验收,标志着近江牡蛎养殖链条全面构建完成。据介绍,该批近江牡蛎生长快、存活率高,平均个体比同期同海区养殖的长牡蛎提高37.9%,有望进入高端牡蛎产品市场。

据了解,近江牡蛎是我国河口水域特有的牡蛎科大型物种,历史上多以大型礁体形式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主要河口水域,形成特殊的生态系统并支撑了近海生计渔业发展。但近几十年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陆源污染,尤其是伴随着北方淡水径流资源的减少甚至河流改道等,我国近江牡蛎野生资源锐减,在北方只在局部地区零星地被发现,且大都处于功能性灭绝状态。

中科院海洋所贝类养殖研发团队张国范研究员介绍,该批养殖成功的近江牡蛎的亲本取自山东滨州的野生群体,2017年夏季在福建宁德繁育F1代种苗,后在滨州进行高盐环境驯化,剩余个体于2018年秋冬季转移至乳山海区进行育肥试养。该批近江牡蛎平均个体全湿重比同期同海区养殖的长牡蛎提高37.9%。该批近江牡蛎生长快、存活率高,有望进入高端牡蛎产品市场。

张国范研究员介绍,牡蛎以礁体的形式,可以发挥其最大的生态功能,不但可净化水体、耦合能量、消氮固碳等,还为其他生物提供庇护以及孵幼等场所,其生态学功能堪比热带海区的珊瑚礁。据专家推断,我国近江牡蛎资源及其生态系统的崩溃与河口及近海水域资源荒漠化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中科院海洋所贝类养殖研发团队致力于牡蛎野生资源保护与利用,研发历时10余年,在前期长牡蛎等巨蛎属牡蛎野生资源分布、生态习性以及适应进化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了近江牡蛎苗种规模化繁育与中培技术,目前正全力进行近江牡蛎原位养殖与资源修复技术研发。科研人员介绍,近江牡蛎在长牡蛎主养区育肥养殖成功,实现了近江牡蛎人工养殖全链条构建。目前,壳型、出肉率和肉色等性状改良工作正在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