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旧店樱桃树喜结“致富果”“文化果”“生态果”

2019-06-06 18:46 半岛网阅读 (116035)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韩小伟 通讯员 张敏 孙晓东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诗词中描绘的正是樱桃。连日来,平度市旧店镇露天樱桃陆续上市,吸引不少外地客商前来收购。

近日,大田口子村樱桃交易市场人头攒动,一派火热的交易场景。据了解,以口子村为中心,方圆7公里,是旧店镇最大的樱桃基地。近年来,大田工作大队大力发展樱桃产业,改良品种鼓“钱袋”,文化牵线增“内涵”,生态立村美“颜值”,小小樱桃树结出了“致富果”“文化果”“生态果”。

鼓“钱袋” 结出致富果

“五月樱桃季,带火了乡村游,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把冷藏车开进了田间地头,樱桃不出村就被抢购一空。”入夏以来,大田人家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李文功忙得不亦乐乎。这几年,他和合作社的其他成员跟着镇里的培训班,系统学习了果树栽培和管理技术,和社员合伙壮大了樱桃收购市场,还与购销公司合作,规范经营。现在,一亩樱桃一年赚上万元不成问题。

在大田,把日子过成“樱桃甜”的不只李文功。为做大樱桃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该镇从泰安、潍坊安丘等地聘请专家,指导群众对品种进行改良,并实行标准化生产,同时依托传统樱桃产业培育了农业科技园区,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采摘园50余个。

目前,经过品种改良,旧店樱桃由单一品种发展到红灯、红蜜、黄蜜、蕾妮、拉宾斯等10多个品种,连续两年果农增收在1.2亿元以上,小小樱桃成了果农致富的“金果果”。

增“内涵” 结出文化果

沿着大田的公路走来,一幅幅矗立在田间地头的立体彩绘画使旧墙壁变成了“会说话”的文化墙。

大田的樱桃栽培历史有500余年,集中分布在口子、张戈庄、南董家等村庄,仅村路沿线的樱桃种植面积就有1.2万多亩。自2013年口子村设立樱桃批发市场以来,围绕该村周围种植大田樱桃的村庄山谷,被命名为“大田樱桃谷”,这里被确定为大田经济示范区,大田传统樱桃种植系统也被确定为镇域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近年来,通过举办樱桃节、樱桃谷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大田樱桃叫响了“大田樱桃谷·旧店西线游”品牌。春观樱桃花开,夏品红果满枝,秋看霜叶斑斓,冬赏玉树琼花。如画的乡村道吸引了周边县、市的骑友前来游玩体验,“樱桃谷”周围的公路不仅是致富路,也成为一条文化路、观光路、健身路。

樱桃有了文化内涵,一下就变成了“皇帝的女儿”,到大田收购樱桃的客商络绎不绝。腰包鼓起来了,村民的文化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樱桃谷”沿线村庄培训组建了“樱嫂”导游团,有的村更一跃成为市级文明村,小小樱桃有了文化浸润的“新滋味”。

美“颜值” 结出生态果

樱桃谷内,叠翠的樱桃树与农户门前盛开的月季相互辉映;果园外公路旁,来往车辆川流不息;喜获丰收的果农,日日热情地招呼着各地前来游玩的旅客。

近年来,随着人们亲近自然、归真返璞情结的加重,乡村游悄然兴起,大田大队引导村民开放果园,吸引游客到村采摘樱桃、休闲游玩。春采果、夏纳凉、秋观景、冬品肴,樱桃经济由以前的“一月红”变为如今的“四季火”。口子村党支部书记李成说,口子樱桃市场占地1万余平方米,吸引了内蒙古、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客户慕名前来,周围100多个村庄4000多户果农受益,市场开业每天成交量5万余公斤,交易额达到100余万元。通过樱桃品牌的带动,大田区域经济发展也迸发出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据悉,该村300户,人均2亩樱桃园,一季就创收近3万元。口子村现有农家乐20多家、农家宾馆100多间,形成了接待、客运、导游、采摘、餐饮一条龙服务,实现了由“一产”到“三产”的跨越,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链条正逐渐形成。

今年,该镇新增樱桃种植面积1000余亩,下一步,计划利用两至三年的时间,使全镇樱桃种植规模达到2万亩,通过樱桃种植“含绿量”提升生态产业发展“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