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通行如同城 一体化按"快进键"长三角成"一家人"

2019-07-23 06:22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08785) 扫描到手机

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的长三角“一网通办”窗口。2013年,上海到南京以及上海到杭州的高铁就实现了一卡通长三角一体化“中枢神经”就坐落在这栋小楼里。

文/图 半岛记者 景毅 李兵

从江苏江阴鹅鼻嘴到上海崇明岛外的鸡骨礁,日夜不停奔流的长江就此入海。千万年来,长江在此孕育出一片广袤的平原,滋养着一代代江河文明。而在现代中国经济版图上,这片被称为“长江三角洲”的平原以占全国不到百分之四的土地面积创造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伴随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城市群融合发展正翻开新的篇章。就在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7月初,《规划纲要》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这无疑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也为之确定了更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一体化究竟会给长三角带来怎样的变化,区域内各省市又是如何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共同协作发展的呢?近日,半岛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空铁路网一体化

跨省上班很轻松

交通体系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脉,也是区域产业整合的前提,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

半岛记者在长三角实地探访时,最先感触到的“一体化”也正是交通。

7月15日一早,记者所乘航班落地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不用出航站楼,地铁、公交、长途客车、高铁一应俱全,无论是去上海市区,还是长三角周边区域,均可实现零换乘到达。

23分钟,这是上海到苏州的高铁通行时间。家住上海长宁区的王鸿鹏,在苏州高铁新城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他每天搭乘地铁出门,换乘高铁前往苏州,整个过程一小时多一点,“就算在上海上班,通勤时间一个小时也很正常,所以别看跨了省,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王先生说。

7月17日上午,从杭州来的王兴波,走进上海地铁2号线娄山关路站,他打开手机上的杭州地铁APP,顺利通过了地铁闸机。从今年5月起,支付宝的“异地扫码”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长三角主要城市扫码互联互通”项目中,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温州、苏州的居民,打开自己所在城市的地铁APP,在其余6城就能扫码坐车。

7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松江南站高铁站,候车厅的列车时刻表显示,前往上海市区方向的列车多达24趟,前往杭州方向的车次也达到了20次。在车站靠活的出租车司机说,松江与浙江嘉兴市接壤,以往经常遇到搭乘出租车前往嘉兴的乘客,可现在一个月都碰不上几回了,“到嘉兴南的车次不到20分钟就有一趟,你说哪还有人坐出租车?”

目前,长三角地区高速公路网、高等级国道省道干线网络已基本成型。地区高铁网络在全国最为密集、完善。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中心,省会城市之间、省会城市和所辖地市之间1~2小时的交通圈已经初步形成。上海浦东机场已基本成为国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之一,虹桥机场成为国内航空网络的主枢纽,南京和杭州国际机场逐渐成为区域枢纽机场。长三角地区沿海沿江港口也正在加快优化整合,推进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浙江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协同发展、现代化的港口群。长三角地区正在形成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南通、芜湖、金华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层次分明的空间格局。

联动服务一体化

一网通办惠民生

便利的交通网络拉近了长三角的空间距离,互联互通则让省际界限变得模糊了。

7月18日上午,浙江省嘉兴市妇幼保健院内,“准妈妈”陈佳对门诊大厅的一台上海新华医院的自助挂号机产生了兴趣,用这台机器,她在嘉兴就可以挂到新华医院的专家号。门诊大厅还开设了专门的医保窗口,她可以在这里办理异地医保转诊等手续。

在嘉兴市妇保院的微信小程序上,沪嘉两地的医院还建立了医学影像联盟转诊平台。需要进一步做胎儿磁共振的孕妇,可以在嘉兴市妇保院门诊综合服务中心登记预约,按预约时间点直接到上海新华医院影像科检查,同时新华医院安排专家解读报告。“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胎儿磁共振检查转诊19人次。”嘉兴市妇保院的陈美芳医生告诉半岛记者。

不仅是医疗,在行政审批领域长三角一体化也在加速。

莫雪峰是浙江嘉善县一家知名巧克力企业的负责人。在一次长三角地区市场准入企业交流座谈会上,莫雪峰提出了想要办理一张上海营业执照的想法。他希望依托上海这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打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得知这一需求后,青浦、嘉善两地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联动,启动长三角一体化联动服务机制,一站式满足该企业的开业需要。通过两地服务专窗的无缝对接,企业不用到上海,就可清楚了解上海的证照办理要求,并可办理30余项证照审批事项。

在苏州市吴江区行政审批局的二楼大厅,“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窗口”和“长三角‘一网通办’”两块标牌悬挂在办事窗口的上方,工作人员告诉半岛记者,他们刚刚在7月17日办结了一项异地行政审批。由于吴江和浙江嘉兴市接壤,一些地处边界线的吴江企业,到嘉兴办事反而更方便些。就在日前,吴江的一位企业家在嘉兴递交了营业期限延长的申请,吴江区行政审批局在接到嘉兴方面递来的材料后,立即进行了办理。“就近申请,一次办好”在苏浙两地变成了现实。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长三角电力一体化行动也逐渐展开,不仅供电服务“跨省一网通办”,电网也打破地域限制,加大区域间的“互济互保、互联互通、互供互备”。

目前,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三地的非居民相关用电业务已实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企事业单位办理用电业务,无论是在青浦、嘉善还是吴江,只要到就近供电营业厅专设的异地业务窗口,或通过互联网线上渠道申请,均可跨省办理用电业务、换取增值税发票和电费解款、交付。

产业发展一体化

各显其能促共进

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布局,也带动了长三角区域产业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上海市南京东路的街头,人流如潮。科大讯飞的体验店里,工作人员徐先生同时接待着三四拨到店的客人。今年6月,这家诞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将大本营之外的全国第一家线下体验店开在了上海。“上海是最好的展示窗口!”

去年9月,上海市政府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上海拿出了包括为科大讯飞在沪设立实体公司给予相应的土地购买、办公场所建设、房屋租赁等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志在打造人工智能发展高地的上海来说,这家发轫于长三角地区的龙头企业,无疑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上海建立国际业务总部,在浙江推出阅读相关业务,在江苏布局图像和机器人相关业务……科大讯飞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眼里,苏、浙的民营经济发达,创新意识风险意识很强;合肥的源头创新能力比较强,但民间投资还不太活跃;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在海外业务推广、国际人才的招聘上有其独特优势。“通过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能够进一步挖掘出各自的优势,使各个区域之间取长补短,增强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

苏州朗动网络科技是一家以大数据和可视化分析技术为特色的互联网企业,曾自主开发了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企查查”。就在7月初,他们研发成功了新产品“企业经济云图”。“企业经济云图以各地区内企业发展情况为分析焦点,分析呈现出各地区经济发展、产业布局的情况,可以持续的以企业数据视角呈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和速度。”苏州朗动网络科技副总裁施阳说。

几天以后,智能驾驶企业初速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向外界发布了一条视频,刷爆了网络:用户在手机端点选一个停车位后,车辆自行从位于地上的停车场入口下坡,来到指定车位完成泊车。这就是初速度的自主泊车方案“Mpilot Parking”。此前,这家公司已经推出了面向高快速道路的“Mpilot Highway”方案。在无人驾驶这个领域,这家苏州企业已经走到了最前端。

以初速度和朗动网络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江苏省重点发力的产业方向,2018年的产值也已经过万亿元。但在江苏省看来,一枝独放不是春,要把数字经济做大做强,长三角协同发展至关重要。今年5月,江苏省就在苏州市相城区举办了长三角(苏州)数字经济峰会,邀请学界、业界的精英进行头脑风暴。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阎立在致辞中说,长三角各省市要发挥数字资源服务产业基础优势,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协调共进,使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示范引领区域。

峰会开完不到一个月,相城区就挺进上海,在虹桥商务区内启用了上海虹桥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这个产业园涵盖展览展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基金发展和人才交流五大功能,即通过上海这个大舞台展示相城自身特色,也具备“双向对接窗口”功能。

相城如此积极,想抢的就是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上海优质资源的溢出效应。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沈晗耀就指出:“上海周边地区只要找到需要什么和上海能提供什么的结合点,也就找到了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发动机。

相城的向“海”而行,也的确收获颇丰。从年初至今,相城已经“九进上海”推介招商,成功牵手百余个项目,涉及大数据、智能制造、5G通讯、大健康等多个领域。

行政决策一体化

三省一市成一家

跟很多城市群、都市圈一样,长江三角洲区域不仅分属不同地市,还跨越省级行政区划。如何突破原有行政体制的界限,真正实现跨省市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设立或许给出了答案。

在上海市徐汇区北端,武康路与复兴西路交会处的东南侧,有一栋很不起眼的4层小楼。而一场场事关国家战略的谋划布局正在这栋小楼里上演。

2018年1月底,由上海牵头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共同组建的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长三办”),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第一个跨行政区划的官方常设机构。

走进小楼,入口第一间可以容纳十多人办公的大办公间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众人三五成群聚在一块儿讨论问题、传递各种文件,来来回回把地板踩得哒哒作响。这里不像传统的政府办公室,倒像一家热火朝天的创业公司。

事实上,一年多来,长三办所承担的工作,要比企业创业复杂和艰巨得多。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拟订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体制机制和重大政策建议,协调推进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项目,统筹管理合作基金等。每一项内容,都是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首创和突破。

“办公室成立一年多了,大家既是上海人,又是苏浙皖人,或者更准确说应该叫‘长三角人’。”来自上海市发改委的傅俊和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政府部门的同事一起入驻“长三办”的小楼。

半岛记者在现场采访时,长三角三省一市已先后抽调21位各级政府人员加入长三办,除了各省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作为基本构成外,江苏省重视交通互联互通,特地选派了省交通厅的同志;浙江省的宁波市、嘉兴市高度关注接轨上海,两市单独派专人前来“参战”。

到岗之后,各地代表们不再分地域,全部打散,按照交通、科创、环保、金融、食安、信用等长三角合作的重点领域,柔性组合,每个人一般身兼两个领域的跨界工作。如此一来,行政区划的隔阂自然淡化,大家思考问题、研究战略,跳出了一省、一市的框架,“长三角人”真正拥有了“长三角的视野”。

2018年7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标志着三省一市的区域发展有了四地官方共同认可与遵循的“行动路线图”和任务时间表。

这份涵盖了12个合作专题与7个重点领域的《行动计划》,无疑是长三办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工作成果。

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看来,三省一市共同设立跨行政区域的常设机构,三省一市干部统一集中办公,这是一次行政体制上的大突破。

其实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从企业到行业再到政府,都有不同形式的联动合作机制。然而在面对行政区划界限时,以往的联动机制往往很难在一体化高度上达成统一规范和标准,即便有了标准也很难有效推进。

这就需要一个实体机构来发挥信息交互和统筹协调作用,来协助制定三省一市统一的各类标准和行动规划,协助落实长三角一体化的有关决定。张兆安认为,《行动计划》的出台充分体现了长三办协调机制的价值。

启 示

一体不是一样求同更要存异

虽然长三角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高,但各省之间、城市之间还是存在“不平衡”,各地的经济结构、增长速度、发展潜力都有所差别。

“各地之间的差异,反而是推动合作的有利条件。”安徽省发改委外资处的黄宇皎谈到,吸引外资方面,同质化的条件和政策会带来低水平的恶性竞争;通过这次合作,大家认识到上海综合功能强、江苏制造业强、浙江经济活跃度高、安徽科技实力正在快速提升,充分利用各地差异,便可以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引导跨国公司在长三角更高质量布局。

为了求同,过去长三角谈合作时,经常注重减少分歧,有时回避差异,但真正合作推进时,却会让这些“小异”卡住脖子。而当差异被正视,摊开来谈时,谈合作的过程可能变难了,效果却事半功倍了。

这方面在长三办有着生动体现,“争吵”是这里的家常便饭。“几乎每一项诉求提出来,就伴随着争议,面对面争得面红耳赤。”傅俊坦然告知。但办公室里所有人一致认同,“争吵”完全不伤和气,反而是充分讨论的过程。

断头路的问题最具代表性,打通省界上的众多断头路,这是存在已久的问题。如今大家坐在一起,把各自诉求和困难充分讨论,大规模打通断头路的工程已经全面启动。

当大家把各地诉求汇总到一起,摊开来商谈、碰撞,吵架争论之后,得到的是解决问题的切实办法:容易合作的事项,快马加鞭,尽早落地;有分歧的合作项目,大家互相让步、平衡利益,尽量达成一致;一时解决不了的分歧,搁置争议,储备起来。

浙江省发改委地区处调研员江振林把长三办定义为“小窗口、大系统。”办公室运转的基本模式是条块结合、统分结合,“前方(窗口)有专人,后方(各省市)有专班”,共同组成一个高效运转的“航空母舰”。在长三办“窗口”工作的同事们都洋溢着做好“店小二”的服务热情和智慧,随时欢迎大家带着合作难题、带着合作需求、带着合作方案、带着合作项目来共襄盛举。

江振林表示,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目标是真正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推动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治理一个章、市民服务一张卡。但长三角一体化并不等于长三角一样化,合作发展不能搞简单的数字叠加。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连互通,各自资源和优势的叠加,合作平台的共建只是区域合作的第一步。对各个层面的合作而言,强优势、补短板,促成创新集成、合作效益催化放大和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才是王道。

长三办里,从各地的政府工作人员,到跨越行政隶属关系的“长三角人”,一年多来,人们正以焕然一新的方式合作探路。而在长三办外,三省一市正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更多区域摸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区域合作路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