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老军人王佳玉忆峥嵘岁月:从卫生员成长为骨科专家

2019-09-05 06:57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239020) 扫描到手机

王老先生讲述当年经历。

文/图 半岛记者韩小伟

家住市南区高雄路干休所的王佳玉老先生,今年88岁高龄,他每天都要坚持工作3小时,记录过去70多年的峥嵘岁月。

1946年,王佳玉从老家招远参军,因个子太矮、还没步枪高,差点没留下;接下来的数年中,他经历多次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亲历了痛失战友、同学的残酷,更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他切身感受到了医疗卫生水平的飞速发展,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参军时还没步枪高

日前半岛记者来到王老先生的家中,见到了他小心翼翼保存着的各类勋章。有1955年颁发的解放奖章、抗美援朝军功章、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战区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章和淮海战役纪念章,还有一枚是1988年中央军委颁发的胜利功勋荣誉章。

“刚参军的时候,还差点被赶回了家。真回家了,就没这些事了。”王佳玉感叹。

那是他15周岁的时候,用他的话说,打小吃地瓜长大的,个子很小。当他来到部队后,身高没有步枪高,当天拿到了军装,“最小号的上衣,穿在我身上也长过膝盖,裤子尽量往上提,裤腿还要挽上一大截。鞋子太大,脚穿在里面乱晃荡,没办法,只好把鞋往前填上一团棉花顶住。还发给我一件军大衣,白天穿,晚上当被盖。”这是王佳玉当时的经历。

有一天,团参谋长到王佳玉所在的卫生队检查工作,看到王佳玉就皱起了眉头,问他,“几岁了?”王佳玉胆怯地回答:“16岁。”参谋长摇头说:“胡说,奶毛还没去呢。”他说,太小哪能行军打仗,“回家吧!”参谋长安排队长打发王佳玉回家。

王佳玉哭着不走,队长没办法,于是说,要考考王佳玉的本领,要是能拿一百分就留下。队长出了一道分数题,小学毕业的王佳玉很快就算出来了,得了满分。队长只好兑现承诺,想了想,安排王佳玉到部队的留守处去。接着,坐着马车走了一晚上,王佳玉从招远来到了留守处所在的莱西水沟头,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军人生活。

想起当年事,眼泪止不住

“在部队吃得饱,过了一年我的个子就长高了,也如愿跟着部队开往前线。”王佳玉做过卫生员、炊事员、通讯员、文书,其中跟医疗最有缘,做卫生员时间最长。

来到前线,他终于零距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先后参加孟良崮、济南、淮海、上海等战役,1950年随华野九兵团27军抗美援朝,参加长津湖、第五次战役等并荣立战功。

短短数年,王佳玉经历了无数次生死别离。

孟良崮战役刚刚结束,王佳玉在战场上看到,和他一个村的小学同学王林江背着一个人从远处走来,“他的左胳膊负伤了,他的枪挂在脖子上,用一只手吃力地背着一个人。我一看,那是我另一个同学王哲生,我们都是一个村的,他已经牺牲了。”讲述这段经历,时隔数十年,王佳玉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声音哽咽。

在朝鲜战场,王佳玉和战友们刚到朝鲜,就遇到了一件震撼心灵的事。他们在野外看到了一名死去已久的朝鲜妇女,她很年轻,还背着一个孩子。“我们过去查看情况,发现两个人都死去了,孩子一两岁的样子,脸上还有泪痕。查看了一下身上没有伤痕,估计是逃难的路上饿死或病死的。”

王佳玉说,战争是残酷的,对老百姓来说,战争就意味着极大的牺牲。

医疗水平已“没得比”

从朝鲜回国,1953年,王佳玉奉命调往福州军区29军,驻守福建前线30余年。一直从事军队医务工作,他感觉自己需要进修,于是在1956年考入军医大学,1962年毕业,成了野战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

时光飞逝,到1983年从福建返回青岛、1986年离休,当年的卫生员王佳玉,已经变成了医疗领域的专家。而两种身份所处的医疗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软件、硬件、人才学历等方面,均有极大程度的飞跃。

这些年里,王佳玉见证了医疗水平的整个发展过程。“发展变化太大了,以前的情况跟现在简直没法比较。”他说,国内的医疗水平飞速发展,到如今已经不比国外差;而且中医是国外没有的,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他说,当年部队的医疗条件、水平都很低。受限于当时的年代,当时的条件跟现在相比差得太多。比如,药物有时候很受限制。在当时,青霉素非常珍贵,1两黄金甚至换不到几瓶青霉素。

药物短缺在战争年代不时出现。在朝鲜战争时,随着战线的推进药物供给跟不上,“有一次,我在山洞里护理13个得了破伤风的士兵。没有药物治疗,救不了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打哆嗦,最后都牺牲了。”这种残酷的战争经历,对比如今和平年代,简直是不能想象的。王佳玉说,这更能让人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和平的宝贵。

“离休前,我做过一台手术,一名12岁小男孩患有靠近心脏的大动脉瘤,最后手术成功救活了男孩。”王佳玉说,这样的手术,即使在国外也鲜有成功案例;仅此一例就能证明,中国的医疗领域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特写>>> 写作40万字,记录峥嵘岁月

对于自己的身世,王佳玉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于1931年出生在山东招远河东村,父亲王理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招远县抗战独立大队……1949年6月青岛解放,父亲随军入城,先后任青岛市侨联副主席、市政协副秘书长。在父亲的教育影响下,我于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几十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我始终以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革命军人的标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党、为人民做好工作。”

“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不能忘记是无数革命先烈和前辈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牺牲换来的,是他们夯实了共和国大厦的坚实基础,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永远怀念他们。”这是王佳玉亲笔写下的话语。

离休后,王老先生并没有安心享受生活,反而时刻要求自己“去工作”,“直到现在,每天都要在电脑上浏览医学信息、写作3小时,上午一个半小时、下午一个半小时,过年过节从不间断。”放下了手术刀,老人没有离开“战斗”了数十年的医疗领域,他还像以前一样,时刻关注着医疗领域的变化,认真研究,并动手写作相关论文。“到现在已经发表13部专著了。”

除了关注医疗领域,王佳玉还持笔记录当年的峥嵘岁月。在用笔写作之外,老人还能熟练操作电脑,更加便捷地工作。只见他打开电脑,在一份文档中,熟练地通过快捷键,找到他要看的内容。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些老照片,当年20岁出头的王佳玉,双眼明亮,意气风发。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磨难重重,经历残酷的战争考验,走到今天,要记录下这个过程。”老人介绍,截至目前,他已经写作超过4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