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举行 百位70岁老人聚首

2019-09-12 07:45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32454) 扫描到手机

活动中,老人们共同品尝月饼。

□文/图 半岛记者 刘笑笑 报道

本报9月11日讯 9月11日,由青岛市文明办主办,市北区委宣传部、市北区文明办承办,水清沟街道协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月圆天下 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在市北区海丰广场顺利举行。活动现场充满了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息,社区居民代表、道德模范、文明市民、新市民、外来务工人员及驻街部队官兵参与活动并观看演出。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辖区100位1949年出生的居民与共和国同庆生日,他们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奋斗历程,也见证了新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

活动现场,一群群身穿红色文化衫的老年人围坐广场一张张圆桌前,手拿国旗,观看着演出。“我们都是和新中国同龄的人,都过过苦日子,也赶上了新时代的幸福生活。特别感谢伟大的祖国,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这都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围坐在一起,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感慨道。这些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今年都是70周岁,与新中国同龄。在《我和我的祖国》快闪群唱环节,老人们自发起立,摆动着手中的国旗,高声合唱,场面感人,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记者看到,每一个圆桌上,都有一个由水清沟居民亲自动手制作的巨型月饼。活动中,百名与新中国同龄的老人们共同品尝了7个象征五湖四海共庆团圆的月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民俗体验区,市民可以现场体验月饼制作过程,在交流互动中,让驻街部队官兵、新市民以及不能回家过节的农民工感受到了街道大家庭的温暖。

水清沟街道萍乡路社区居民陈月芝正好是1949年10月1日出生的,“非常荣幸与新中国同龄,也非常感谢这次活动,把我们这些老人聚集在一起过中秋团圆节。中秋节不仅是一个小家庭团圆的日子,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团圆庆贺的日子。从1949年到2019年,70年岁月见证了我们新中国七十年的奋斗历程,见证了新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历程,感谢祖国为我们创造了富足安乐的晚年生活,也祝愿祖国国泰民安、更加繁荣昌盛。”陈月芝激动地说。

今年中秋节,市文明办着眼培育家国情怀,突出阖家团圆、喜庆丰收的主题,部署开展民俗文化展演、微电影短视频大赛、“我与共和国共奋进”主题作品展等多种“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充分展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引导广大群众在积极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展现中国精神、增进文化自信,焕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

邱炳良: 从凭票购买到用手机支付

今年70岁的邱炳良是1949年7月23日生人,用他的话说,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巨变。“变化太大了,天翻地覆,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邱炳良感慨道。

1965年,邱炳良初中毕业,之后干了10年的临时工。1976年,他进入了齐东路菜店成了一名售货员。邱炳良说,在那个年代,在这种蔬菜副食品门市部上班比较吃香,他们店内最多的时候有30多名工作人员。当时,邱炳良一个月的工资是39元钱。“那时是计划经济,凭票供应,一到逢年过节,我们菜店门口都会排起长队。凭票一人能买一斤肉以及各种副食品。”邱炳良说,作为职工福利,他们菜店的工作人员每月能发10斤猪骨头,虽然都已剃光了肉,但是也非常受欢迎,因为回家可以熬骨头汤喝。邱炳良说,那个年代生活条件有限,普通老百姓平常日子里都舍不得买好吃的改善生活,这福利让邻居们都非常羡慕。

转入市场经济后,购物也不再凭票,岛城的自由市场也慢慢多了起来,邱炳良所在的齐东路菜店也不再有以前那种盛况空前的排队抢购的情况出现。“后来慢慢地个体户也多了起来,市场越来越自由了,供应的物资也越来越丰富。”邱炳良说,后来青岛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也慢慢多了起来,2005年,也就是在他退休后的第二年,齐东路菜店经营难以为继,将店面对外出租。

虽然邱炳良对此感到很惋惜,但他坦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邱炳良说,如今他也经常逛超市和市场,“变化太大了,以前我刚工作的时候,不是用钱而是用票买。后来用钱买东西,再到后来在超市购物可以直接刷银行卡。到了最近几年,科技更发达了,用手机就能付钱了。太方便了。”

邱炳良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足,自己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有7000元,吃穿不愁。“特别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陈月芝: 小时候过中秋只能分上一口月饼

现在每每有人问起陈月芝的生日,她都会一脸骄傲地回答,自己和新中国同龄,正好是1949年10月1日。陈月芝说,以前老人过生日都喜欢过阴历,自己小时候过生日都是过阴历生日。“后来我就过阳历生日了。跟国庆同一天,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陈月芝笑着说。

活动当天,陈月芝忙里忙外,她是街道上出了名的巧手,会做各种面食点心。活动上的巨大月饼,就是出自陈月芝她们这些志愿者之手。“我们现在做的手工月饼都是选的上好的料,非常好吃呢。”陈月芝说,“不过即使这样,如今老百姓生活好了,吃得越来越好,再加上月饼含糖含油量大,大家也都不敢多吃,只是象征性地吃点。”

陈月芝清楚地记得,自己六七岁的时候,当时是计划经济,购买月饼也要凭票。家里一共十口人,只有父亲一个上班挣钱,生活过得很清贫。因为平时也捞不着点心零食吃,所以格外盼望着中秋节能吃上月饼这种甜食。“那个时候月饼也就只有什锦馅的。中秋节的时候,父亲会买来一斤月饼。母亲会把月饼等切开分给我们兄弟姊妹八人,一人也就一小块。”陈月芝说,就是这一小块月饼,在当时已经算是很诱人的零食了,兄弟姊妹们都不舍得一口吃下。

1973年结婚后,陈月芝一家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秋节再也不是简单地吃个月饼了,而是开始像模像样地庆祝。“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鱼大肉吃得不多,会做个芋头炖粉条之类的菜。后来生活越来越好,餐桌上大鱼大肉多了起来,大家都能敞开吃了。如今,以前没见过的山珍海味,现在也都上了老百姓的餐桌,反而大鱼大肉吃多了,大家又都抢着吃青菜。”

陈月芝说,现在的幸福生活放在以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自己退休后,晚年生活也过得非常丰富,“我参加了街道的文艺队,平时会和姐妹们一起唱歌跳舞,参加街道的公益活动。” 

变化太大了,天翻地覆,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邱炳良

“后来我就过阳历生日了。跟国庆同一天,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

——陈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