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山东“国际化”提速上档

2019-10-19 10:09 大众日报阅读 (205780) 扫描到手机

10月19日,全球商界目光转向中国青岛。

由国务院批准,商务部和山东省共同举办的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于10月19日至20日在青岛举行。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是在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多变背景下,以经贸合作为主题的一次重要会议。据省商务厅厅长张德平介绍,峰会得到了全球商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14个省市的跨国公司报名参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15家(境内20家),行业领军企业197家,嘉宾人数超过500人。

去年6月9日至10日,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在青岛举行。青岛峰会是上合组织发展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开启了这一新型区域组织的新时代,为山东和青岛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最终促成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在青岛落地。

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行之际,山东国际友城合作发展大会尚未结束。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活动,表明山东的发展越来越有了“国际范儿”。山东的“国际化”,青岛是领航者。青岛是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从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到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青岛开启了山东国际交往和经济合作的新篇章,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山东国际化破题

不是哪个城市都能够做到“国际化”。

北京是我国首都,上海是经济中心,香港具有特殊的历史机缘和金融地位,跟香港毗邻的深圳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这几个城市,成为国际化城市,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其他城市要想拿到“国际化”门票,则有相当难度。

2016年9月借助G20峰会,杭州国际化步伐迈上新台阶。杭州从环境氛围到各种服务保障,全方位进行精雕细琢,把历史名城的人文底蕴和创新之城的锐意进取融合,完美展现在世界聚光灯之下,杭州的知名度在国际上由此跃升,产生无形的生产力,城市话语权增加,资源聚集能力提升,带来众多发展机遇。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会晤期间,“高素质”“高颜值”成为厦门的代名词,蜚声海内外。会晤之后,厦门就像一个散发着金色光芒的巨大磁场,强烈地吸引着“金砖+”的朋友圈,从经济社会到人文自然,从市民素质到城市精神,厦门的“国际范儿”得到全方位提升和彰显。

在某种程度上,大型国际会议和活动,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杭州如此,厦门如此,青岛也不例外。

2018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体现出“世界水准、中国气派、山东风格、青岛特色”,展示了“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和文明自信、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中国风采,峰会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城市环境和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实现了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还路于民、还岸于民,达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目的。

当2018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落幕,在会后的服务保障工作总结大会上,有一句“总结语”特别经典:青岛由此成为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可以说,2018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使青岛拿到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入场券,这也是目前山东唯一的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18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启航后,青岛的国际性会议和活动明显增多。从去年6月到现在,青岛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和活动包括: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青岛香山旅游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首届大会、首届亚洲农业与食品产业博览会、第29届青岛国际啤酒节、2019青岛国际影视博览会等。这些大型国际会议和活动的高频次举办,表明青岛已经走在“国际化”的新路上。

“国际化”决定于实力和潜力

大型国际会议和活动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但背后要看一个城市的实力和潜力。

2018年,青岛GDP12001.5亿元,在全国居第12名。在北方,青岛经济总量仅次于北京、天津之后,是北方除直辖市外,唯一迈上万亿台阶的城市。

单论实力,青岛在北方城市中可圈可点,但在全国排出了前十名,并不突出,上合组织峰会和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这样重要的会议活动之所以选中青岛,除了青岛的经济实力,优美的海岸风光,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位置,以及可能的发展前景,都会是重要因素。

青岛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山东区域经济龙头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据重要位置。青岛崛起之于山东,之于整个北方意义重大,而且青岛确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前,青岛在发展上有三重政策大红利,展现出广阔的前景:2018年1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其中青岛以西海岸新区、蓝谷核心区、高新区、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为引领。

今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10月8日,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总体方案。批复强调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方经贸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8月30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山东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为119.98平方公里,涵盖济南、青岛、烟台三个片区。其中青岛片区实施范围52平方公里,,在山东3个自贸区里边青岛自贸区的面积最大,全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范围内,占山东自贸试验区总面积的43.3%,包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园区。

因此,青岛现在是山东新旧动能转化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三区”叠加,具备了再次腾飞的条件。

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山东国际化发展的“东风"

山东新旧动能转化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三区”叠加,使青岛“万事俱备”,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谓“东风”,就是吸引国内外企业巨头前来投资创业发展。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是解决内外企业经贸合作的平台,具有全国指向性,但对山东和青岛,都是一次绝佳机会。据了解,本次峰会期间,将同步举行2019新动能·青岛展览洽谈会等一系列活动。这对青岛来说,是一场及时的“东风”。

山东的“国际化”首先看青岛。大众日报记者观察认为,青岛“国际化”的发展有赖于未来在两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在实体经济大力发展的基础上,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业获得突破性大发展。

青岛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当好龙头带动作用,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实体经济,大力发展制造业,一方面则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青岛身负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服务业发展必须大提速。青岛的服务业发展,要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解决好“物”的输送,这个主要靠港口,靠海陆联运;一方面解决好“人”的输送往来,这个主要靠机场和高铁。

二是青岛要成长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国际城市,城区环胶州湾布局发展必须实现大“突破”。青岛城区实现环胶州湾布局发展,首先是环胶州湾交通要道实现密布发展;其次是城市规划、建筑要大发展,城市人口要有大的增量。

要实现上述两个突破,既需要时间,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互联网等新经济面前,北方需要一座城市,率先突破科技创新短板,作出示范作用。从北方数个城市的高新企业数量来看,青岛是北方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城市。去年以来,青岛正在打造平台经济,学深圳用风投撬动双创活力,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营商环境。

“国际化”,最终要看企业的表现。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是企业落地和发展的”东风”,为山东国际化带来了提速上档的机会。东风浩荡,我们有理由看好山东,看好青岛。

(大众日报记者 周学泽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