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湖山见故乡——现代书法家沈尹默的故乡情结

2019-11-08 23:02 半岛网阅读 (75963) 扫描到手机

沈尹默,原名君默,曾署名沈寔、沈中,长名思渊次,斋号秋明、瓠瓜,1883年生于陕西省兴安府汉阴厅,祖籍浙江湖州吴兴,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1905年,沈尹默时年23岁,与其三弟沈兼士自费前往日本求学。次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旅费不足,返回陕西居住。1907年,沈尹默陪同母亲回到故乡吴兴,这是沈尹默第一次到故乡。在故乡吴兴居住期间,他曾在爱山书院以教学为生,诗词为娱,所作诗词得到德清举人俞寰澄赞赏,俞寰澄将沈尹默介绍给当时的南浔大盐商周梦坡、蒋梦苹,由此被引荐延聘至杭州师范学校任教。

在杭州期间,沈尹默遇到了中国革命的先驱陈独秀,陈独秀批评他“字其俗在骨”,此药石之言使沈尹默幡然猛醒,遂立志苦练,终成一代书法大家。期间,他还与刘季平、柳亚子、章士钊、张宗祥、马一浮等诸文人名士相过往,谈诗论字,吟诵往来,并在这些师友的引领下走上了新文学运动的征途,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沈尹默少时即熟读《古诗源》《唐诗三百首》等,对诗词的研究颇深,曾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讲授《诗经》等古典文学,辑有《秋明集》《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诗词集。同时沈尹默还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作于1918年的白话诗《月》《白杨树》等都是中国白话诗史上的开篇之作。

沈尹默当时多临摹黄自元《泉铭》、叶蒸田刻《耕田馆帖》,不知不觉误入甜俗习气一路。经陈独秀提醒,沈尹默转入汉魏六朝诸碑,偶涉篆隶,努力摆脱初习之俗。这一时期,沈尹默的篆、隶、北碑诸体作品,用笔朴茂、浑厚,已得碑学之三昧。其后,沈尹默临摹王羲之《兰亭序》,致力于“二王”一系行草,脉络清晰,自宋四家、虞世南、褚遂良进而上溯智永、“二王”,出入帖系各门庭。沈尹默以用笔为切入点,力追帖学之真谛,求笔画之圆满与精准,字里生金,行间玉润,力挽清末帖学萎靡之颓势,尽洗民国碑体粗放之积习,成为继元代赵孟頫后,又重新高扬起帖学大旗的一代旗手,使书法又回归到对经典帖学继承的道路上来。

沈尹默临《兰亭序》

沈尹默以楷书自书之《论书法》一册,首次将几千年来的中国书法从书法的核心——笔法来予以科学、系统的整理和阐述,使中国传统感性和模糊性的书法理论具有了更为明确的操作性和传承性。沈尹默还曾著《书法论丛》《执笔五字法》《二王书法管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等书法理论,这些理论高瞻远瞩却又通俗易懂,影响了不少后来者。

沈尹默对于当代书坛的贡献不仅仅是他自身在书法艺术上的高度,还在于他对解放后百废待兴时新中国书法文化的推动和普及。1961年已是七十八岁高龄的沈尹默,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推动书法篆刻艺术的研究和提高。同时,他与郭绍虞、潘伯鹰等名家又在上海工人文化宫开办了书法篆刻学习班,亲自为学员们授课讲解,改变了传统的师徒相授之法,使书法面向更广大的普通群众,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普及。

沈尹默先生虽然一生在外游历,但他深深的故乡情结始终表现在作品上。沈尹默在重庆时就曾作《忆湖州》六首七绝,以缅故土:

忆曾登眺弁峰巅,湖山漫漫欲漫天。四十年间风浪阔,蜀江滩畔望归船。

碧浪湖心塔影长,道场山脚野花香。当时似借云巢宿,风恶惊涛不可航。

祭扫归来百感伤,十年去国恨何长。春风又过黄泥岭,绿水青山草自芳。

摩肩彩凤坊头过,信脚骆驼桥上行。落落几人真识我,淹留今日愧无成。

桃柳岘山为好春,和风相趁出南门。已嗟逸老风流尽,更与何人共酒樽。

门前系艇月河街,也向华楼小住来。梅雨年年倍惆怅,东川一样雨肥梅。

在这六首诗里,共提到了弁峰、碧浪、云巢、道场、黄泥岭、彩凤坊、骆驼桥、岘山、月河街、华楼十处吴兴佳景。在烽烟阻隔、离乡千里、尺素犹难的时况下,这些佳景都成了沈尹默先生对故乡深深的牵挂。

沈尹默先生的第二次归乡已是八十三岁高龄之时(1963年),他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视察湖州。

沈尹默先生有一幅特地为归乡所作的《采桑子》词:“眼明今日湖州路,原野秋阳,新样风光,清远湖山见故乡。太平时代人难老,八十寻常,文艺逢场,要为工农服务忙。”“清远湖山见故乡”,对于这位晚年几近失明的老人来说,不仅仅只是一种感观,更是一位游子对家乡的情感寄托和心灵祝愿。

沈尹默书《采桑子》

沈尹默书《爱山台》

在沈尹默先生的常用章里,“吴兴郡”“竹溪沈氏”“吴兴溪中钓碣”“吴兴沈尹默印”“家在华楼月河间”“竹溪沈尹默印”等印章,时时彰显着自己吴兴沈氏的血统,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先生作为吴兴人的自豪,红红的印记烙下的是先生对故园的一腔赤诚。(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