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朗、史航、止庵趣话聊斋,《聊斋新义》新书故事会在京举行
□半岛记者 孟秀丽
1月9日上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聊斋新义》新书故事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1号馆的广东展区举行。著名作家汪曾祺之子汪朗,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著名学者、传记随笔作家止庵亲临活动现场,以讲故事的方式为现场的领导和观众解读他们眼中的《聊斋新义》。
广东人民出版社新书《聊斋新义》,是汪曾祺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改写。新作保留了古代笔记小说的叙事特点,削弱原著中传奇性的情节,使其不再只是简单的奇闻异事的记录,堪称对蒲松龄原著难以超越的“故事新编”,开“新笔记体小说”之先河。
汪朗认为,父亲汪曾祺独有的清新质朴的语言魅力,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改写《聊斋》再合适不过。“新书对原著‘小改而大动’,故事和人物的描绘变得清晰明了,从现代人的哲学观念、审美视角,注入更多的生命意义和人性的幽微曲折,即便是细致微小的情节也能引人深思。”
作为《聊斋新义》的特邀策划人,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坦承自己是《聊斋》的“铁杆粉丝”。他特意为这本书作序:“我最喜欢《捕快张三》,那是除了汪曾祺谁都写不出来的。”
在对比不同版本的聊斋时,他列举出很多新书中改写的故事。“《蛐蛐》中的儿子为了帮助父亲摆脱官府欺压,化身成为一只蛐蛐,但在结局最终死去,无意增加了小说的悲伤色彩;《双灯》中丫环对二小说‘我喜欢你,我来了。我开始觉得我就要不那么喜欢你,我就得走了’,这种超越旧时世俗的婚恋观在当下社会也毫不过时……”汪曾祺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颠覆、重构、提升了聊斋原著故事,让这本古代小说充溢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特异魅力,散发出更多时代新义。
从六朝到明清时期,民间流传有很多魔幻故事,蒲松龄的《聊斋》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著名学者、传记随笔作家止庵觉得《聊斋》在汪曾祺的改写下,成就出了一个生趣盎然的世界,“将古代汉语转化为简洁明了的现代汉语,人与妖的阴阳世界不再变得冲突、对立,故事的总体脉络没有多大变化,却更注重生活化和哲理性,从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今年,正值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这本《聊斋新义》作为汪曾祺先生第一个面世的单行本,代老先生完成了新时代与旧时空的一场文学对话,为聊斋经典注入了时代的活力。“不埋没一本好书,不错过一个爱书人,”以此纪念永远的汪曾祺先生。
- 电影《聊斋:兰若寺》曝终极预告,预售进行中712相约东方幻境
- 电影《聊斋:兰若寺》即将上映,崂山旅游借势升温
- 《聊斋:兰若寺》预售开启712上映,鲁公女篇至情至性青春浪漫
- 《聊斋:兰若寺》712上映 毛毡质感呈现“崂山道士”求仙之路
- 典籍里的青岛|蒲松龄的“工作笔记”:除了写《聊斋》,他还当过秘书写过公文
- 青岛市移风易俗故事会启动仪式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文化振兴成果展在城阳区举行
- 青岛市举办移风易俗故事会启动仪式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文化振兴成果展
- 用神话故事演绎崂山风物致敬蒲松龄!青山村曲新春用崂山植物自编神话故事《崂山百草话聊斋》
- 《白蛇:浮生》曝《聊斋:兰若寺》彩蛋,追光动画新作揭开面纱
- 全环境立德树人 | 书香漫市北、阅读伴成长,台东街道联合北北妈妈故事会开展线下公益亲子阅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