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孩子因残疾而失学 平度探索促进融合教育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

2020-01-14 14:16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59266) 扫描到手机

平度九中给蔡东晓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资料图片)。

半岛记者 邬明洋 通讯员 高明娟刘筱景

“脊肌萎缩症”和“专业第一”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你会怎样将它们关联起来?2019年高考,平度“轮椅女孩”东晓圆满实现大学梦,以超出青岛大学理科普通批录取线34分的优异成绩,被青大应用心理学录取,并成为该专业全省最高分。而在这背后,有付出、有汗水、有辛酸,更有一路走来的温情教育陪伴。

关注、关爱、关心这些残疾孩子,是平度教育人一直以来坚定不变的信念。平度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马学兵在全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培训班上作的典型发言中提到,为让残疾孩子享受到更有质量且公平的教育,平度一直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采取五大保障、五项探索使融合教育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区县级发言单位,被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王春英评价为“平度的特殊教育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可以说是全省县级特殊教育工作的样板。”

有保障,有力度,让融合教育温暖前行

和“轮椅女孩”东晓一样,2017年,平度九中脑瘫一级的随班就读学生军港得以顺利参加高考,并被山东中医药大学录取。在此过程中,平度九中严格落实政策保障,分别为他俩向省教科院申请到了高考延时30%的政策。高中三年,班里两名同学每天用电动三轮车载军港去食堂吃饭。他的小学同学赵晨明因六年如一日照顾他而被评为“青岛市十佳美德少年”。不仅政策有保障有落实,财政方面也有很大的“输出”。平度市政府从2016年开始落实了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教生均公用经费(每生每年8800元)。2018年开始,每年全额拨付送教上门和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教生均公用经费。经费保障为高质量地实施融合教育奠定了基础。

“看到杰杰一点一滴进步,我真是打心眼里高兴。”荣获烛光红遍——青岛·平度市〔万名教师访万家〕公益主题行“优秀个人”称号的邬雪雪对记者说道。杰杰是一名重度残疾儿童,长年坐轮椅且生活不能自理。经过近两年时间的送教上门,现在的杰杰头抬得更久了、手指更灵活了、腰也挺得更直了,甚至可以扶着把手独自直坐在凳子上一小段时间了。“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我们付出再多努力也都值了!”这位年轻的小姑娘说。

为了让残障孩子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平度市共创建了45所特教资源教室,为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辅导提供了固定场所。截至目前,平度所有镇街、所有超过5名随班就读学生的学校全部设立了资源教室。此外,市教育体育局还加大“软件”质量提升,通过采取多种举措促进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相信我们的融合教育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贴切群众实际。”马学兵表示。

有探索,有发展,为“折翼天使”保驾护航

平度市教育体育局立足实际,借鉴他山之石,多方面探索融合教育的转型发展,从“教材支撑探索、心理保健探索、运动与康复探索、解决就业探索、质量监测体系探索”等方面入手,确保实现平度融合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地由“保障型”向“发展型”健康转变。

没有教材作为支撑的融合教育是谈不上质量的,选哪种教材?怎么选?“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征订适合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书刊到选购绘本教材,每一本书都经过了专业人士的仔细考量和审阅,可谓是精挑细选。”平度市教育体育局融合教育工作负责人高明娟说。

不仅如此,在保障了残疾学生基本学业的基础之上,平度市教育体育局还对其心理健康和运动康复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探索。每次定期家访时,邬雪雪和老师们不仅对杰杰进行送教及康复指导,同时对杰杰的家长也专门进行了心理疏导,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释放、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倾听和最大的支持。

2017年,平度特教中心的第一届智障孩子毕业,平度市教育体育局联合人社局,为这些孩子找到了爱心企业,每月除掉保险,他们还能有大约1600元的工资收入。如何让这些残疾孩子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着,一直是教育系统的工作目标。平度职教中心共有随班就读学生25人,其中智力残疾13人,学校对这些学生的文化课放宽要求,并教会他们种植养殖、肉制品加工等,使他们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的工作,自食其力。

“不让一个孩子因残疾失学”是平度教育作出的庄严承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即便他们不健全,但是仍然有追求极致绽放的权利。融合教育,就被赋予了这样一种神圣的使命,帮助这些孩子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自我,而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有温度、有力量、有情怀。”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连涛表示,“下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发展融合教育转型,为更多的孩子创造和谐有爱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