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 | 妈妈留守青岛战“疫”,儿子催泪文字深情告白支持

2020-02-02 14:06 半岛网阅读 (87316)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刘金震

“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

“妈妈,我好久好久没见到你了,我明天和爸爸去接你回来。”

“妈妈一直在上班,24小时待命,妈妈很辛苦,我们要支持妈妈。”

写下这段文字的,是一名一年级学生,就读于崂山区育才学校。他的妈妈在崂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孩子从1月17日回到老家淄博,一家人就没能再团圆。隔着手机屏幕,打开微信视频,就是一家人现阶段团圆的方式。但孩子特别懂事,怕抑制不住哭,怕影响妈妈工作,主动放弃了过多的联系。

字里行间寄托思念和支持

这篇“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的短文,出现在崂山区育才学校的官方微信里,作为发生在师生身边的抗“疫”故事分享了出来。文章加在“战胜疫情,我们在一起”中推送,作者是一年级10班的李明泽同学,打眼看似一篇平淡的文章,但有了醒目的标注和干脆直接的题目,让很多家长细看了里面的内容,更被字里行间透着的、对妈妈的思念打动了。

文章中写到:这个春节,妈妈不在我身边。本来说好了,爸爸带着我和妹妹先回爷爷奶奶家,过几天再去接妈妈回来过年。越来越接近除夕,妈妈却说回不来了,因为今年有一种带着花冠的病毒来袭击我们了……李明泽的爸爸讲述了背后的故事。原来,孩子妈妈在崂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由于工作繁忙,腊月二十三孩子爸爸先带两个孩子回了淄博,一家人约定到淄博老家过春节。

突如起来的疫情更打乱了新年计划。临近年三十,她接到了继续值班的通知,只能放弃回淄博团圆的念想,转而到即墨区的娘家过节,年初一又匆匆奔赴到了岗位上。由于李明泽妈妈工作比较特殊,奋战在一线,不接触孩子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所以三人留在淄博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平时只能在微信里留言来联系她。”李明泽爸爸说,孩子年纪还小,尤其女儿才两岁,半月未曾抱抱妈妈,难免总嚷着找妈妈。在学校征集防疫故事时,特别懂事的明泽写了作文,希望用文字表达一家对妈妈的思念,同时传达对于妈妈的支持,传递战胜疫情的信心。

一家人成为妻子坚强后盾

李明泽写到一次视频的画面,妹妹哭着表示好久没有见妈妈,在视频里说:“我明天和爸爸去接你回来。”李明泽爸爸说,妻子白天工作是很忙碌的,平时联系只能微信留言,有时候晚上才能视频一下,遇到值班的时候,视频见面甚至成了奢望。每次打开视频的时候,孩子都是一把抢过手机,尤其是女儿看到妈妈就哭。

虽然没有表达过,但李明泽爸爸也想妻子,每次孩子们与妻子视频时,他就在一旁多看两眼。但他说,主要是孩子们经常念叨,有视频的机会就留给娘仨。“考虑到女儿还是小,视频里见到妈妈就哭。再加上她每天忙碌,又是24小时待命的状态,忙起来顾不上看手机,我们后来就减少了视频机会。一来有助于安抚孩子,另则可以不打扰她工作。”

由于平时都是妈妈带娃,对于李明泽爸爸而言,哄孩子就成了一件棘手的事儿,经验不多的他有时候直挠头,幸好身边有孩子爷爷奶奶帮着,再加上这段时间的陪伴,慢慢地从中摸索着门道。为了尽量减少孩子念叨,他想出了各种办法,陪着孩子们玩玩具、游戏,尽可能转移俩孩子注意力。当看到孩子拿玩具当妈妈,当做妈妈就陪在自己身边时,他既感到欣慰,又有些说不出的鼻酸。

他说,孩子们希望早点见到妈妈,但是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妈妈和同事还不能停下脚步,作为家人就应该成为他们的后盾。他希望妻子注意安全,执行工作任务的同时,照顾好自己,更期盼大家齐心协力早日战胜疫情。家人支持她,也正如李明泽写下的:我知道,妈妈虽然不在我身边,但一直在努力地做很重要的事情。妈妈,加油!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为逆行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