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运作注重人文关怀 黄岛法官马先明收到千字感谢信

2020-03-12 13:31 半岛网阅读 (92144)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王洪智

3月9日,一封快递邮件寄到了黄岛法院民二庭法官马先明手中,本以为是当事人邮寄的诉讼材料,打开一看竟是一封近千字的感谢信,信里写道:“通过这件事情,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黄岛区人民法院这种即时、高效的运作机制和充分尊重法律、注重人文关怀的办案方式。正所谓‘瘟疫无情人有情,司法为民沐春风’......”小编向办案法官马先明了解到,案件尚未结案,部分内容双方已达成调解,这背后又是怎么样的故事?

当天收案,当天保全

2019年9月,原告青岛某贸易公司与被告天津某公司签订了两份焦炭买卖合同,合同标的4000万元。合同签订后,双方履行过程中有关细节没有确定,原告支付3000万元货款后,被告迟迟未发货。期间双方协商了四个月,因内部工作人员业务衔接问题,双方的争议不断升级。此时年关已临近,如果问题不尽快解决,原告将面临多起合同违约,无奈之下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交付货物并承担违约责任。

办案法官马先明接到案件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距离除夕放假还有不到两天的时间,案件标的巨大,假期前有些工作必须完成。马先明收到案件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对原告提出的财产保全申请进行审查,及时移送执行保全,并将案件情况与负责保全实施的执行团队进行了沟通,在团队之间的高效配合下,春节前完成了全部案件保全工作。

调解突破,“双难”变“双赢”

一方急需巨额货物履行合同,一方巨额账户资金被冻结,快速处理这起案件一天也不能等。从事多年审判工作的马先明深谙此中难处。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给这起案件的审理增添了难度。

在春节上班后第一天,马先明立即通过电话与双方当事人联系,对案件下步处理听取了双方的意见。“申请的财产保全并不是我们的目的,4000万的货都已经派发了订单,当务之急是尽快发货,履行合同义务。否则我们将面临大量的违约赔偿。”电话中原告急切地说。与此同时,被告也有怨言,被告表示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当中,认为原告存在违约,但原告不正视自己的违约责任,所以才拒绝给原告发货。案件起诉后,法院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账户资金无法使用,如果原告同意解除保全措施,可以考虑先发货再解决违约问题。

被告一方在天津,路途遥远,双方在合同履行中数次沟通,证据材料较多,疫情之下无法面对面开庭审理,但是双方有比较积极履行的意愿,马先明认为可以先调解,如果能促成被告发货,就可以作工作解除部分保全或者采取其他变更保全措施,让双方的公司先运转起来,马先明决定试一试。

随后,他多次通过电话、微信与原、被告进行沟通,本着换位思考、正视困难,鼓励交易的原则,促使双方履行合同,并给出了中肯的调解建议,被告发货,原告同意部分解除保全措施,双方公司先运转起来,对于有争议的违约金部分,可以再行处理。

在多次耐心调解下,原被告一致同意该意见。3月初,被告克服物流困难将货物交付给原告,原告也同意解除对被告3300万元资金的冻结。此举解决了双方的难题,案件进展到这里,办案法官马先明从受理到解决案件的主要难题,除了打过几十个电话,发过无数条微信,跟双方当事人尚未谋面,双方都非常满意。

黄岛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审慎采取保全措施,加大涉企业案件的纠纷实质化解,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发展,灵活司法,持续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顺利复工复产提供助力,在特殊时期,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