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打通金融“血脉” 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3-14 11:16 半岛网阅读 (71502)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3月14日消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唯有血脉畅通,增长才会有力。就如何做好区域金融发展,3月13日下午,城阳区举行全区金融工作恳谈会,搭建线上平台,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三方参与其中,共同话融资、谋发展。此次恳谈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驻区50余家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区内外30余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受邀参加,10家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代表发言献策。

近年来,各级金融机构对城阳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大,为城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据城阳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城阳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城阳区促进创投风投发展的若干政策》、《城阳金融之星选拔管理办法》等政策,促进了全区资本市场、创投风投、金融人才等领域的发展。去年,城阳区金融业增加值完成42.35亿元。从间接融资看,全区银行实现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96.39亿元、877.47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融资需要。从直接融资看,资本上市业务取得新的突破,蔚蓝生物首发上市,全区上市企业扩容至5家。

金融业发展成绩斐然,但问题和短板也同样存在。恳谈会上,青深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中电信方舟总经理高宏亮等10位来自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围绕政府如何抓好金融工作、如何发挥好金融工具的作用、如何搭建平台服务实体经济等坦诚交流、建言献策。

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被多位参与代表提及。“城阳区的产业基础在青岛处于领先地位,但如何向金融机构更好地推介城阳区企业,是下一步应重点抓的工作。”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郝龙敬认为,金融机构对产业信息掌握不够全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工商银行城阳支行行长孙蕴昊则表示,银行推出的很多金融产品和优惠政策不能及时传达到企业,建议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搭建更为方便、快捷、直接的沟通渠道。

对于金融行业发展扶持政策的着力方向,多位与会代表也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中小微企业的高风险,决定了担保机构的高风险,建议政府加大对担保机构的补贴力度,放宽补贴条件,完善再担保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同时借鉴深圳等地的做法,建立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使更多中小企业获益。”青岛城乡社区建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成刚建议道。

针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城阳区将认真研究,制定促进金融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具体措施,把意见建议转化为具体可行的工作措施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

眼下,城阳区已站在了青岛新一轮开放发展的新风口,正全力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是一片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沃土。3月11日,城阳区“攻山头、稳阵地,决战决胜”誓师大会召开,明确了232项重点攻坚事项,其中就包括金融业发展。

下一步,城阳区将明确目标、乘势而上,从以下五个方面搭建平台、集聚产业,全力提升区域金融业发展水平:一要夯实存贷款平台,完善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加大金融科技类企业引进力度,引导重点项目与驻区银行展开深入合作,同时尽快释放《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政策》对银行贷款拉动作用;二是做大基金平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杠杆效应,同时引入专业创投风投机构;三是做优保险平台,加大对保险机构的引入和扶持力度;四要做精证券平台,通过人才政策激励引进高频量化交易专家团队;五要做强上市平台,更好地为上市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融通资金、配置资源,推动更多企业在境内外股票交易市场上市。

“这次恳谈会很‘烧脑’,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专业金融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金融这个‘工具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金融业健康发展做好服务。”城阳区一位区级领导在谈到参会体会时表示。接下来,城阳全区各级各部门将深入学习金融知识和相关法律政策,掌握现代金融知识,以“行家里手”的姿态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发展,重视金融人才的培养,切实防控金融风险。

当前,受疫情冲击,实体经济正处于困难时期。此次恳谈会上,城阳区也对金融机构提出要求,希望各机构贯彻落实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和复工复产政策措施,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对重点保障企业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通过无还本续贷、调整还款期限、下调贷款利率、逾期不计入征信等方式,支持服务好企业复工复产,与广大企业共渡难关。

通讯员 王作岩  半岛网记者 徐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