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阳区第七中学九年级学生张芝瑜的“加长版”假期

2020-03-20 14:49 半岛网阅读 (105657)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张彤

张芝瑜,14岁,是城阳第七中学九年级七班学生,也是颇有名气的小小“校园诗人”。在全国多家媒体平台发表作品百余篇,2019年先后加入了青岛市城阳区作家协会和青岛市作家协会小作家分会。

张芝瑜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加长版”假期,每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上学校的网课,复习功课。其实,她更想自己合理地安排这些时间,却又承受着面临中考的巨大心理压力,而更多的压力是来自父母的“监督”。

这是张芝瑜自我制定的假期学习表。周一至周五,早晨7点半至晚上11点半,安排地满满的。相信这份学习表满是她爸爸妈妈的“心血”。

同样紧张、焦虑、压力大的还有她的父母。毕竟在家里没有学校的氛围,一旦孩子稍有放松,就有可能影响成绩。为了监督女儿学习,张芝瑜的妈妈把房间的学习桌移到了床尾处,只要女儿学习,当妈的总要在跟前这样守着才放心。为这事娘俩没少呛过。

像所有的妈妈一样,对于孩子的学习,张芝瑜的妈妈也有苦有乐,有严有慈。学习时无微不至的服务充满了祥和与温馨。

家里还准备着一张小黑板,每次上完网课,张芝瑜总会在小黑板上把难以理解的题抄写下来,边解题边模仿老师讲解,她说这样更能加深印象。

张芝瑜家的电视机两年没有开过,更别说让她玩手机了。她的父母对这些措施颇为“满意”,也帮她“选择”了画画、篆刻等业余爱好,可张芝瑜说:“我并不喜欢。”

天天在家闷着偶尔会觉得无聊。这段时间,张芝瑜走上了社区防疫点,当起了小小志愿者。用她爸爸的话来说,这也是学习之余的放松方式。为居民服务 ,她挺乐意。

和众多父母一样,张芝瑜的父母也盼望着女儿“成龙成凤”。于是,从她上幼儿园开始,舞蹈、音乐、口算、钢琴、书法、绘画等特长班,父母统统都给她报了名。可她对这些特长班大多提不起兴趣,她爸爸懊恼地说:“学一样丢一样。”但从她书架上的书能够看出来,她对社会学科特别感兴趣,博览群书也是她文笔好的一个关键因素。

令父母窃喜的是,有一样女儿坚持了下来——每天写日记。在张芝瑜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时,她的爸爸就抓住了这个极好的时机,引导她每天写日记。她的爸爸认为“习惯不是养成的,而是逼成的”,所以对写日记这件事,爸爸特别坚持。有一次她感冒发烧,想以此借口不写日记,她的爸爸还为此狠狠凶了她,她只能含着眼泪乖乖写下去。但张芝瑜慢慢长大后,也知道了爸爸那次凶她是有多么心疼。

6年时间,张芝瑜写的日记足足有16本,近70万字。其实文字水平的提升确实离不开练笔,但文学创作往往需要带有一定的天赋。如果父母能够放手让孩子随心所欲地写随笔作品,可能更符合这种带有文学创作基因的孩子以后的成才与成长。为这事,记者还跟她的父母进行了一番探讨,她的父亲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当中。他说曾经也写过一篇感悟,内疚是不是没有遵循孩子的个性发展,内心有深深的懊悔和遗憾,感叹任何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没有机会重来一次。或许这是她父亲一直躲避镜头的原因。

左边是爸爸年轻时写的日记,张芝瑜喜欢拿出来翻看,因为那里面记录着爸爸的故事,也有一些糗事。

张芝瑜写诗歌的“启蒙老师”是一本名为《云雀叫了一整天》的书。与这本书邂逅,还是她上初一那年一个炎热的午后,在车站等车的她,被旁边一个卖书的小摊吸引,走过去一眼看中了那本桃粉色封面、满满少女感的书,一狠心,用自己的午饭钱买下了它。也是从那一刻起,文字之美唤醒了她的内心。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张芝瑜经常会为买一本心爱的书而在其它地方省钱。喜欢看书的她常常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用被子塞住门缝,开着小台灯躲进被窝里悄悄地看。

于是她开始学着写诗,无论是旧体诗还是现代诗,她都非常喜欢。当创作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当作品在报纸和网络上发表,内心感情的抒发让她渐渐地露出了自信而开心的笑容。在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时,她创作了一首《黑夜的精灵》,其中“在湖北,心事很重,却没有人告诉你有多痛。在武汉,夕阳很重,却没有人告诉你黄鹤的悲鸣。”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内心,被很多人评价有深度、有思想。要知道在同龄孩子中,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思想是多么珍贵的一件事。

像所有的少女一样,爱美的张芝瑜偶尔偷偷拿出妈妈的化妆品,在镜子面前捯饬一下,她觉得打扮得美美的,心情会很好,这或许是每个女生成长中必备的“功课”。

和大多数独生子女一样,张芝瑜的伙伴就是她喜欢的各种娃娃,每天睡觉前都要在床上摆一圈,还要搂着娃娃睡觉。

虽说很欣慰女儿渐渐长大,可当爹的还是很怀念那个曾经天天在他身上爬上爬下粘着他的小家伙。他多希望时光能够慢点走,这样女儿在他身边待的时间能够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