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百家姓丨挥笔“太清水月” 刘墉登过崂山?

2020-04-03 21:28 半岛网阅读 (168920)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张文艳

“太清水月”是崂山十二景之一,久负盛名,清代文人林绍言有诗赞曰:“相约访仙界,今宵宿太清。烟澄山月小,夜静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叶惊。悄然成独坐,细数晓钟声。”

这一美景与刘墉有关?

“有关太清水月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清代,相传清朝乾隆年间,著名宰相刘墉偶然来到崂山太清宫小住,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所吸引,刘墉遂留宿太清宫与道长品茗论道畅谈古今,不觉天色已晚,此时恰巧看到一轮明月自海中升起,意境非凡,便写下了‘太清水月’四个大字”(《崂山文化名人考略》窦秀艳 杜中新著)。

在《崂山与名人》(孙文昌 孙崇纲 孙守信等著)当中,半岛记者看到了相似的记录:“刘墉进京为官,因耿直无私,受到奸臣的排挤,被乾隆削官为民。回家后,曾到崂山祖居地探望长辈亲友。当来到崂山青山村看望长辈时,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所迷恋”。同样写下了“太清水月”四个大字。

文中还称“刘墉祖辈是个大家族。父亲刘统勋,生于山角村。后因分家,一支留居当地不动,一支前往崂山西涧的月子口定居,一支前往崂山西南的南九水安家,一支迁往崂山东侧海边的青山落户,刘墉父亲所属的一支迁往山东诸城定居”,表述中还给出了证据:“山角村刘家祠堂里,保留有刘墉父亲为官时的画像一幅,1996年春曾被青岛市博物馆借用展览三个月,被专家们鉴定为真品。

1993年,在山角村南海滩上,又发掘出土了乾隆年间山角村和邻村为争夺海域进京打官司,胜诉后在海边立下的界碑,界碑上有刘墉撰写的碑文;文革前,崂山月子口、南九水、青山三处刘氏分支的祖庙里,各挂有刘墉为官时从京城派专人送来的他手书‘祭祖’两字的大型红色纱灯一对”。

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些记载,《城阳民间故事集》中收录了《刘墉吃海米》(旭光搜集整理)的传说,提到了红纱灯,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年,刘墉被奸臣所害,被贬官还乡为民,他带着一家老小,到崂山南九水村祖辈旁支去认亲,父老乡亲争着盛情款待,刘墉很感动。一年后,刘墉官复原职回京后,他和家人一起做了漂亮的纱灯,并亲手在纱灯上题字:刘府赠。又拿出自己一年的俸禄,附上书信一封,派家人送到崂山南九水村,以报答家乡父老的深情厚意。后来,九水村(前文是山角村)和即墨因田产问题发生纷争,九水村派一刘姓老人背着一面布袋海米,到京城找刘墉,刘墉万般无奈,只好收下海米,并帮助九水村打赢了官司。老人临走时,刘墉对他说:“刘墉吃海米——就这一遭了以后遇到这样的事,不要再来找我了!”这话代代相传成了歇后语。

对此,半岛记者采访了崂山研究专家孙守信先生,他非常确定地表示,刘墉确实登过崂山,虽然现在的“太清水月”不是刘墉亲笔所书,但名字与他有关(有资料显示,现在的“太清水月”是青岛著名书法家杜颂琴于1982年所写)。

不过,城阳区档案馆文史研究学者曾范军先生表示,刘墉来青现在看来无史可稽,“目前他的传说在青岛流传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借他名人的身份,使故事可信,其二是显示刘氏是名人之后。当然,故事里也包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朴素的民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