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地人从众上热搜!网友:担心五一该咋办?各地景区:门票优惠、AR测温……

2020-04-19 16:29 半岛网阅读 (143573) 扫描到手机

  18日,热搜上又出现“人人从从众众”的场景了。

  一则“贵阳市黔灵山公园恢复开放挤满游客”的视频引发关注。

  据网友反映,4月18日8时许,位于贵阳市西北的黔灵山公园游客人头攒动。据视频画面显示,在该公园入口处,数百名游客排起长队准备入园,游客间距较密集,多数游客间距小于一米,视频画面内出现个别未佩戴口罩游客。有网友称疫情尚未完全结束,担心景区大量人员聚集有风险。

视频截图

  据公开资料显示,黔灵山公园建于1957年,是国家4A级旅游区,占地426公顷,是一座综合性的游览公园,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的黔灵山而得名,园内有清康熙年间建成的弘福寺以及七星潭等景点。

  就上述情况,4月18日下午,黔灵山公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今天早上游客很多,到现在(18日13时)人还很多。”据其介绍,公园原本开放时间为每天6时至22时,受疫情影响,公园开门时间延迟三小时,并提前关园。或因目前开园时间延迟,导致部分游客一早在门口等待。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园的票价下调50%,由每人5元优惠至2.5元一人。“我们门口有保卫人员,也会根据园内人数来限流。”工作人员表示,截至18日13时,该景区游客人数未达到上限,“下午人也很多,但目前还可以继续进园。”记者追问该园单日最大游客量人数,该工作人员未予以回应。

  近日,多个国内景区恢复开放后,出现游客聚集的现象引发关注。今年清明假期,黄山风景区因游客爆满,曾单日连发多条公告限流,并劝游客分流至其它景区。

  4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出通知称,近日,一些旅游景区在恢复开放期间出现大量游客聚集拥挤现象,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各地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加强疫情防控。

  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人从众上热搜,网友有话说:

  有人觉得贵阳疫情缓解,日子总得过

  @laruku30th再战:贵州已经很久没有本土病例了,又不是输入城市,日子总不能不过。

  @cxaibibi:贵州疫情早就很好了……

  但很多人觉得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小余图报u:作为贵州人,贵州的防疫措施做得不错的,似乎感染人数已经清零了,但是现在还早,人群这么挤真的不管一管吗…

  @吴迪0512 :就这样万一又有人传染了咋办?!

  @柳辰淞:还是不要掉以轻心吧

  @Crystal星盘塔罗:视频里还有没有口罩的,这些人心真的大

  @是孙尚香:天呐这人也太多了吧 不太好吧

  @胖子也有一颗爱美的心:估计听到公园开门了,都想出来溜达溜达,没想到人这么多

  不少人担心即将到来的五一

  @初晓夏_Cci:想想再过几天的五一黄金周,怕……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被骂……五一出来玩的肯定特别特别多……

  @肥肥乐:就这样还指望五一节这些人能管住自己?

门票优惠、限流、AR测温……为了五一假期,各地景区拼了!

  早前,一些旅游景区曾在恢复开放期间出现大量游客聚集拥挤现象,这也引起了有关部门警惕。

  为了防止景区出现聚集性感染隐患,近日,文旅部、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通知》,强调旅游景区要坚持防控为先,实行限量开放。

  在客流量方面,按照要求,疫情防控期间,旅游景区只开放室外区域,室内场所暂不开放,接待游客量不得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

  《通知》还要求,旅游景区要建立完善预约制度,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引导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旅游,严格限制现场领票、购票游客数量,做好游客信息登记工作。

  其实,在限流、入园检查等方面,不少地方已经提前进行部署,加强了本地旅游景区的防控措施。

  清明节前,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就制定并发布《等级旅游景区有序恢复开放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疫情防控期间,等级旅游景区日接待量和瞬时接待量分别不得超过景区日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大承载量的30%,此外,游客必须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测量合格后方可入园。

  还有一些景区为了提高入园检查的效率,借助了“黑科技”。

  据媒体报道,此前乐山大佛景区、张家界景区等,都启用了智能头盔,用于快速无接触检测游客体温,效率大大提高。

  杭州西溪湿地景区此前也引入智能测温AR眼镜,2分钟最高可以测100人的体温。

3月1日,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首次开启直播。图为布达拉宫管理处工作人员正在做直播前的准备。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

“云旅游”另辟蹊径受追捧

  景区复开,但是对客流量的限制势必将影响部分营收。

  因此,在加强防控的同时,不少景区此前已经开始试水“云旅游”,另辟蹊径寻求“卖点”。

  例如,早前甘肃就有180家各级文旅局、景区、博物馆和300余名导游进行线上推介,吸引上亿人次网民去甘肃“云旅游”。

  此外,前不久,1388岁的布达拉宫也进行了历史上首次网络直播。

  由于网络直播没有线下客流量的压力,在直播间,布达拉宫破天荒展示了此前极少开放的区域。

  除了介绍景点,有的旅游主播还玩起了体验式“云旅游”,带着网友“云看戏”、“云坐船”、“云听曲”,还有人在直播中带货,推广当地特产。

  即便足不出户,此类旅游、娱乐的新方式也受到了不少网民的追捧。

  今年3月,文旅部曾公布过一组相关数据。疫情期间,“云娱乐”、“云直播”、“云看展”等新业态用户高涨,各大在线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云旅游”项目,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项网上展览,春节期间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

资料图:游客在福州三坊七巷游玩。 吕明 摄

疫情尚未结束 出行游玩仍不可懈怠

  从疫情暴发至今,对于长时间“宅家”的民众来说,都期盼能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去外面走走。

  今年3月,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启动了“2020疫情后旅游大数据调研项目”,并发布了调研报告。报告通过问卷调研收集了来自全国100多个城市的近15000份样本。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发现,中国居民上半年以及全年的旅游意愿都比较高,预计从“五一”假期开始出现旅游高峰。

  不过,出行意愿增加的同时,疫情防控仍不能掉以轻心。

  17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透露,一周来,全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2例,为近一个月以来最多。

  他强调:“要紧绷疫情防控常态化这根弦,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坚决遏制疫情反弹、扩散。”

  “这是个非常矛盾的问题,大家渴望出去玩,也把经济激活起来,但是又担心人多聚集在一起造成交叉感染。”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对此,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五一”假期出去玩,主要戴着口罩在室外活动。他还强调,旅游场所中,最危险的地方是用餐的地方。

  “旅行中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吃饭的地方人山人海,所以大家能不能启动健康出行模式,自带干粮春游。或者一家人买好了放在宾馆里自己吃,这样就会大幅降低拥挤带来的传播风险。”张文宏说。

  这个“五一”假期,你会选择外出游玩吗?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 素材来源:南方都市报、燃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