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政企联手为外贸出口企业纾困 共享产业链“组团”订货柜

2020-04-21 17:06 半岛网阅读 (51953)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李兵 通讯员 王作岩

  4月17日,伴随着一声汽笛高鸣,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站台。“孙总,我们的三个集装箱已经顺利发走,最多再过25天,这2885台产品就能摆上欧洲各大商超的货架。”听到电话里传来班列开行现场的消息,青岛三硕集团执行副总孙丽娜终于松了一口气,“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肯定能赶上这一季的销售旺潮。”

  位于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的青岛三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运动器材供应商,主营家用健身器械和蹦床产品。除了大部分的出口订单外,三硕也在国内京东、小米有品等线上平台完成埋点布局。疫情期间提倡的居家隔离概念,让原本就销量不错的三硕迎来订单的“全面爆发”。“目前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份。”孙丽娜告诉记者。

  青岛三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加紧赶制订单。

  订单接连不断,对三硕而言,如何保障产能成为第一要务。

  “整个春节假期期间所有企业高管都没闲着,”孙丽娜说,企业一方面及时对工厂防疫、复工做全面梳理和规划,另一方面与合作客户、供应厂商们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公布企业复工产能信息和防疫管控、人员复工日报表。这种主动出击的做法,也逐渐让客户从最初的“忐忑”逐渐放下心来。

  “复工初期,劳动力不足成为制约我们产能的最大因素。”孙丽娜告诉记者,了解到企业的难处后,棘洪滩街道、城阳区商务局、人社局一起帮企业想办法。“帮我们协调交通部门,为接送省内员工返程专班开‘绿色通道’,同时提出‘产业链共享’概念,让我们与城阳区内订单不足的企业结成‘对子’,通过生产线外包和员工共享的方式,实现企业们的双赢。现在我们已经与两家企业深度对接中。”很快,三硕的产能就在3月上旬恢复到100%。

  产能跟上了,产品怎么运送出去又成了企业面临的大难题。

  孙丽娜告诉记者,公司平常多采用价格低廉的海上运输方式,“但海上运输的时间成本太高,加上装卸、报关等一系列手续,运送到欧洲需要60天的时间,这两个月的路上功夫就把整个销售季全耽误了。”就在孙丽娜一筹莫展的时候,棘洪滩街道办事处主任牛葵花来到企业调研。

 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顺利发走。

  “孙总,你们订单量最近不错,产能也上来了,企业还有别的困难吗?”面对牛葵花的询问,孙丽娜把当前出口通道遇阻的问题一股脑说了出来。“海路不行,陆路呢?多式联运那边联系过了么?”“之前没有对接过,现在一头雾水,找了几个货代公司,说是中欧班列要提前一个多月预定,这可怎么办?”“你们别着急,我们帮你们一块想办法。”

  回到办事处,牛葵花马上就把企业的难处进行了汇报,这也让在一线调研的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解宏劲挂在了心上。3月25日,解宏劲带着三硕公司负责人与济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贺晓东见面,亲自帮忙对接当下外贸出口企业遇到的“梗阻”难题。

  区长挂帅、“顶格推进”,三硕很快就预定到了直达中欧班列的三个集装箱。当下应急的外贸出口通道难题解决了,但考虑到城阳辖区内外贸出口企业这种运输难题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城阳区商务局紧接着开展全区外贸企业调研,梳理出订单量大、有出口需求的企业名单,建立微信群,并努力帮助企业争取国际班列的“组团优惠”。

  目前三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订单量持续增加,预计今年二季度同比增长25%。“这一数字背后,除了我们企业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棘洪滩街道、城阳区各部门在我们遇到难处时主动‘搭把手’,有了这些坚强后盾,相信我们在城阳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孙丽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