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往事 情深意长 中国水彩先驱作品展暨赞一油画博物馆馆藏水彩展

2020-05-09 11:03 半岛网阅读 (87528) 扫描到手机

赞一美术馆成立于2014年5月11日,这次展览恰逢美术馆成立6周年,在一个城市里的美术博物馆,就好比一个家里的一本书一幅画,让你在闲暇时可以不经意间看一眼。艺术需要慢慢积累,做好一个美术馆博物馆更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水彩是西洋画的一种,始于15世纪初,18世纪在英国有很大发展,19世纪初,英国成立水彩画家协会,出现专门的水彩画展。在西欧其他各百国,亦有所发展。近代,我国留学海外习画者将此画种带回国内。由于我国有悠久的水墨画传统,技法相似,故较易为中国画家所接受。

本次展览汇集了赞一油画博物馆收藏的出生于1880年至1935年之间,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余位中国水彩画家的作品。在早期广州十三行出现通草画之后,中国水彩画在上海进入萌芽期,外国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画馆”这个被誉为“西洋画之摇篮”里培育出来的第一代中国水彩画家徐咏青(1880-1953),本次展览有他在20世纪初年原版水彩月份牌展出。另外本次展览还将展出最早出国留学的部分西画先驱颜文梁(1893-1988)的水彩作品《风景》、倪贻德(1901-1970)的水彩作品《休憩》、唐蕴玉(1906-1992)的水彩作品《秋景》;在中国水彩画的成长期,涌现了一批后来卓有成就的水彩画家,他们的作品已开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体现了中国水彩画成长期的成就,是中国水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本次展览展出的这个时期的画家包括:中国水彩先驱张眉孙(1894-1973)、李咏森(1898-1998)、李剑晨(1900-2002)、潘思同(1904--1980)、张充仁(1907-1998)等。在中国水彩的发展期,上述画家都有新的成就,而从革命战争中和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画家又为中国水彩画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画家如宋步云(1910-1992)、冯法祀(1914-2009)、穆家麒(1917-2011)、涂克(1916-2012) 、哈定(1923-2004)、于长拱(1930-1962)、朱乃正(1935-2013)等都有作品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此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出生于1930年以前的青岛水彩先驱吕品(1918-1990)、晏文正(1926年出生)、陶天恩(1927-2009)三位先生的馆藏作品。

本次展览展期为:2020年5月11日-2020年6月10日。

作品展示>>

颜文梁  《风景》  水彩   42x20cm  1941年

颜文梁(1893-1988),生于江苏苏州,中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颜文梁作为现代美术的先驱,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齐名,对近世中国画坛影响深远。他的艺术道路始于传统中国画,后接触西方绘画,涉猎素描、水彩、油画,积累益深,他以西方的表现手法融合东方的审美品味,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1911年入商务印书馆画图室学习西画,1922年与胡粹中、朱士杰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28年入法国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1932年回国,主持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教学,1953 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出版有《颜文梁画集》、《油画小辑》、《欧游小品》及水彩画集《苏杭风景》等,著有《美术用透视学》、《色彩琐谈》等。

张眉孙  《公园儿》  水彩  24x37cm  1970年

张眉孙(1894-1973)中国第一代先驱水彩画家,也是中国水彩画教育的先行者。幼名富忠,后改名眉孙,号麋公。浙江海宁人。1917年,协助周湘开办中华美术专门学校,继办大华美术公司、上海美术绘画学社。1924年与友人合办大华美术公司,同时组织上海美术绘画学社。后参加白鹅画社,并在坤范、清心等女子中学任教。1928年任上海市教育局艺术视察。1945年抗战胜利后,进上海市立美术馆工作。1949年以来,先后任学林书店、新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晚年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张眉孙画风倾向自然,坚持风景写生,主张师法造化,画风朴实。所作水彩画喜用干画法,并吸取我国传统的山水画意境处理手法,笔法寓有民族特色。水彩画《人民公园之雪》、《三潭印月》均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眉孙水彩画》、《眉孙水彩画临本》等。

李咏森  《上海外滩》  水彩  39x54cm  年代不详

李咏森(1898-1998),江苏常熟人。中国第一代先驱水彩画家,1898年生于江苏。1924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擅长水彩画。二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历任《太平洋画报》美术编辑、中国化学工业社包装美术设计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图案系教授、苏州美专上海分校副校长等职,并创立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1953年以来历任上海轻工业局日化公司美术组长、上海轻工业学院教授,兼任同济大学和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水彩画研究会与上海粉画学会名誉会长,上海文史馆馆员。1988年上海美术馆举办李咏森、邵靓云捐献水彩画展览。

李剑晨  《和平公园钟塔》  水彩  36x26cm  1970年

李剑晨(1900-2002)又名李汝骅,河南内黄县宋村乡北沟村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被称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的水彩画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水彩画群体,推动了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水彩画进入国际水彩画坛,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同时他也擅长中国画和油画,被称为“国画大师”“油画巨匠”“美术教育泰斗”。他从事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已近80年,为我国建筑和美术事业培养了几代人才,桃李满天下,佳作迭出,着作丰盈,德高望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望。李剑晨曾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水彩画协会名誉会长、国际水彩画协会理事、国际水彩画联盟亚洲画会主席、澳洲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李剑晨  《泰安岱庙》  水彩  63x43cm  1989年

李剑晨(1900-2002)又名李汝骅,河南内黄县宋村乡北沟村人。美术家、美术教育家。被称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的水彩画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造就了一个时代的水彩画群体,推动了中国水彩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水彩画进入国际水彩画坛,被海内外誉为“中国水彩画的开山大师”、“中国水彩画之父”。同时他也擅长中国画和油画,被称为“国画大师”“油画巨匠”“美术教育泰斗”。他从事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已近80年,为我国建筑和美术事业培养了几代人才,桃李满天下,佳作迭出,着作丰盈,德高望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望。李剑晨曾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会长、中国水彩画协会名誉会长、国际水彩画协会理事、国际水彩画联盟亚洲画会主席、澳洲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

倪贻德  《休憩》  水彩  20×23.7cm  1940年

倪贻德(1901-1970),倪贻德作为我国第一代油画大师是早期西画运动中颇有影响的人物,从他的才能天赋、人生经历、心智本性和禀性特点看来可谓是“文如其人,画如其心”。他用毕生的精力去追寻探索别具一格的绘画艺术,用那纯朴的线条和明快的色彩,反映江南人民朴实无华的农村及城市一角的生活。

倪贻德1901年生于杭州,1919年克服了家庭反对和无力负担学费的困难考上了上海美专西画系。在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致力于西画理论研究。1922年毕业后留校并入该校俄国画家普特西斯基的画室继续研究学习。1927年留学日本,入东京川端绘画学校学画。1928年回国从事美术教育。1931年与庞薰琹等人发起组织“决澜社”。历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第一副院长、全国美协理事、浙江省美协副主席、《美术》杂志主编等职。曾有《西洋画概论》、《水彩画研究》等著作。对引进欧洲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和发展我国的油画事业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擅画风景,著作有《画人行脚》、《艺术漫谈》、《近代艺术》、《西洋美术史纲要》、《西洋画研究》、《西画论丛》。小说集《玄武湖之秋》、《东海之滨》、《百合集》等。

潘思同  《上海外滩》  水彩  20x30cm  1962年

潘思同(1904-1980),广东省新会市人,是中国早期著名水彩画家之一。1922年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西洋画科,至1925年毕业。1923年与陈秋草等在上海创办“白鹅画会”,1934年改名为“白鹅绘画初习学校”,先后在该处学习过的学员达二、三千之多,其中包括费新我等一批后来颇有成就的美术工作者,可以说影响甚大。1929-1931年他出任上海美专西洋画系教授。1935年将作品结集为《思同水彩画集》出版行世。1955年后长期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同时潜心于水彩画创作。1960年代开始,潘思同漫游黄山、浙东诸地,在水彩风景画上又辟新径,在技法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如表现石骨嶙峋、云气瞬变,天光瞬变的景象,运笔赋色,另辟蹊径,质感和空间感表现得明快自然,自有一种空灵秀拔之感。

唐蕴玉  《秋景》  水彩  36x27cm  1956年

唐蕴玉(1906-1992)女。江苏吴江人,定居上海。为民国时期活跃一时的女画家之一。早年毕业于上海神州女子学校美术科西画专业。1927年12月22日在沪举办“唐蕴玉洋画展”。1928年与王济远、朱屺瞻、潘玉良等创立艺苑绘画研究所。东渡日本深造,作品曾入选东京展览会。1930年赴法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专攻油画,并先后入选巴黎的法国国家春季沙龙、秋季沙龙及杜而利沙龙。1929年曾参加“全国首届美术展览”。

1920年代中期,初出茅庐的唐蕴玉在上海西画界崭露头角,以巾帼之笔与著名艺术家刘海粟、王济远、倪贻德等同台竞技,被誉为上海“油画四女杰”之一(其他“三杰”是潘玉良、关紫兰和蔡威廉)。至三十年代,唐蕴玉先后赴日本、法国专攻油画,艺术技法与表现力渐趋成熟,如此双重留学背景,在当年艺坛极为少见。1941年,唐蕴玉辗转香港返程上海,受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聘任,教授油画。四十年代于上海大新画厅举办个展。晚年移居美国。

张充仁  《习作》  双面水彩画  26×38cm  1980年

张充仁  《耀县药王庙改建后》(《习作》背面  双面水彩画  26×38cm  1980年

张充仁(1907-1998),上海人,著名艺术家,擅长雕塑、绘画。据法国文化部估计,在世界法语国家中,知道张充仁这个名字的大约有10亿人。

1914年入土山湾美术工场照相制版间随爱尔兰籍导师习素描及法文。1931年留学比利时,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习雕塑,1935年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1936年在上海举办归国展览,开办“充仁画室”。历任之江大学教授,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主任。出版《张充仁雕塑选》、《张充仁水彩画选》等,作品《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获上海纪念性雕塑一等奖。

宋步云  《廊桥》  水彩  38x26.5cm  1956年

宋步云(1910-1992),别名晓初,山东潍坊人。宋步云是中国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和艺术活动家,是中国早期油画、水彩画领军人物,也是将西洋绘画艺术传播到中国的先行者之一。他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缔造者和重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杰出的巨匠,被誉为中国气派的大师和“桃圣”。

宋步云擅长中国画、水彩画、油画。早年就读于潍坊文华艺专、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国立杭州艺专。1934年留学日本,1937年毕业于东京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曾在重庆参加发起组织“中华全国木刻协会”,1940年后曾执教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重庆国立艺专讲师、北平国立艺专副教授,1946年应徐悲鸿先生之约,与吴作人等联合发起“北平美术作家协会”任常务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作品有中国画《人间重晚情》、《万寿图》、水彩画《静月潭》等。

甘长龄  《雨中街景》  水彩  28x50cm  1950年代

甘长龄(1911-1991)出生于香港,自幼喜好绘画,后随中国水彩画先驱徐咏青先生习画,深受其中西合璧的水彩画技法所影响。后于1954年由香港迁居澳门,开始从事美术设计、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曾就读于香港中英英文书院。抗战期间随徐咏青习画,一九五四年移居澳门。澳门美术学院创办者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与其他艺术家创办澳门美术学院;加入澳门颐园书画会和澳门美术协会,并参加该两画会历年美术作品展览。病逝于香港。这件《雨中街景》约创作于50年代,画面描绘的是雨中的香港市集,无论是撑伞穿梭涌动的人流,还是街边冒雨买卖的商贩与顾客,都带给观众一种喧哗的市井真实。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显得逼真生动。这幅作品,属于写实之作,画家通过普通常见的画面,还原出上个世纪中叶香港的旺盛人气,带给观众一种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和时代特色。整幅画面色彩沉稳准确,营造出了明朗的光影效果,朴素的画面却给人以温暖的视觉享受。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的市井之中,心神俱醉,不胜向往。

冯法祀  《青岛花石楼》  水彩  26×38cm  1977年

冯法祀(1914-2009),现当代著名油画家。别名“骆风”,安徽庐江人。19岁那年(1933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受业于徐悲鸿、颜文梁、吕斯百、潘玉良等大师门下。1937年中央大学毕业后时值抗日战争爆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改编为第八路军),并到过革命圣地延安。后又迁移至四川省江津县(今重庆)的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40年参加抗敌演剧队,从事绘画创作活动,抗战期间曾举办过六次个人画展。其爱国主义的作品受到广泛好评。1942年受聘为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1943年受聘为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副教授,1946年随徐悲鸿先生到北平,参加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创办工作。

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建立后,被聘为教授、首任绘画系主任兼油画系主任。他始终遵循年青时代就已确立的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信念。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79年平反,恢复党籍,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恢复油画系主任职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顾问、徐悲鸿国际艺术研究会名誉主席、徐悲鸿艺术学院首席顾问。

曾创作《雁荡山》、《捉虱子》、《演剧队的晨会》、《南京大屠杀》(合作)、《苏州耦园》、《长白山天池》、《西双版纳少女》、《吕霞光夫人像》、《暖冬》、《岁月》等一大批充满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其中,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巨幅油画《刘胡兰就义》最为著名,为中国美术馆珍藏,被称作为馆藏“双璧”之一。

涂克  《南京中山陵》  水彩  27x20cm  1978年

涂克(1916-2012) 生于广西融安。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艺专西画专业。1949年,随陈毅将军部队进入上海受命创办“上海美术工厂”。1953年至1963年期间创办“上海画院”和“上海美术学校”。历任《苏中画报》社长,《江淮画报》副社长,《华东画报》美术主任,上海文化局美术处长,上海美专教务长兼油画雕塑系主任,上海书画院副院长,广西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涂克注力于油画风景的研究和探索,并创立了“亚热带画派”。作品以其全新的现代意识、简洁的装饰构图、微妙、高雅的抒情色调令人耳目一新。线条、意象、笔墨、夸张的节奏有机的融为一体,水彩画、中国画、装饰画的表现手法巧妙的融为一炉,构筑起娴熟完美的画风。

穆家麒  《芬芳满园》  水彩  34x54cm  1995年

穆家麒 (1917-2011)北京人。满族(镶白旗)。擅壁画、油画。1941年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专攻油画及镶嵌壁画,从师寺内方治郎、内田岩先生。1942-1948年历任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系教授,北京艺专教授,吉林长白师院美术系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后,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兼理论教研室主任。1980年-1983年兼任北京画院壁画工作室艺术指导,1983年年兼任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职大工艺美术系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白雪石美术研究社名誉社长、长白山书画会名誉理事。以西方美术史论、油画和玻璃镶嵌壁画名世。多次参加天津美协及北京美协主办之美展。有多种著作出版,多件作品参展或被采用。

哈定 《黄浦江码头》  水彩  27x37cm  年代不详

哈定(1923-2004),别名哈弼时,回族,江苏南京人。擅长水彩画、油画。青年时期师承张充仁先生。四十年代成为上海著名肖像画家。五十年代创办“哈定画室”,曾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1978年开始,哈定集中精力从事水彩画人物创作。80年代为上海油画雕塑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1986年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成员赴非洲多国考察并举行画展。1988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哈定画展”。1989年被聘为第七届美术作品展水彩水粉评选委员会委员。1991年赴美国,定居洛杉矶。曾著有《怎样画人像》、《怎样画铅笔画》和《哈定画选》等。作为当代水彩大家,哈定先生在中国美术界影响广泛;他的“哈定画室”,成为建国后极少的职业画家设立的私人教学机构。

贺慕群  《随想之三》  纸本综合材料  46x32cm  1974年

贺慕群1924年生于上海,先后在台湾、巴西、西班牙等地居留,在巴西圣保罗的艺评界赢得极高的评价与声誉。1965年定居巴黎,于大茅屋学院(Academic grande Chaumiere)研习绘画,获取1968年巴黎“妇女沙龙展”的桂冠。曾受潘玉良先生指导,1960年至2001年曾先后于西班牙马德里、圣保罗,巴西里欧,瑞典歌德堡,法国巴黎、Bourgogue省立文化馆,台湾台北,上海,香港举办个展。并于1964年至1994年参加巴西圣保罗、坎皮纳斯,比利时,意大利,法国巴黎,美国纽约,德国,挪威法兰里克史坦,台湾台北等地的重要画展,并获各项大奖。1996-2002年,两次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作品展。作品被巴黎国立图书馆、法国文化部、上海美术馆、台湾山艺术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于长拱  《楼下的花园》  水彩  27x20cm  1958年

于长拱(1930-1962),山东人。1947年入国立苏州美专学习。1948年入杭州倪贻德西湖艺术研究所学画。1949年入学浙江美院,1953年毕业留校任研究员。1957年于中央美院马克西莫夫油训班毕业后回浙江美院任教。代表作油画《冼星海在陕北》,《雨后工地》。引英年早逝,被誉为一颗陨落的新星。

朱乃正  《孤舟》  水彩  41x56cm  1980年代

朱乃正(1935-2013)浙江省海盐县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受吴作人、艾中信、王式廓等先生指导。1959年春分配到青海省工作,在青藏高原工作21年。期间历任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人大常委。1980年春调回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王友龙  《携子于归》  水彩  33x43cm  1981年

王友龙,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艺专,师从周碧初、陈秋草。毕业后任教于上海市第一纺织工业学校。中国水彩画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大展。

徐咏青  《青岛风景画》  招贴画  1930-40年代

徐咏青(1880-1953)中国水彩画先驱,被誉为“中国水彩画第一人”,上海人。幼年丧父母,为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孤儿院收养,九岁人该院附设图画间,向刘必振和外国绘画教师学习素描、水彩画和油画。十六岁入同属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土山湾印书馆从事插图创作、装帧设计。擅长水彩画和油画。1913年起主持上海商务印书馆图画部,练习生有杭穉英、何逸梅、金梅生、金雪尘、戈湘岚等,均向他学习素描、水彩画和油画。同时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执教西洋画。其间画有大量铅笔素描和水彩画稿,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和有正书局出版,作为中小学生图画临摹课本。长于画风景,不善画人物,故常与郑曼陀合作月份牌画,进行补景。日寇入侵上海后,携眷去香港,继续执教西画。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返沪短寓,后迁居青岛。出版有《水彩画写生法》等。

民国时期的水彩画家,大部分都接过水彩月份牌的绘制,其中徐咏青更是被称为月份牌大师。上海作为最繁华的通商口岸,月份牌是商品销售最有效的广告,需求量很大。所以我们在看民国时期水彩画家的作品时会发现他们几乎都参与过月份牌的绘制。很多水彩画家靠画月份牌和开设水彩培训为生。

徐咏青  《各界请点亚细亚火油洋烛》  月份牌  1925年

徐咏青(1880-1953)中国水彩画先驱,被誉为“中国水彩画第一人”,上海人。幼年丧父母,为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孤儿院收养,九岁人该院附设图画间,向刘必振和外国绘画教师学习素描、水彩画和油画。十六岁入同属徐家汇天主教堂的土山湾印书馆从事插图创作、装帧设计。擅长水彩画和油画。1913年起主持上海商务印书馆图画部,练习生有杭穉英、何逸梅、金梅生、金雪尘、戈湘岚等,均向他学习素描、水彩画和油画。同时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执教西洋画。其间画有大量铅笔素描和水彩画稿,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和有正书局出版,作为中小学生图画临摹课本。长于画风景,不善画人物,故常与郑曼陀合作月份牌画,进行补景。日寇入侵上海后,携眷去香港,继续执教西画。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度返沪短寓,后迁居青岛。出版有《水彩画写生法》等。

民国时期的水彩画家,大部分都接过水彩月份牌的绘制,其中徐咏青更是被称为月份牌大师。上海作为最繁华的通商口岸,月份牌是商品销售最有效的广告,需求量很大。所以我们在看民国时期水彩画家的作品时会发现他们几乎都参与过月份牌的绘制。很多水彩画家靠画月份牌和开设水彩培训为生。

吕品  《秋色》 水彩  26x36.5cm  1956年

吕品(1918-1990)中国老一代著名水彩画家,山东水彩画元老、奠基人。

吕品1918年4月29日生于山东牟平,8岁后来青岛接受美术启蒙,后就读于京华美术学院;曾与赵仲玉在1938年合作创办琴岛画会,成为青岛新兴美术的首个社团,并通过系列展览和研修班推广现代美术。1949年,吕品主持创办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56年应聘任教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1958年后任教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和山东艺术学院,历任才华教研室主任,美术系副主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曾当学山东美协第一任主席、中国美协理事、华东美协常务理事、山东水彩画创始人和第一任会长、山东科普没写名誉理事长。他的水彩风格,对青岛美术界形成了重要影响。

吕品  《江南水乡》  水彩  44x34cm  1960年代

吕品(1918-1990)中国老一代著名水彩画家,山东水彩画元老、奠基人。

吕品1918年4月29日生于山东牟平,8岁后来青岛接受美术启蒙,后就读于京华美术学院;曾与赵仲玉在1938年合作创办琴岛画会,成为青岛新兴美术的首个社团,并通过系列展览和研修班推广现代美术。1949年,吕品主持创办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并任校长。1956年应聘任教于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1958年后任教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和山东艺术学院,历任才华教研室主任,美术系副主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曾当学山东美协第一任主席、中国美协理事、华东美协常务理事、山东水彩画创始人和第一任会长、山东科普美协名誉理事长。他的水彩风格,对青岛美术界形成了重要影响。

陶天恩  《老街夕照》  水彩  53x37.5cm  1980年代

陶天恩(1927-2009),别名田恩,山东蓬莱人。曾任中国水彩画学会理事、山东水彩画会名誉会长,是青岛水彩的开拓者之一。1946年考入山东大学任绘图员。1949年任青岛美术专科学校教师,1953年任青岛市文联干事,1954年任青岛日报社美术组长,1979年任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青岛美协顾问 。1956年获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作品有《海军叔叔好》、《比比谁的碗底干净》、《宋庆龄像》等。作品《潮》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

晏文正  《海滨春色》  水彩  52.5x38  1990年代

晏文正,男,1926年出生,字兆庆,斋号“侧身楼”。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境内)人。青岛水彩画的奠基人。现任青岛教育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山东水彩画会名誉会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青岛画院名誉院长。擅长水彩画、中国水墨画等。晏文正先生是我国美术界颇具影响力的画家、教育家,山东水彩画奠基人之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 “优秀艺术家”称号。作为山东水彩画的杰出代表和有力推动者,50年代起晏文正作品曾在国家及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及参加各级展览,其作品画风沉、豪放、真挚、水彩画水色饱满清新、富间境、得神韵、自成一格,中国水墨画则继传统而不为法度所拘,笔墨酣畅,澹泊天真。绘画兼容中西,广涉水彩画及中国水墨写意画等多种艺术领域,水彩画《风雨栈桥》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窗前》入选《中国水彩画》,《崂山明霞洞途中》受邀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作品曾在国外展出和发表。水彩《青岛栈桥》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出版有《晏文正水粉画选》、《晏文正画集》《水彩画技法》《晏文正写生散记》等,个人传记为《追梦一生》。

晏文正  《风雨栈桥》  水彩  47.5x34  1990年代

晏文正,男,1926年出生,字兆庆,斋号“侧身楼”。山东省濮县(今河南省境内)人。青岛水彩画的奠基人。现任青岛教育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彩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美术家协会名誉理事、山东水彩画会名誉会长,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青岛画院名誉院长。擅长水彩画、中国水墨画等。晏文正先生是我国美术界颇具影响力的画家、教育家,山东水彩画奠基人之一。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 “优秀艺术家”称号。作为山东水彩画的杰出代表和有力推动者,50年代起晏文正作品曾在国家及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及参加各级展览,其作品画风沉、豪放、真挚、水彩画水色饱满清新、富间境、得神韵、自成一格,中国水墨画则继传统而不为法度所拘,笔墨酣畅,澹泊天真。绘画兼容中西,广涉水彩画及中国水墨写意画等多种艺术领域,水彩画《风雨栈桥》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窗前》入选《中国水彩画》,《崂山明霞洞途中》受邀参加“中国百年水彩画展”,作品曾在国外展出和发表。水彩《青岛栈桥》被选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水彩卷)。出版有《晏文正水粉画选》、《晏文正画集》《水彩画技法》《晏文正写生散记》等,个人传记为《追梦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