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打出“云端”组合拳 大力引才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0-05-15 10:15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103265) 扫描到手机

对人才能力和价值的认可,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和激励。青岛今年将发起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全面升级技能人才发展顶层制度,破解技能人才待遇无光、发展无望问题法。同时把评价权还给市场主体,做到谁使用谁评价。

——市人社局局长胡义瑛

文/图 半岛记者 肖玲玲

人才聚,则事业兴。2019年,25万海内外英才集聚青岛,在这里大展身手。到去年年底,青岛吸引的人才总量已经突破208万人。时钟转至2020年,疫情之下,青岛对人才的渴求依旧,并在特殊背景下迸发出新的活力,诚意满满。主动探索“云端”引才新模式;出台高含金量引才新政,为人才发展提供精细服务;完善产业链,为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这一系列大力度引才新举,无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数据赋能

开启“云端”引才模式

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年后春招季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这打乱了不少应届生求职的脚步。挑战与机遇并存,线下招聘会的取消引起了线上招聘的火爆。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常态时期找工作,毕业生通常只能参加不到50场线下招聘会,“但现在,你在家里面就能参加500场招聘会。”这给了不少毕业生敢于“试错”的勇气。

云端发布政策、云端直播岗位、云端进行面试……今年以来,市人社局陆续启动了2020年青岛市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季、2020青岛市春风行动网络招聘季、2020年农民工网络招聘大集活动等专项活动,搭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平台、青岛“招聘e站”等平台有效连接各类企业和求职者。

2月6日,青岛“招聘e站”服务平台上线,构建起人才供需双向对接交流平台,实现视频、文字、文件、语音“云上四通”,为人才资源与重点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搭建平台。2月12日,市人社局联合智联招聘开发的青岛市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并同步启动2020年青岛市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季。该平台依托智联招聘海量的数据资源和技术平台优势,针对高校毕业生群体的求职特点,搭建起集招聘求职、就业指导、校企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互动交流平台……

“云端引才”,创新的不仅仅是载体平台,更是背后引才选才的模式方法。

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招聘平台,青岛“招聘e站”通过大数据招聘算法,实时匹配个人专业标签信息和岗位信息,通过微信向个人精准推送相关岗位信息。该平台利用青岛智慧人才信息共享系统,将诚信信用信息嵌入人力招聘求职环节,为单位和个人提供诚信查询服务,实现人才与用人主体双向诚信互动。此外,青岛还将人工智能和5G技术嵌入该平台,自主开发AI远程视频招聘系统。

青岛市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平台,除传统网络招聘平台所具备的职位发布、简历投递等基本功能外,模拟线下招聘场景,三大功能帮助供求双方实现在线交流。自2月12日以来,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平台分主题、分层次持续密集举办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吸引了海尔、海信、赛轮等各类企业参加。已有6505家招聘企业发布招聘岗位7.3万个,4.2万名毕业生在线参与求职,在线投递简历24.8万人次。

市人社局还同时举办了“青春之岛、畅享未来”青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空中直播”活动,向全球高校毕业生和应届在校生发出了来青邀请,吸引了68.4万人同时观看。

>>>政策加码

保障人才来青安居乐业

除了通过“云端”招聘拓就业,市人社局还通过降低落户门槛、发放就业补贴等措施,促进毕业生多渠道灵活就业。据统计,一季度已有18826名学历人才和在校大学生申请落户。

3月17日,市人社局举办的新闻通气会,出台十条举措吸引大学生来青、留青、回青创新创业。其中最亮眼的就包括在校大学生也可在青落户。明确了在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国内(境)外高校专科及以上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可申请在青落户。在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含毕业学年),可申请在所在院校的学生集体户落户;本市以外(含国、境外)高校毕业学年在校大学生,可依次选择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亲属(指父母、配偶)家庭户和市人才集体户落户。大学生在青落户后,可享受青岛市购房政策,符合条件的可申请人才公寓。

按现行政策规定,大中专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5年内毕业生、毕业年度在校生以及普通高校休学创业大学生,在青岛行政区域内创办个体工商户、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事务所等各类创业实体,取得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在创业实体办理就业登记、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及以上的,可申领1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高校毕业生等法定劳动年龄内各类人员创办的小微企业,取得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注册登记满1年,申领补贴时法定代表人在该企业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可申领1.2万元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除创业者本人外至少1名职工在该企业就业的,补贴标准提高到2万元。

创业担保贷款方面,在青岛行政区域内自主创业的大中专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5年内毕业生、毕业年度在校生以及普通高校休学创业大学生,取得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在创业实体办理就业手续,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申请最长3年期限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根据带动就业情况给予最长3年的全额贴息。其中,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请最高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事务所等创业实体的,可申请最高4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与此同时,继续延续将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扩大到本科生,实施青年人才在青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小微企业就业补贴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保障毕业生安居乐业。一季度,高校毕业生“三项补贴”共为三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资金1.2亿元……

>>>服务升级

搭建平台让人才发展好

人才引进并非一劳永逸,人才引得进,还要留得住。为此,青岛以定制化精细服务拓出一条解决路径。

“我的孩子一直在青岛的学校借读,现在面临升学。受疫情影响,青岛中小学全都延期开学,是否可以帮助解决孩子学籍转移的问题?”近日,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接到高层次人才周先生的咨询电话。接到电话后,青岛人社部门组织调研发现,疫情期间,子女入学问题成为不少青岛高层次人才面临的共性难题。短短几天时间,青岛通过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与教育部门对接,畅通联办渠道,帮助青岛十余位高层次人才办理子女入学等相关服务。

实际上,疫情发生以来,青岛频频出台相关政策,在服务人才上大做文章。从毕业生最关注的落户手续的繁简入手,在校大学生可在线进行学籍确认,实现落户资格审核的“秒批”。在人才服务流程再造方面,推出电子版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开发上线高层次人才服务小程序,扩大普惠性人才公共服务的“零跑腿”事项,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全市人才服务提质增效。今年2月份,青岛提出2020年全市将建设和筹集不少于10万套人才住房。

“对人才能力和价值的认可,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和激励。青岛今年将发起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战,全面升级技能人才发展顶层制度,破解技能人才待遇无光、发展无望问题法。同时把评价权还给市场主体,做到‘谁使用谁评价’。”市人社局局长胡义瑛表示。

注重人才价值的自我实现,让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全。这是青岛招才聚才的初衷。究其根本,人才看重的是成就事业的平台和创造创新的价值实现。为此,青岛在为人才搭建平台上下足了功夫。

针对产业结构层次低的问题,紧盯现代金融和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产业,引进“瞪羚”“独角兽”人才企业项目,完善以投资为驱动的“人才+项目+资本”招引机制。面对“新基建”这一新风口,加快发展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同时,打造人才创新创业载体,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载体和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功能优化升级,谋划建设上合人力资源产业园、青岛博创总部,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建设立体多元的人才创业平台体系。用实际行动,把人才引进来,让人才留下来、发展好,青岛用行动彰显出对人才渴求的赤诚。

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动现场人头攒动。

培训  “网红”直播,助力职工技高一筹

除了就业搭上“云端”,在促成网端技能培训上,市人社局也不遗余力。

疫情期间,为增强求职者技能、助推企业稳定就业,青岛各区市相继或运用国家、省推荐的线上平台或开通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直播平台,推出了网络报名“不见面”,线上培训“屏对屏”的培训措施,通过线上直播、视频录播、实时互动、教师答疑和考核测试等形式,为广大未就业的城乡劳动者有针对性地开展育婴师、中式面点、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电工和焊工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使得广大城乡劳动者宅从业技能“不掉链”,“宅”家也能涨技能。李沧区还充分发挥优秀技能人才的“领头雁”作用,开放培训资源,上线精品“大师课”,青岛市首席技师曹建新和广东省技术能手孙萍萍两位老师变身“网红”,在线直播开课,高标准助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同时,各区市还结合辖区内产业特点和企业用工需求,扩大线上培训规模,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有效的培训措施,引导企业利用职工返岗前停工、返岗后隔离等时间,开展线上职工岗前技能培训、“金蓝领”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和通用性职业素质等综合性培训,对完成线上培训课程并经线上考核合格符合条件的,按每人200元给予企业新录用人员岗位技能培训补贴,帮助企业提升职工技能,稳定岗位。

此外,各区市如市北区,还面向城乡劳动者通过网络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期间技能培训政策,组织开展网上报名,并动员各街道人社服务中心帮助宣传推介线上培训和网上报名工作,根据城乡劳动者培训需求,量身定制线上培训计划,提升就业力。

教学  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紧锣密鼓

本该是寒假结束师生开学相聚的日子,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广大技工院校的师生“宅”家抗“疫”。

3月2日上午8时,平度市技师学院师生通过电脑、平板、手机等隔空相聚。疫情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却阻挡不了学子成长的脚步。特殊时期,青岛市技工院校的学子们的上课方式已经从“面对面”变成了“键对键”,交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钉钉、微信群、QQ群、翻转课堂等多种网络直播教学形式被院校的老师们充分地运用到教学中。

课前,老师们紧锣密鼓地做足准备工作,力求为同学们呈现立体多元化的专业技能课程;课中,屏幕分享讲义,清晰地展示课件,同学们不仅可以在讲授期间实时提问回答问题,还能阐述观点,老师们也结合课程特点与同学们分享特殊时期的一些防护小知识;课后,老师们通过远程互动,在线留言等多种途径,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在线打卡等方式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学习效果。

集训  竞赛不耽误,线上训练紧张有序

线上培训、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线上的竞赛集训也不放松。

日前,省厅公布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集训队选手名单,青岛市技师学院、青岛海洋技师学院等岛城7所职业院校的21名学生入选,涉及车身修理、货运代理、制冷空调与维修等11个项目。为确保能够在疫情期间正常开展训练,市人社部门指导各赛项团队有针对性地制定选手训练计划,及时将线下集训转为线上教学,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对选手开展居家式技术训练以及英语、体能、技术理论、职业道德、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做到“停课不停训”,确保入选世赛山东省集训队选手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如青岛市技师学院共承担网络安全、移动机器人货运代理等项目的山东省集训任务,在网络安全赛项集训方面,信电学院根据统一部署,教练组的老师们将日常集训的重点、难点予以梳理,每天通过微信的形式,采取线下分散自学、线上互动、交流形式进行。为保障集训效果,教练组还制定了集训计划,每天发布集训内容、进行跟踪指导,同时还建起了计算机网络运维模块题库,组织选手进行模拟竞赛训练,及时检测选手集训效果,保障集训质量。在移动机器人项目集训方面,智能制造学院为有效提高集训质量,教练组根据选手的弱势,研究制定训练方案,建立模拟竞赛场地的试题库,认真组织选手开展训练,指导老师还不定时抽取测试题目,对选手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保障训练质量。

■延伸 青岛博士后出站留青率超76%

博士后是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青岛市采取升级博士后培养留青计划、建设博士后高端平台梯队、打造博士后国家大赛品牌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让博士后们不仅满怀希望来青,而且坚定信心留青。

目前,全市共拥有博士后站(基地)129家,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4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9家,累计招收博士后4200多人,在站(基地)博士后2100多人,出站(基地)留青博士后1500多人,留青率超过76%,为服务青岛发展大局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岛市博士后培养留青资助实施细则》的出台,扩大了政策适用范围。同时,提升了博士后安家补贴标准,对于2018年6月6日后出站(基地)并于出站(基地)后6个月内在青岛办理就业手续且落户在青岛的博士后,给予其25万元安家补贴。三是缩短博士后生活补贴发放周期。积极呼应博士后需求,将每人每年6万元在站(基地)博士后(不含在职人员)生活及住房补贴由“一年一发”改为“半年一发”,最大限度发挥补贴功效,让博士后聚精会神干事创业。

今年,适逢全国博士后制度建立实施35周年,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及山东省“双招双引”工作会议精神,青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主动出击,创新形式,计划继续在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从而进一步激发博士后创新潜能,释放博士后创业活力,加快集聚博士后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资本等高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