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办实事⑨: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65000批次

2020-05-17 12:50 半岛网阅读 (91361)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韩小伟

实事内容:

第九件: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创建星级农贸市场不少于40处,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65000批次。

26、推动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创建星级农贸市场不少于40处,鼓励新建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参与星级评定,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服务水平,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

27、扩大检测范围、品种和频次,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开展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65000批次,保障食品安全稳定可控。

实事解读:

为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自2012年开始,青岛市政府连续9年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列入市办实事。从历年情况看,青岛市各领域、各环节食品合格率较高,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可控。半岛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2020年全市计划完成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检测65000批次,主要包括在种养植环节开展食用农产品(包括水产品)定性定量抽检5900批次,在粮食流通和储备环节开展粮食抽检4000批次,在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环节开展食品抽检17000批次,开展风险监测1700批次;各区市根据属地化管理的原则,组织对辖区内开展食品检测36400批次。

2020年,进一步扩大检测品种,涵盖34大类食品和初级农产品,实现大类全覆盖。抽检品种抽检区域不断拓展,涉及全市城乡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类生产经营业态,实现经营业态全覆盖,确保抽检全面到位,不留死角。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保证群众全面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健全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在网站上继续开辟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专栏,及时公布监督抽检有关信息。加大对抽检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力度,促进食品安全质量不断提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采取通报、责令改正、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整改情况复查、对不合格食品后处理情况进行公告等方法,对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依法进行调查核实与查处,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项目实施后,将提高本市食品安全检测率,扩大覆盖范围,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指标每千人6批次的标准,以正确反应本市食品安全状况。有效防范食品风险,通过对食品安全检测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对高风险问题及时作出预警判断,防止发生系统性食品安全危害。

农贸市场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长期以来农贸市场“脏乱差”“腥臭湿”等问题突出,市民满意度低,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半岛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目前,本市城区共有农贸市场122处,承担着全市70%以上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和50%以上生猪肉、牛羊肉保障供应,在满足群众需要、调控居民消费价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2017年开始,市政府将创建星级农贸市场不少于40处纳入市办实事,在继续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强化农贸市场内部管理,综合施治。2017-2019年按照《创建办法》规定程序,评定“青岛市2017年星级农贸市场”40处、“青岛市2018年星级农贸市场”44处、“青岛市2019年星级农贸市场”47处。通过星级创建,市场开办单位管理第一责任人意识明显提高,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农贸市场整体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得到有效提升,市场开办单位主动投入资金升级改造市场硬件;市场环境卫生得到持续改善,基本杜绝了农贸市场“脏乱差”“腥臭湿”问题;市场交易秩序得到有效整治,农贸市场“短斤少两”等欺诈消费行为减少约80%;市场开办单位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有效改变以往市场开办单位“重效益、轻管理”的问题,市场开办单位主动在市场卫生、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规范化管理上下工夫;市场诚信经营意识显著提高,通过开展市场文明诚信业户创建、党员业户“三亮”等活动有效引导场内经营者文明诚信经营;市场食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食品安全制度、食品安全“三防”设施得到普遍落实。市场之间逐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群众对农贸市场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星级市场市民消费满意度达到85分以上,创建工作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