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立医院张长禄:大高个儿裹着防护服救人 湿疹复发太遭罪

2020-05-18 15: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1458)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王鑫鑫

青岛援鄂医疗二队接管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为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医院,这对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很高要求,来自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更是其中的精锐之师,在医疗队中有11名来自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其中市市立医院张长禄也位列其中,疫情爆发后,他第一时间就在请战书上签名并摁下手印。

都是防护服惹的“祸”

张长禄主任在人群中很显眼,因为他的“海拔”让人望尘莫及,不承想,让人艳羡的身高成了他此次抗疫工作中一个小小的负担。

初期医疗队接管病房时,防护物资吃紧,防护服没有大小号之分,一米五的个子穿可以任性地把裤腿踩在脚下,将近一米九的张主任却只能勉强把自己塞进去,满满当当,长禄主任曾经半开玩笑地说,需要四个人帮他穿衣。其实也并不夸张,在第一次进仓那天,他是唯一一个护目镜怎么调整都罩不住防护服的人,额头一小块皮肤总是倔强地露在外面,别人可以穿着防护服蹲或者坐,对他来说太奢侈,所以他比别人更辛苦。入仓看病人的几个小时只能保持一个姿势,弯腰低头都要尽量避免。

还有一个让他烦恼的事情,就是已经稳定控制一年的湿疹又复发了。因为初来武汉水土不服,虽然已经控制不吃任何易致敏食物,但是频繁接触消毒物品以及热水洗澡,加上防护服的的密不透气,导致湿疹加重,严重的时候全身泛发,需要服用抗过敏药,外用药物止痒才能控制。

位兰玲护士长非常担心他的身体,总是提醒他别着急往病房冲。这个“冲”字很有画面感,也体现了张主任耿直的性格。可是对于他来说,只有亲眼看到病人,才安心,才能对症用药,看病需要专业知识,需要理智,也需要经年累月练就的敏锐度和直感,只有看到病人才能获得。别人看来,他直爽、敬业、务实,对病人尽心尽力。而在他眼中,这都是日常工作,没有任何渲染的必要,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需要克服的困难,他不想成为被关注、被照顾的那一个。

医疗组的“定海神针”

张主任是他所在医疗组组长,负责管理十几个病人,组内有几个危重病人,鉴于这次新冠疫情大家总结的经验,病人病情恶化非常快,甚至不给抢救机会,所以医生的压力很大,大家都在尽力做到关口前移。张主任组内有一位从外院ICU转入的病人,因肺部病变严重,合并耐药菌感染,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近期有脑卒中遗留肢体偏瘫,张主任组织大家在群里就病人病情进行讨论,例如抗感染药物的阶梯治疗、给氧方式、病情进展的抢救措施等,大家知无不言,常常讨论到深夜,意见相左是因为有思考,有立场,但最后拿捏大局的还要靠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定海神针”,令年轻大夫收获良多。

张主任是中共党员,也是医疗队的生活委员,记得刚来的时候有一次穿脱防护服的岗位练兵邀请他当评委,岗位练兵之前,年轻队员们需要一一汇报思想工作,当听到有年轻队员说感觉病人病情比较轻,心情有少许放松时,他立即站起来,开门见山地指出,护士跟病人接触时间最多,比医生感染的风险更大,一定不能掉以轻心,时时刻刻加强防护。他谈起武汉的疫情,对于武汉人民的遭遇,仿佛有切肤之痛,非常担心年轻护士不了解新冠病毒的可怕和狡猾,不了解疫情的残酷,那一口济南话听上去焦急又迫切,戴着口罩都能感受到他呼之欲出的担忧。所以那次岗位练兵除了熟悉穿脱防护服流程,始终在大家脑海中回响的是他一遍遍地叮嘱,那是发自内心的关怀,让大家感激又感动。

别人口中所谓的英雄主义,早已流淌在医护人员的血脉中,辛苦也好,危险也罢,初衷只有一个——让病人转危为安,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