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 各类学校面临“质量战” 家长应对政策之变更需理性

2020-05-19 12:28 半岛网阅读 (69652)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魏海洋

日前,青岛市教育局一股脑公布了中小学招生政策,今年的招考政策与以往相比,意义非凡,更应该让各界仔细研读。疫情影响招考,时间节点全面延后;中考改革落地元年;高考改革落地元年;首次实行公民同招……这种种的政策“硬变”,需要“软着陆”,新政之下所影响的学校、学生、家长,乃至教育方式、思考处事方式之变,都需要各位一点点“嚼碎”、“吸收”。

这其中,青岛首次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同招,所涉及的改革群体、学校最为广泛。去年7月份,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落实国家政策,在刚出炉的《青岛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工作方案》中规定,2020年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公民同招政策,到底是什么,公民办有何影响,对民办影响有多大,对学生和家长有何影响,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政策?这篇文章将从家长最为关心的角度入手,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解读。

青岛公民同招细则摘登(家长需了解的关键政策点)

针对青岛落地的该政策,从政策文件中抽丝剥茧,把最重要的要点总结为几点,如下:

1、政策:幼儿园上小学,小学升初中,实行公民同招。

解读:这里涉及到公办和民办招生的问题,由教育部至上而下的公民同招影响下,青岛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办招生基本在同一时间进行,民办如果报满了,也要进行电脑派位,就像每年市实验初中、37中以及各区市公办电脑派位一样的形式。

公民同招影响下,青岛市区的公民办招生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青岛实验初中、青岛三十七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6月13日电脑派位、发榜。

第二阶段:所有民办初中学校与区市所属公办初中学校同步招生。青大附中初中部招生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其他初中学校由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6月27日电脑派位、发榜。这个阶段涉及市区的超银、青大附中、智荣等一批民办初中。

第三阶段:小学招生。7月18日至20日招生报名、现场确认,8月8日公办小学、民办小学电脑派位、新生发榜。

2、政策:对于报名学生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小学按身份证号、初中按学籍号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不得要求家长提供其他任何信息。报名人数不足招生计划数的学生全部录取。学校不得自行通过网上预约、信息登记等形式提前进行预报名,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采取笔试、面试、面谈、考察或擅自附加其他任何条件等选拔性方式招生。

 解读:保证公平,防止“掐尖”行为。公民办招生站到同一起跑线。对于家长来说,有学校提前进行招生的行为,都是属于违规的。

 3、政策:实行九年一贯制的民办教育集团可以采取对口直升办法招生,小学升初中不再组织电脑派位录取。

解读:例如超银小学直升超银初中,新世纪直升青大附,海信小学直升海信初中等……

4、政策:民办小学招生限于审批地所在区市。市内三区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市内三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民办学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经相关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实批准,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可跨区市招生,但不得超出市域范围。公办和民办学校均不得录取未经报名或不在招生范围内的学生。

解读:例如,市南区内的民办小学第一次招生只能招收市南区的孩子,如果招不满可以面向青岛市招生。市内三区的民办初中先面向市南、市北、李沧招生,如果第一次招不满再面向全市招生。

不管是上公办和民办,必须走正规报名程序。以往所谓的非正常择校行为被杜绝。

5、政策:市内三区小学毕业生家长在6月3日-8日登录青岛市教育局政务网(http://edu.qingdao.gov.cn),确认学生信息后,一次性填报全部初中入学志愿:

第一阶段志愿可以填报青岛实验初中或青岛三十七中,也可不填报该志愿。

第二阶段志愿要选填所在学区对应的公办学校、市内三区民办学校和其他面向学生所在区招生的民办学校,形成多个志愿(不超过4个)。志愿填报期间,家长可修改志愿,报名截止后,所有志愿将不能修改。

 解读:家长千万不要错过了填报志愿的时间。另外,要合理安排4个志愿,建议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将4个志愿填满。

6、政策:按照志愿顺序依次录取。报名人数不足该志愿学校招生计划数量,报名学生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公办学校,由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录取办法;全部所填志愿都未予录取的学生,由学籍所在地或符合入学条件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

解读:如果志愿都未符合,就将面临回原籍所在地被调配至未满非热点校的情况。对此,更加要求家长理性填报志愿,明晰自己孩子的特点和情况。一定程度上,从政策面加大了家长择校的难度。

分析

政策调整:电脑派位让生源均衡化

以往,青岛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中,存在民办提前发布招生信息,提前联系收集学生信息等提前招生的情况,甚至为了保证招到最优质的学生,提前面试学生甚至家长,恶意“掐尖”。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家长反映压力山大。这种现象青岛并不是很突出,在全国来看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这种民办恶意“掐尖”的提前招生现象愈演愈烈。如何规范乱象,去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自上而下要求“公民同招”,超出计划的民办学校也要像公办学校一样电脑派位。

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要求是均衡,这里的均衡不光是不同省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间的均衡,还涉及机会的平等、招生形式、招生规则等的平衡。目前,社会对于教育的期望,正在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对于义务教育来说,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正处于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的新阶段。进行“公民同招”的改革,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进程中出台的。教育部解读称,关于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新政按照公办民办学校同等对待、互不享有招生特权的原则,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做出规定,明确了公民同招的要求。

根据政策制定之意,公民同招的改革既满足招生人数要求,又确保客观公平,维护正常招生秩序。公民同招、电脑派位所带来的第一个影响就是所带来的生源均衡化趋势,公办和民办在招生时间和规则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增加了家长选择学校的难度,照比以往的政策来看,更有利于公办招收到优质生源,对民办学校的招生肯定有所影响。表面来看通过“抑民扶公”,促进生源均衡化,防止部分学校的“掐尖”行为。

公民办进入办学“质量战”,倒逼各校关注教学质量

从公办和民办的各自发展上来看,公民同招政策让公办和民办回归起跑线,协同发展的同时,也从政策强行规定的层面对公办和民办的办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考验。

在此之上,一些办学质量较为薄弱的公办学校通过均衡生源收获一部分优质生源,取得优质发展的良好契机,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对于优质的公办学校来说,则会一定程度上更加促进其优质化办学,从而在集团化办学、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的层面发挥更大作用。对于办学薄弱的民办学校来说,则遇到强有力的冲击,因招不到好生源等原因,会让这些学校遭遇“冰河期”,并倒逼其加快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同时也会给这些学校带来被淘汰出局的风险。而对于优质的口碑民办学校来说,公民同招政策的调整虽然会分流部分优质生源,但预计影响不会太大,优质民办学校自带的优质教学基因、升学实力和品牌认可度,会留住绝大部分优质生源,但政策的调整会让这批优质民办校“心弦紧绷”,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优质,从另一程度上来说,优质民办校会越来越好。

从政策对于不同类型公民办学校的影响来看,不管是哪一类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获得家长、学生的认可成为重中之重。只有品牌认可度提升了,升学渠道打开了,才能收获真正的“铁粉”,而不是仅靠生硬政策的调配来获得优质生源。公民同招政策调整的关键内核是通过政策之手,让公办和民办都有所发展,义务教育阶段不管是公办和民办都能提质。由此看来,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学校,公民同招政策影响下,将发展眼光更多的关注到提升自身实力上是关键。而接下来,各类学校打“质量战”成为必然。而针对家长来说,普遍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成才是有普遍的好处的。

对家长择校能力要求更高,家长更需理性

对于家长来说,了解公民同招政策的始末与影响对于在政策之下如何择校有很大帮助。而在今年的政策之下,我们可以看到,对家长择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政策细则来看,考验家长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在首批招生中,民办小学是先在属地招生的,招不满才能面向于全市招生。市内三区的民办初中,先招市内三区的学生,招不满再面向全市招。家长们的抉择难度加大,举例来说,一个市北区的家长本来想去市南区的民办小学,往年民办小学的招生是面向市内三区的,政策调整后这位家长的择校计划就会打乱,转而选择市北区的就近公办小学或者市北区内的民办小学,因为如果要等到市南区的该民办小学招不满而面向全市招生,可能性不大,谁都不愿意拿孩子的入学做赌注。

另外,政策规定,实行九年一贯制的民办教育集团可以采取对口直升办法招生,小学升初中不再组织电脑派位录取。例如,超银小学是可以直升超银中学的,新世纪小学可以直升青大附中的,海信小学可以直升海信初中。九年一贯制内不用二次选择,一定会带火民办集团化发展,民办学校的九年一贯制会减轻家长小升初时的择校压力,一些认可优质民办初中的家长会提早进行规划,在孩子幼升小的时候就考虑热点民办小学。从而使得部分家长择校行为提前。

再者,政策规定,小升初的家长需要在6月3日到8日登录系统填报志愿,除去第一阶段的市实验初中和37中之外,重点是第二阶段的公民办志愿填报。按照规定,第二阶段形成不超过4个的志愿,在填报这4个志愿的时候会让家长陷入择校难题。4个志愿按照志愿顺序依次录取。报名人数不足该志愿学校招生计划数量,报名学生全部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电脑派位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公办学校,由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录取办法;全部所填志愿都未予录取的学生,由学籍所在地或符合入学条件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这4个志愿如何排列,热点民办学校是否应该放在第一个志愿,是否应该舍弃本片区热点公办学校而选择赌一赌热点民办校,成为家长择校的难题。

种种的影响给所有家长提出了择校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更加理性。首先是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有一个更为全面的把握,对自己孩子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提前设计其小学、初中甚至高中、大学的发展规划。再者,对公办和民办的办学特色、办学质量要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家长要提前收集并了解各类学校的特点和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自己孩子的规划和特点结合,选出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另外,4个志愿如何设置,公办、民办如何排列,家长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志愿设置本身也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压力。

从“掐尖”到“同招”,教育个性化选择如何实现?

防止学校恶意“掐尖”到公办民办同一起跑线,在尊重公平的同时如何满足家长对于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是在公民同招政策之下必须关注的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家长对于教育的选择日趋理性,尊重家长的个性化选择也是教育公平的另一体现。如何满足家长既想上好学校收获学业成绩,又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学校更是政策调整努力的方向。

升学率是家长关注的焦点,自然也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点。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更是如此,升学质量是民办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从青岛初中教育来看,民办胜于公办的优势比较明显,从升学率来看,超银、青大附在二中、五十八中的达线人数达数百人,而很多公办初中达这两所高中线的人数寥寥数人。2019年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公办普高达线率高达88.1%,创岛城中考历史之最。每一所优质民办学校的成长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初没有名气,无人敢报考,更无所谓“生源”,那些最普通的学生考出了一年比一年优异的成绩,才有了如今的良性循环。首先是有了成绩,好学生才回去报名,而不是先有了好学生,才有了好成绩。

青岛超银学校校长潘晓莉说:“生源质量对任何学校来说都很重要,但这绝不是影响学校发展的唯一因素。”她认为,从青岛民办教育来说,很多优质民办校都走过了十几二十几年的风雨路,通过积淀品牌、口碑,深化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工作,逐渐打造出了适合自己发展适合学生成才的教育理念和发展思路,正是这些年练就“内功”形成的软实力才是保证民办教育持续走下去,并为社会、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石。

青岛很多优质民办教育早已摆脱只看成绩、死记硬背的“初级阶段”。深耕教科研、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升学率”成功背后的原因,永远不会只有一个。对于真正的优质民办学校,此次政策的出台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公平竞争的舞台。没有了所谓的“掐尖”,公办学校也就没有了最后的“借口”。在这种背景下,真正优质民办的升学率仍然会突出,那时候,公办学校就真的没有任何理由解释了。所以,相信很多民办初中也在期待三年以后今年这一批学生的中考成绩,因为只有用数据说话,才是实力的体现。

当然,公办和民办肯定是各有所长。家长也应抱着对孩子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择校的理性,去看待公办和民办的各自优势和不足,找到适切的教育。在选择哪所学校,哪种教育理念,哪样的升学路径上,家长需要做的功课还很多,不如消除对于每一所学校的道听途说,真正走入这所学校去看看去听听,实际地感受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