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成主流趋势“报复性消费”还会来吗?

2020-05-22 15:37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6861)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王媛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5月份的消费市场被寄予众望,五一小长假打头、百日消费季过半,各界都企盼着“报复性消费”的兑现。然而,自从包括青岛在内的各大城市陆续晒出五一消费“账单”,质疑声却越来越响:“报复性消费”还会来吗?

“报复”不见,“恢复”正在

何谓“报复性消费”?疫情突如其来,人们的消费需求猛然间被压制,消费行为只保留了刚需部分,从理论上讲,这种需求冲击将与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成反比,形成“V”字走势,也就是短暂的下探之后,会产生报复性的反弹,坊间通俗化称之为“报复性消费”。

2月中旬,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不少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出的“愿望”印证了压抑已久的消费需求,比如,“疫情过后我要狠狠吃顿火锅”“我想连看3天电影”等等。而供给端的经营者对“报复性消费”的反转剧情更为期待,并为此咬牙坚持。

旅游、餐饮、购物是假期消费的3大主力板块,青岛市公开的“五一账单”显示,旅游方面,青岛人均游客花费比去年同期下降37.83%,但较清明节上升1408.19%;餐饮领域,“堂食”客流量较节前增加两成,限上餐饮企业客流量恢复50%;购物方面,全市10大重点商超销售额约5亿元,达到往年同期的90%。无论是数据对比,还是官方措辞,所谓的“报复性消费”并未如期而至,市场整体处在“回暖”的过程中,用“恢复性消费”表示倒是更贴切。

当年“风口”,当下难复制

不少人相信“报复性消费”会来,是因为17年前的非典,就像“非典成就了今天的阿里”,他们认为这次疫情也一定孕育着“风口”。也确有历史数据证明,非典结束后,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出现了大幅度反弹,且增速远远高于疫情之前。

青岛市人大代表、山东省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赵起良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以举国之力迅速控制住了疫情,但海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全球供应链和金融体系面临极大挑战,站在世界经济的角度,此次很难像17年前那样疫情结束后就能迅速重回正轨。

激发消费潜能,还得靠线下

回暖是必需的过程,“恢复性消费”同样能带来巨大的信心。5月12日,青岛市商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青岛百日万店消费季”活动启动以来,重点商超销售额增长30%左右,有奖发票累计开票数1341.6万张,开票金额70.1亿元,惠民券活动商户的交易笔数环比4月同期上涨436%,交易金额环比4月上涨276%。

“重启消费,主要靠线下。”青岛市商务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疫情之前,超过70%的社会零售总额是在线下完成的,而外出活动的减少重创了线下市场,因此,恢复消费就是恢复线下。数据上已有佐证,“百日万店消费季”期间,个人消费者已使用发票奖励红包金额311万元,线下二次消费总金额1161.21万元。由此,“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成为主流趋势,海信广场、家乐福、银座商城等岛城传统商超纷纷试水“直播带货”,苏宁易购每日直播活动近百场,实现客流量增加40%以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