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6年“诗人外长”李肇星再次莅临 寄语半岛在新媒体时代有更好的发展

2020-05-30 08:45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82809) 扫描到手机

5月29日,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携夫人秦小梅到访半岛都市报社。2004年6月,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利用在青参加国际会议后的空闲时间,走进当时位于潍县路55号的半岛都市报小楼,看望采编人员。时隔16年,他再次莅临已发生巨大变化的半岛都市报社,自谦是“一个半岛都市报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诚读者”,一路见证这份家乡报纸的成长,祝福半岛都市报在新媒体时代有更好的发展。   半岛记者 何毅 孟达 报道

李肇星为本报题字:“祖国唯一,人民至上。祝半岛都市报以人民为中心,快乐成功!”

文/半岛记者 刘雪莲 图/半岛记者孟达 何毅

5月29日,南京路110号半岛都市报社大楼,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外交部原部长李肇星。这位与半岛渊源颇深的在青岛长大的“诗人外长”,自谦是半岛都市报一个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诚读者,一路见证半岛都市报这份家乡媒体的成长。他祝福半岛被更多读者喜爱。

16年后的重逢

早在2004年6月,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在青岛举行。时任外交部长的李肇星,利用会议结束后一个小时的空闲时间,走进半岛都市报,看望采编人员。

16年后,李肇星再次莅临半岛。半岛已发生巨变。

2004年,半岛都市报还在潍县路55号的一栋5层小楼上办公。临时租用的办公地点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电梯,楼梯陡高,而李肇星就一路从一楼走到五楼,走到哪里,就把笑声带到哪里。他与见到的每一个人亲切握手,和大家聊天。他还喜欢不打招呼推门,看大家真实的工作状态。

“我记得当时部长来我们部门,跟每个人握手,都已经出门后,发现有一个记者新进门,就又返了回来,专门和这个记者握手。”一位半岛的老记者,对16年前李肇星看望大家的小细节还记忆犹新。

16年后,李肇星参观的是已经搬入南京路110号高楼的半岛都市报。

在报社领导的陪同下,李肇星乘电梯直达十六楼。十六楼是半岛的指挥大厅,也就是全媒体时代的“中央厨房”。李肇星热情地和忙碌的采编人员打招呼,并到十六楼的虚拟演播室,看望市人大代表履职在线现场人员。当天接线的市人大代表为王文华和姜法春。

“市人大代表履职在线”由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和半岛都市报联合开办,这个从2013年开始的栏目,由市人大代表定期到半岛接听市民热线,听取市民心声。

“不太成功的投稿人”

“1999年,临近世纪之交,我在您的家乡青岛,呱呱坠地。”

“2003年8月,我刚满四岁,因为枝叶絮语,与您初次相识。”

“2004年6月,5岁的我第一次与您面对面,那个初夏,装满了美好回忆,激励着我奋勇向前。”

“15年后,您谦虚地提起这段往事,说自己是个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实读者,并祝愿我健康成长。那一年,我18岁。”

在半岛都市报十六楼指挥大厅的电子大屏幕上,一段李肇星和半岛渊源的短视频正在播放,李肇星和夫人秦小梅看得非常投入。

有“诗人外长”之称的李肇星,爱好诗词,他与半岛的缘分也起源于诗词。他在半岛开设的专栏《枝叶絮语》中发表了包括《关于历史和现实》、《再谒马克思墓》等在内的多篇诗作,期间还向通过半岛都市报为其诗作“点评”的读者致谢。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李肇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我对半岛可是非常熟悉啊。”在此后的采访中,每每遇到半岛都市报的记者,李肇星都会仔细询问半岛都市报的发展情况,并提出殷切希望。“‘半岛’办报要考虑到老百姓,要说出百姓的心里话,说百姓愿意听、听得懂的话。”

2017年8月9日,在半岛都市报18岁生日时,李肇星录了一段视频祝福半岛。

在视频中他说:“新闻无国界,记者有祖国,有家乡,有良知。祝福你们在这个难得的岗位上快乐地学习,辛勤地工作,我能够献给你们的口号就是祖国万岁、人民万岁、青春万岁。”

“我是作为一个半岛都市报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诚读者说这番话的,祝大家幸福快乐。”李肇星真诚坦率,言语间充满着对家乡媒体的关切。

报纸要改文风

自谦为半岛都市报前不太成功的投稿人和永远的忠诚读者,从文风到媒体肩负的责任,李肇星对半岛都市报有很高的期许。

在半岛的座谈会上,李肇星谈到了大众日报最近的一组稿子。从5月6日开始,大众日报在一版连续刊发“鲁义”文章,从“改文风刻不容缓”“改文风就是转作风”“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文风”“讲群众听得懂的话”“改文风要务求实效”五个方面,向不良文风宣战。

5月中旬回到山东老家的李肇星,就看到了5月15日大众日报头版刊发鲁义的文章《改文风要务求实效》。李肇星说,这样的文章让他觉得感动,觉得倡导这样以人民为中心的文风,真不愧为1939年在沂蒙抗战根据地山东沂水草屋里诞生的党报。

有感而发的李肇星临时写了篇文章《文字要实在、易懂、简洁,服务大众》,刊发在5月19日的大众日报上。

李肇星说,干部的讲话、报刊的文章、作家的书本就该易懂、简洁、有实效。

在文章中,李肇星写到:“我们在外交部起草文件时,周恩来总理要求文字要确切、简洁。一般的请示报告,一张纸写两面就可以了。这样又节约纸又节约批阅和传达文件人的时间。”

●2017年6月26日,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创新与产融合作——第二届六六双绿圆桌会”上,李肇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题字。

2010年3月6日,A6版,本报刊发了记者采访李肇星并送上寄语的新闻。

●2010年3月5日,在全国两会会议间隙,李肇星接受本报记者李志波采访,并为其送上“志波同志:天天向上为人民”的题字。

2017年7月24日,A7版,本报刊发了李肇星为本报题字并送上祝福的新闻。

2020年5月29日,李肇星与半岛都市报负责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2020年5月29日,李肇星来到本报虚拟演播室,看望接听热线的市人大代表。

2004年6月22日,李肇星来到本报潍县路55号的办公地点,看望采编人员。

2004年6月22日,李肇星与本报采编人员亲切握手。

送祝福>>>

因诗和半岛都市报结缘,并一直关注半岛发展的李肇星,对于报纸有着深厚感情。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没有手机吗?我就是其中一个。”李肇星告诉记者,他是一个没有手机的人。他的业余生活中,报刊占了很大的比重。

比如今年春节前后的日子,他就是这么过的。

春节前出访澳大利亚三天后,回国赶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天天待在家里休息,李肇星就看央视新闻联播,读首都出版的七八种报刊。

在半岛参加座谈时,李肇星最关心的是读者对报纸的喜欢程度。“报纸有多少人看?不仅是多少人订!”

座谈会后,李肇星为半岛都市报题字:“祖国唯一,人民至上。祝半岛都市报以人民为中心快乐成功。”

半岛向李肇星赠送了一套《西南联大三部曲》,这是由半岛都市报文体新闻中心副主任刘宜庆历时十年之久精心打磨的一套著述,以百万字的篇幅,聚焦西南联大知识分子,也兼及一部分云南大学的知识分子,全景式还原中国教育的黄金时代。

8月9日,半岛都市报将迎来21岁的生日。李肇星提前为半岛送上21岁的祝福,他希望半岛这么年轻的报纸,在新媒体时代有更好的发展。

“我说的话很简单,祝贺我们的半岛都市报。我很喜欢这张报纸,愿意当一个水平不高的读者,写一些小稿子。我祝愿这家报纸,听习主席的话,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越办越好,不光是订户更多,还要喜欢看、能记得住,愿意把报纸宣传的先进理念变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实际行动的读者越来越多。不能只看订数,还要看订了之后看不看,喜欢不喜欢,祝贺半岛都市报,成为这样一家特别好的报纸,快乐成功!我不说圆满,因为世界上没有圆满的事儿。要继续努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为人民。”

此情此景,显得尤为熟悉。因为在2017年6月26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创新与产融合作——第二届六六双绿圆桌会”上,在接受完本报采访的李肇星,应邀为半岛都市报生日写下贺词:快乐前行,爱祖国,爱家乡,敬人民。祝《半岛都市报》十八岁生日大喜,青春常驻。

相关链接

【视频】时隔16年 诗人外长李肇星再次做客半岛

青岛最好的中学是哪所?李肇星的答案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