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蓝村:1200亩盐碱水稻忙插秧

2020-06-10 17:0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3682) 扫描到手机

插秧机正在进行机械化插秧。

半岛记者 华敬方 通讯员 徐宁

一长条一长条带着泥土的绿油油的秧苗被放到机械后面的斜板上,插秧机轰鸣着驶过,伴随着农机手熟练的操作,一株株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入水田里。

6月9日下午,在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蓝村镇的千亩盐碱地稻田里,经过前期育苗、整地、施肥、除草等一系列步骤后,机械化插秧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过去人工插秧需要一个月才能插完,实行机械化插秧,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插200亩,一周就能完成全部稻田的插秧工作,而且机械插秧成活率更高。” 青岛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股东孙岩祥介绍,今年水稻种植主要还是以稻花香、长粒香和香贡等品种为主,播种面积稳定在1200亩左右。受气候影响,今年插秧的时间要比往年推迟近一周的时间,但是以他多年的种植经验看,水稻亩产量不会低于往年。

种植户正将水稻苗放入插秧机。

这边合作社的农民忙着水稻插秧,那边地头二里村党支部书记孙友玉、镇经管审计中心负责人孙君和合作社理事长孙海祥商量着由党支部牵头进一步发动村民土地入股,扩大种植规模的事。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也深入田间提供技术指导,帮助种植户提高作业标准,科学插秧。针对马上到来的汛期,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建议广大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稻瘟病。

蓝村大米兴盛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即墨区蓝村镇的特产。由于当地特有的碱性黑土地,加上日照充足,口感上佳,为此蓝村大米广受欢迎。近几年,蓝村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推动资源集约利用和适度规模经营,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以合作社为抓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据了解,青岛青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目前已有127名当地村民入股合作社,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都增加了可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