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相信归来》6月13日青岛如是书店首发 名家创作团队联袂签售收藏版

2020-06-11 22:22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8872)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孟秀丽

半岛记者耿煦东新作《相信归来》日前上市,将于6月13日(本周六)下午2:30在青岛如是书店国信店举行首发式,届时,作者耿煦东将与诗集的创作团队一起与读者座谈,并举行联袂签名售书,这将是岛城文学爱好者、藏书爱好者的一次盛宴,当日联签的诗集将是一本难得的收藏本。

现代短诗集《相信归来》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耿煦东三十年前未曾出版的一本“压箱底”诗集,记录了作者青春时代及成长中的迷惘、困惑、挣扎、坚守,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耿煦东是一名老媒体人,年轻时曾经致力于诗歌创作,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国内青年类和诗歌类报发表作品,有部分作品被介绍到海外华文报刊。上世纪90年代初,耿煦东22岁的时候,《相信归来》这本诗集就已经成型,几易其稿,流转了三个出版社,但均因要缴纳部分包销费用,当时年轻而窘困的作者被迫放弃出版。“这本诗稿是当年的第三版,在书橱底柜里的一个放旧报纸的盒子里,一晃年过半百,突然心脏就出了问题,才感觉对岁月的恐慌。今年五月是我孩子22岁生日,算是父亲送给孩子的最有意义的青春礼物吧”。耿煦东谈起出版这本诗集的初衷,眉宇之间,似乎回到了自己的年轻时代。耿煦东表示,这本诗集是友谊的结晶,诗集的序言作者及水彩插画作者都是自己的几十年的老哥们,而创作、推广团队,都是自己的老同事、朋友自发组成,年龄从60后一直跨越到95后。

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戴升尧为诗集写了题为《岁月不会归来》的序言,从与作者的友谊谈起,以诗歌作品点评为主轴,跨越30年,描绘了作者和他们这一代“文学青年”困惑、挣扎到逐渐褪去华美羽毛的心路历程,“不同年代的人,都能从这些中读出青春里的那份悸动与青涩。”戴升尧表示。序言结尾,戴升尧写道:“一路向前翻滚,我们裹了厚厚的壳,一路奋力穿行,我们遍体鳞伤。此时,我们不会敲碎这壳,也不会去揭开伤疤,我们知道,这壳里面依然是柔软的心,这伤疤下,依旧有着汩汩而流的激情,在这冰冷而坚硬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彼此温暖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即可。这些诗歌作品,就是这温暖而温柔的手。”这些话语,轻轻撩拨起读者内心最柔软的一部分,“那是我们曾经的挣扎、苦闷,和不愿面对的脆弱。”戴升尧介绍说。

岛城著名的“跨界学者”崔均鸣也是作者的几十年的老友,在诗、书、画、印等领域均有较高造诣。他为诗集专门创作了水彩封面和插页,并题写了书名。近日,在文学评论《那些日常的琐碎》里,崔均鸣写到:全面审视《相信归来》,其更多的笔墨都落在了对生命个体的关心与关注,向着内心深处不停地沉潜挖掘,他的诗歌作品基本放弃了对社会“宏大主题”的诠释,而更注重个人的内心体验,这在经历过九十年代初那纷乱的诗歌派别之战后,无意中为我们保存下一个不被污染的诗歌“标本”。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相信归来》这本诗歌作品集里的配图照片全部出自耿煦东本人。耿煦东是摄影发烧友,日常多有摄影创作。他的摄影作品坚守了与诗歌作品同样的美学原则:摒弃了对宏大场面的迷恋,把镜头对准了一棵树、一根藤、一片叶、一个老邮筒、一把落雪的长椅……“那些琐碎的日常,也许卑微如尘;这些平凡的生命,也许弱如草芥。但是,他们却构筑起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并成为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耿煦东以诗的语言解析他对美的理解,他认为,“关注个体,其实就是关注整个世界的一种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相信归来》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文学命题,还有哲学思考。

图书装帧设计颇显一个设计师的才华。《相信归来》是85后小伙子祝玉华的杰作,在谈到创作感想时,祝玉华颇为感慨:“总的来说,这是我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因为诗歌是文字中的音乐,阅读时需要静一些,慢一些。因为跨越了时代,这个过程需要和作者不断地沟通,体会文字之外的空间韵味。从作者海量的摄影作品里挑选出一些表现细微事物和场景的,逐祯插入,尽可能把沉浸岁月的主题,通过画面色彩来展现一种舒缓的韵律与节奏。”

据了解,6月13日首发式现场,将同时发行国际标准版定制主题藏书票,这是《相信归来》的一大特色,在国内图书营销中心也极为罕见。藏书票一共四枚,将有工作人员现场拓印赠送读者,其中一枚主题书票《记忆瞬间》设计者、青岛市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孙风华,和书票木刻版画创作者、书刻艺术家赵建飞将在现场为书票签章。藏书票由于印制量稀少,也是很珍贵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