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朱丽华:耗费十几年心血整理 山东琴书《呼延庆打擂》光盘书籍出版

2020-06-21 12:1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5837)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记者 黄靖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路山东琴书代表性优秀传承人朱丽华历时十几年整理编著的东路山东琴书代表曲目长篇长篇山东琴书《呼延庆打擂》书籍及由朱丽华本人演唱录制的光盘,近日分别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和山东齐鲁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6月20日,青岛市文联举主办、青岛市曲艺家协会承办了“朱丽华山东琴书(东路)《呼延庆打擂》出版发行庆典”。在庆典仪式上,朱丽华畅谈了书籍整理和演唱录制的心得体会。青岛市文联有关领导、老中青曲艺工作者代表、青岛市各艺术家协会主席团代表等50余人出席了庆典活动。庆典仪式上,青岛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闫成山代表青岛市曲艺工作者向朱丽华表达了敬意和祝贺,省曲艺协会发来贺电。

朱丽华《呼延庆打擂》是东路山东琴书的传统代表曲目,此书目共二十一回,约十八万字,两千四百多句唱词。这次整理出版的图书,是山东中篇曲目第一部带曲谱的立体书籍,演唱光盘是后人了解东路山东琴书独特唱法的珍贵资料。长篇山东琴书曲目《呼延庆打擂》的出版,是山东曲艺界的一件大事。作为山东三大代表性曲种之一的山东琴书,于清雍正年间发源于鲁西南菏泽地区,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在山东曲艺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山东琴书发展出风格迥异的三个流派,即以商业兴为代表的“东路琴书”、以邓九如为代表的“北路琴书”和鲁西南原产地“南路琴书”。其中,东路琴书流行在济南以东,以广饶、博兴为中心,沿小青河流域遍及胶东各地,跨海而至东北,代表性艺人是商业兴、关云霞夫妇,他们所创“商派”乃是东路琴书的代表。

朱丽华,1945年7月9日出生于山东青岛,祖籍浙江宁波。山东琴书(东路)著名表演艺术家。原青岛市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东路)国家级传承人。1958年,时年十三岁的朱丽华进入青岛市曲艺团后,即随商业兴和关云霞老师学唱山东琴书,她的演唱嗓音宏亮,唱腔优美,吐字清晰,感情真切,表演大方,刻画人物栩栩如生。1975、1976年朱丽华连续两年参加由中国曲协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曲艺调演,均获优秀演出奖。

几十年来,朱丽华的演出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每到一地均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为传承弘扬山东琴书做出重要贡献。1983年后,朱丽华主要挖掘、整理传统曲目山东琴书章回大书《呼延庆打擂》。经过朱丽华的近三年的不懈努力,1986年,山东琴书章回大书《呼延庆打擂》终于搬上了舞台。她到乡村,到书院,把《呼延庆打擂》在田间地头演唱。此后,朱丽华开始潜心整理山东琴书曲目资料,以期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这部《呼延庆打擂》便是她耗费了十几年的心血整理而成的。为了让后人了解山东琴书东路的独特唱法,她一字一句的给《呼延庆打擂》记了唱谱,演唱录制耗时三年。据朱丽华介绍,为了给山东琴书艺术留下更多宝贵的艺术资料,近来又在录制预计三十八回,目前只有朱丽华一个人会演唱的山东琴书《七奇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丽华说,我如果不能完成录制的话,这部书很可能就失传了。朱丽华在与时间赛跑,倾尽全力把这笔艺术财富留给后人,不给自己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