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党龄的老党员贾建江:一人投身餐饮 众人“吃饭”不愁

2020-07-01 20:5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6450)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肖玲玲

23岁入党,他是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在部队14年,1993年退役回青岛后投身餐饮行业,从打工到老板,贾建江在那一方天地里书写自己故事的同时,不忘部队多年的洗礼和历练,更不忘党员初心与干事创业的激情,勇挑社会责任。其公司400多名员工中,有30%左右是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还有很多退役军人。他还创办了职业培训学校和科创孵化公司,集培训、安置、创业孵化一条龙服务。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作为青岛市饭店与烹饪协会副会长的他还通过借厨师借出了特殊时期“共享员工”新模式,使企业得实惠,员工得收入,社会得供应。

投身餐饮,钻研“吃饭”问题

6月28日,来到市南区软件园贾建江的办公室,一进门,文气十足——三面墙上挂满了书画。“这些是我收藏的,大部分是青岛画家的作品。”青岛泰祥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建江告诉记者,热爱书画收藏,也没耽误他成为烹饪大师。

59岁的贾江建投身餐饮业多年,整个人却非常清瘦,用他的话时候,“累的”!而纵观其创业史,也确实让人钦叹。

1993年,贾建江从部队退役后,就在青岛一家餐饮企业工作,“在部队就是给首长做饭,回来后也一直在厨房干。”一直到2007年,他自己创业,成立了青岛泰祥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如今,他们公司接管了包括百十个餐厅,其中不少是企业员工餐厅。不光如此,贾建江告诉记者,他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学校。“主要培训厨师,这些人为餐饮企业的发展注入了生命力,带动了餐饮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餐饮企业的蓬勃发展,则带来更多工作岗位,为更多人解决就业问题。培训、就业‘一条龙’!”贾建江笑着说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贾建江公司员工有400多人,这其中,下岗职工、残疾人、“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就占了30%左右。“作为一名创业者,作为一名有着36年党龄老党员,社会责任感是不可少的。”贾建江表示,相比其他行业,餐饮行业的包容性还是很强的,“我们这有两名聋哑人,做保洁和配餐工作,都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他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更多人有工作,有钱赚,有饭吃,“不会的我们可以教,想留下的我们可以帮忙安置工作。”与此同时,为让大家在餐厅吃得安全放心,2009年,贾建江还着手成立了手拉手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即墨、平度、莱西等地建立了2000多亩种植基地,聘请当地农户种植无公害果蔬,不仅能保证食材的绿色健康,还能为每年平均为每户农户增收5万元左右。

通过这些年的打拼,贾建江获得了诸多荣誉,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山东烹饪餐饮行业·创新发展突出贡献奖”、获评山东省突出贡献技师、获评2019年度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但在贾建江眼中,这些年,他只是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

出启动资金帮退役军人创业

身为党员,同时也是一名退役军人,贾建江对军队一直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他想把自身的技能更好地发挥到社会实践中去,“鼓励下岗职工等就业困难群体尤其是退伍军人就业创业。”

在贾建江看来,成为一名军人就是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岁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而当他们退伍后,如何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也需要众人的帮助。“很多人在部队是业务骨干、技术尖子,但一旦离开部队、离开了舰船枪炮,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很多技能基本派不上用场,一切都要从头再来,很多退役军人会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无奈。”深谙退役军人接轨社会生活的难处,贾建江想要拉上一把,“退役军人经过部队的培养,在政治、思想、纪律等各方面得到了锻炼,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旺盛的工作干劲、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坚韧不拔的吃苦精神。”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机会,一架桥梁,“通过职业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是授之以渔的最佳选项。”为此,在2019年,贾建江成立了青岛泰祥源职业培训学校。

“目前学校主要将精力投入到对社会困难群体的精准扶贫,尤其是退役军人的再就业问题。同时学校针对社会困难群体没学历、没技术、没经验的现状,学校响应不同层次人群对于职业发展的不同需求,根据个人特长、兴趣以及未来规划,通过教育培训、技能提升、就业推荐、创业指导、跟踪服务等方式,帮助学员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贾建江表示,2020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战疫之年,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进度,在防疫期间学校增设网上授课,同时教职工加班加点录制高质量教学视频,1对1辅导授课。通过邮寄材料包和教学资料,完成教学进度;通过现场考核,检验教学成绩,从而满足学员培训需求。同时协助学员开展网店和直播等运营模式,帮助学员实现就业。“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总共培训300多人,其中百分八十以上都安置了工作,大部分是我们公司内部消化了。”贾建江表示。

除了培训,贾建江还创办了科创孵化公司,给社会就业困难人群提供就业创业平台,针对退役军人和残疾人创业,他们还有资金支持,“对创业者我们从门头设计到技术指导都是全程跟踪支持,针对退伍军人和残疾人创业,我们还会拿出5万元启动资金,无息使用3年。”贾建江告诉记者,截止到目前,他们已经孵化出35家店,包括麻辣烫店、牛肉粉店、超市等,“主要是餐饮方向。”

疫情期间推出共享员工模式

做餐饮要让顾客的吃好饭,当老板要让员工吃饱饭,干培训要让学员能吃饭。就如贾建江所言,他一直在做的,就是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期间,他也是这样做的。

得知市南区软件园内市南区政府工作人员开始复工,从大年初二开始,贾建江就开始忙活着复工了,“我们负责软件园的员工餐厅,但疫情期间肯定不能在餐厅就餐了。”从初三开始,他们正式开启配餐模式。“开始主要为这边复工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配餐。”贾建江表示,那么多人放弃假期坚守在防疫工作的一线,“不能让他们没有饭吃啊!”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也在忙里忙外张罗着赶紧复工,另外,“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复工,我们也开始为周边复工的企业、辖区防疫工作者提供团餐,并进行统一配送。”一开始配餐少,自家员工虽少,但也勉强够用,但慢慢的,便有些吃力了。贾建江告诉记者,自家很多外地员工因疫情防控无法按时返青,面对人手不足的困境,他开始想办法。

作为青岛市饭店与烹饪协会副会长,贾建江与协会里岛城上千家餐饮单位都有联系。交流中他发现,受疫情影响,一方面很多外地员工无法返青;而另一方面,青岛本地很多餐饮、酒店没有开业,一些员工进入“无班可上”的待业状态。“我就在我们餐饮群里吆喝了一声,很容易就借调到了几名厨师。”就这样,有企业缺人,有员工“缺岗位”,一拍即合,共享员工模式启动。贾建江坦言,共享员工模式实现了三方共赢,“企业得实惠,员工得收入,社会得供应,这种模式很适合当前特殊时期。”很快,岛城不少其他行业也都根据自己的需求,推出了“共享员工”模式。

“作为一名党员,我会牢记使命担当,帮助更多困难群体学习技能、就业创业;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我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为退役军人这一群体做好服务!”贾建江坚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