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个志愿尽量填满!半岛记者梳理志愿填报中的注意事项 考生收藏

2020-07-09 20:16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47685)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刘金震

今年夏季高考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往年高校优先的志愿填报有很大变化,普通类填报志愿最多可以达到96个,艺术和体育类填报志愿最多可达60个。高考家庭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往年数据又应该如何加以参考,成了考场外送考家长热议的话题。7月9日,记者梳理志愿填报中的诸多事项,希望为高考家庭提供一点思考。

一个专业(类)+学校即一个志愿

此前,我省志愿填报以学校为单位,在这个学校的范围内选定若干招生专业,学校是根本和基础。志愿填报数量为1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内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算起来总共是84个专业志愿。

新高考下“摇身一变”,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取消了专业服从调剂,将专业志愿数量设置为96个。这样算下来,比改革前增加了12个专业志愿。考生可以具体到某个学校的某个专业,就是以专业(专业类)+学校为单位,选择更加精准,突破了学校的限制,更加突出了专业的重要性,专业是关键和基础。

“这么多志愿有必要全填写吗?”不管此前“院校+专业”模式,还是如今“专业(类)+学校”模式,这个问题一直是部分家长的疑惑。其实,96个专业志愿是允许填报的最大志愿数量,在今年高考成绩发布之后,考生可以结合成绩、专业遴选等综合填报,可以填满所有专业志愿,也可以只选择其中部分志愿。由于今年是新高考第一年,为了尽可能增加录取机会,一般建议高考家庭全部填满。

在业内人士看来,“看似可以填报的专业志愿数量很多,但1个‘专业(类)+学校’就是1个志愿。在原来模式下,可以报考某所高校的多个专业,只需要填报在一个高校单位下。但新的模式下一个专业占据一个志愿。”比如原来的模式下,同时报考山东大学的数学、物理2个专业,只需要填报在山东大学1个单位下,新的模式下则需要填报数学+山东大学,物理+山东大学,作为2个志愿填报。

往年录取数据不要直接拿来对照

今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涉及到志愿填报工作,确实得静下心来摸索。此前,我省举行新高考模拟“练兵”,从考试到志愿填报,进行了一次全流程演练,并提供了一些数据参考。当时,省招考院公布了模拟考成绩和位次,还公布了模拟考的一分一段表;近三年普通高考本科普通批首次志愿录取情况统计表,包括高校和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最低位次、平均分等参考信息。

省招考院在发布夏考政策时介绍,新高考下成绩排序信息会发生变化。对于普通类考生来说,我省会提供“1+6”成绩的有关排序信息,“1”是指2020年高考总成绩,“6”是指等级考试6科中,选考某一科的所有考生总成绩分段表。从模拟考一分一段表看,“1+6”包括了选考科目下本段人数、累计人数,一目了然。具体来讲,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分析对照欲报院校往年招生专业录取投档情况,参照分析往年的投档位次、录取专业平均分、最低分,以及2020年考生高考成绩位次及高考成绩总分一分一段表等信息,做一个大致定位。

往年数据能够作为今年参考吗?省招考院此前介绍,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为单位的投档录取模式下的录取结果,改革后新的录取模式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变化。2020年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单纯用考生高考成绩位次对应往年的专业录取位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考生应理性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信息。此外,高校招生专业的分数线每年都会因考试难度、招生计划数等不同而发生变化,使用专业分数线或平均分一般很难起到有效的参考,而参考平均分与当年段(批)次的“分差”或许有一定参考意义。

优先选专业还是优先选高校?

高考家庭今年普遍面临一个话题,即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省招考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需要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

如果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首先可以考虑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对专业前景、学科实力有一个清晰认识。如果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但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

自然也有考生想兼顾学校和专业。那么,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冲稳保”原则依然能够适用

此前,省招考院解读夏考招生政策时建议,考生一定对自身情况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能盲目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结合实际,综合分析、科学选择。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

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招生录取政策,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位次,理性参考往年招生录取数据等信息,初步研判报考的高校、专业层次,综合考虑专业、院校、地域、类别等因素,并研读分析高校招生章程的基础上,优化填报志愿备选名单。新高考依然实行平行志愿,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

“冲稳保”的填报思路依然适用。考生可以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选择足量的“专业(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比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今年高考成绩将于7月26日17时公布,同时公布普通类一段线、艺术类本科线、体育类一段线和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省招考院会再次组织考生进行填报志愿模拟演练,填报志愿模拟演练时间为7月14日-17日。省招考院今年将提供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通过网址(http://wsbm.sdzk.cn/)登录,在正式填报志愿前开放,提供计划查询和平行志愿预选收藏等功能,正式填报志愿期间,仅提供计划查询功能。在正式填报志愿系统中,考生可导入已收藏的预选志愿。

【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1.7月30日,填报普通类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1次志愿。

2.8月4日,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第1次志愿。

3.8月5日至7日,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1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

4.8月4日至7日,填报普通类特殊类型批志愿;填报普通类常规批和体育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

5.8月13日,填报普通类提前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和体育类提前批第2次志愿;填报春季高考技能拔尖人才第2次志愿。

6.8月21日,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

7.8月27日,填报艺术类本科批第3次志愿、春季高考本科批第3次志愿。

8.8月27日至29日,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1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含技能拨尖人才)第1次志愿。

9.9月4日至5日,填报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3次志愿;填报艺术类专科批第2次志愿、春季高考专科批第2次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