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藏高原 看海北变化⑤丨沙漠治沙,为何还要留沙?

2020-08-02 18:0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89127) 扫描到手机

半岛特派记者 王永端

在石德荣的记忆里,20年前穿越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的老青藏铁路线上,铁路养护职工和周边农牧民每年都要清理堆积的飞沙,以保障火车正常通行。

随着铁路沿线不远处6万余亩克土沙漠的治理,昔日飞沙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望不到尽头的绿洲。

在青藏高原上防沙治沙固沙,不仅是保护生态屏障之举,亦是保障中华水塔安全之措。

克土沙漠变绿洲,只是海北州进军沙漠的冰山一角。

克土沙漠多年治沙,但也保留了一些沙丘。殊不知,这些被保留的沙丘是普氏原羚、沙狐等野生动物不可或缺的家园。

谈“沙”色变

海北州海晏县大草原上,一条老铁路线由东向西通往遥远的西藏。这条修建于40年前的铁路,在20年前还经受着飞沙的侵袭。

侵袭铁路的飞沙,来源于不远处曾经的6万余亩“克土大沙漠”。

石德荣行走的这片草地,早在数年前是沙漠

克土,在当地有破坏草原土地之意。飞沙肆虐时,漫山遍野狼烟滚滚,威力大到你无法想象。

当地牧民说,假若你驾驶一辆汽车穿越沙漠周边,飞沙袭来时,哪怕你关紧车窗,这些微细的沙子也会透过车窗缝隙钻进车子里。

长期以来,飞沙不光侵袭着铁路侵蚀着草原,还严重影响着农牧民生产生活。

如今41岁的石德荣是海晏县林业站工程师。早年从牧校毕业的她,听着前辈们讲着风沙侵袭铁路的故事一路走来,而她的大部分工作时间与风沙治理绑在一起。

石德荣说,风沙不仅侵袭铁路,还飞越草原和群山,严重破坏农牧民生活,威胁青海湖生态安全。

如此境况下,从1980年始,海晏县开始对这处6万亩的大沙漠开展治理。 然而,“沙漠治理”这个世界性难题,同样让这里的一代代治沙人谈沙色变。

“沙漠面积庞大,当时人工治沙条件受限,治理速度缓慢。”石德荣表示,固沙的唯一办法就是在沙漠里植绿,植绿是一项异常艰难的工程。

克土沙漠周边一名年迈老牧民对半岛记者说,早前每年都有人在沙漠里集中植绿,但“年年种绿不见绿”。

“‘种绿不见绿’,还可能意味着沙漠有扩大之势。”这名牧民说。

营养土坨造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出后,海晏县开始思考如何加快沙漠治理步伐,让克土沙漠有朝一日变青山。

石德荣说,治理风沙就要植绿,只有保证绿植的成活率,固沙才有希望。

治沙亦留沙,生态平衡之需

如何改变以往绿植成活率低的实情?林业站经过多年试验论证,发明了“营养土坨造林法”。

所谓“营养土坨造林法”,就是将适合沙漠成长的树苗的根部加上营养土,栽种前保证根部土坨有充足的含水量。

“在沙漠,表层40厘米之下才可能有湿土。”石德荣说,要保证树苗成活,必须在沙漠里挖出80厘米的深坑,将这些乔木和灌木栽种到80厘米之下,才有成活的希望。

假若一棵1米高的乌柳栽在沙漠里要想成活,这棵乌柳必须要栽种到80厘米之下的深坑里。如此以来,露在沙漠外的高度可能只有20厘米。一棵沙棘要想在沙漠成活,也得同样按此方法栽种。

樟子松耐旱、耐寒的特性,决定了它成为我国沙漠地区重要的固沙树种之一。尽管如此,沙漠里种下的樟子松也很难保证百分百成活率。

石德荣在一棵不足1米高的樟子松面前,用手掰着树杈说,她眼前的这棵樟子松尽管不高,但已经栽种达5年了。几乎所有种植在沙漠里的树种,由于干旱、海拔高、常年气温低、氧气含量低等诸多原因,成长异常缓慢。

石德荣说,她面前的这株沙棘已经种植了五六年了

沙漠植绿的低成活率反复考验着固沙人。一个沙坑,你可能要反复三五年,才可能栽活一棵树。当这些乔木或灌木成活,还要在树木中间种上杂草,待这些杂草成长并旺盛起来,一块沙滩才算得上真正固化。

沙漠如今披绿洲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搞调研的,仔细一看是搞林业的。”流行在当地的这一谚语,是对沙漠造林员工的真实写照。

4月的高原,风沙大。每年的4到5月,又是沙漠造林的黄金季节。哪怕风沙再大,这个植树的黄金季节是万万不能耽误的。

石德荣所站的这片草地,早前是沙漠

每年四五月份,两三百人齐上阵。为防风沙钻进裤腿,每个植树人需要穿沙漠鞋;为防风沙侵袭,造林人的头上要戴着棉帽,脖子里要裹上围巾,整个人包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睛,甚至有些眼睛上要戴着护目镜。

“人在泥土里,一天下来,整个人成了泥人。”石德荣说。“这些装束,远远看上去真就像先前要饭人的装束。”

几十年里,这处6万余亩的大沙漠经历了数代人接力棒治理后,近几年组建起了专业造林队。

同样,经过数代人接力棒治理,沙漠治理的方式也推陈出新,从早年成活率不足20%,达到了如今的近80%。

几十年里,经过数代人接力棒治理,这处6万余亩的大沙漠已有4万余亩披上了绿装。

林绿草美科学发展万年长,蓝天碧水生态文明千秋岁。

治沙为何留沙?

如今,站在这片绿洲上建成的一个望绿亭上南眺,绿洲的东南侧却是一片沙漠。

克土沙漠留沙,为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留家园

远眺沙漠,石德荣说,这处沙漠是故意留下的。

治沙为何留沙?石德荣为此解释,这处沙漠一直以来生存着沙狐、普氏原羚、狼等10多种动物,这些动物的主要生存环境就是沙漠。

当地牧民救助的受伤的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极危级动物,随时有灭绝危险。目前普氏原羚只分布于我国青海省几个地方。由于普氏原羚已成濒危物种,当地牧民和警方时时处处保护这一物种。

海晏县普氏原羚

“例如沙狐和普氏原羚的体色都接近于沙漠,沙漠是它们的保护色。”石德荣说,沙漠的颜色除了保护它们之外,沙漠在阳光下暴晒的高温度也利于这些野生动物产仔并孕育幼仔。

“你若到沙漠里行走,可能会遇上普氏原羚等野生动物。”石德荣说,“治沙留沙,是保护动物的需要,也是保持生态平衡的需要,有些沙丘需要自然修复。”

沙漠成绿洲,引得鸟儿来安家

因为当地在此保留了这处沙漠,而且加强了生态保护,普查显示早前这处沙漠地带的野生动物不足100只,如今达到了800多只,仅普氏原羚就达100多只。

治沙亦留沙,生态平衡之需

防沙、治沙和固沙,保护的不仅是生态屏障,还保护了高原上中华水塔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