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山艺海丨“单表表山东快书自何方”

2020-08-08 16: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16784)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张文艳

“当里个当,当里个当,当里个当里个当里个当”,当清脆的鸳鸯板响起来的时候,接下来的一句话恐怕读者早已脱口而出:“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而本期我们表的“武老二”,后来改名为山东快书,是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出现和经历伴随着很多名家的心血和付出,那些为了能活下来而奋斗的艺人,却给中国曲艺艺术留下了珍贵的财富,至今仍在发扬光大。

山东快书又称竹板快书、滑稽快书,因以说武松故事为主,在乡间陌里又名说武老二的、唱大个子的。它发源于山东省临清、济宁、兖州一带,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最早流行于山东、华北、东北各地,1949年后发展遍及中国。

“闲言碎语不要讲,单表表山东快书自何方。说起打板的过去,那真是历史悠久,说来话长呀……”这是山东快书典型的一段开场白,那么这项曲艺是怎样出现的呢?

关于山东快书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民间有三种传说,流传最广的要属傅汉章说。

话说清朝道光六年,十几名学子进京赶考,不想落第,从京师返乡途中,偏锋连阴雨,滞留在临清客店。那种失意和愤懑之情可想而知,于是,他们以民间广为流传的梁山好汉武松的故事为依据,编成了《武松传》进行说唱。其中的李长清非常有心,他将书记载下来带回家,给了擅长说唱的表侄傅汉章。傅汉章潜心研究,扩充“梁子”(故事情节),加上“扣子”(悬念),充实了书本。在道光十九年,在曲阜林门会(孔林前春秋庙会)上,正式“撂地”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于是,傅汉章成为最早演出山东快书的艺人。

其他的传说有刘茂基和赵大桅说。

刘茂基,相传是明万历年间人。祖籍山东临清,是个不得志的武举人,流落乡间,采集当地流传的武松故事,编成山东快书演唱。他的表演方式很“土”,没有服装和乐器,只是斜披一件大褂,手里敲打着两块瓦片。但他有绝活,就是武功架子好看。

赵大桅,相传是清咸丰年间人。祖籍山东济宁,是个落魄文人,穷极无奈,只好卖艺为生。他会编词,起初把武松的故事编成顺口溜演唱,后来吸取山东大鼓的“窜铜腔”,编成山东快书演唱。他用山东大鼓的梨花片作为伴奏乐器,后来演变成为山东快书的鸳鸯板。 

当然,还有人说山东快书是从临清、济宁的古运河上流传起来的,因为这里商贾云集,客人无聊,需要娱乐活动,也就养得住艺人。加上北宋末年,临清、济宁一带正是梁山好汉龙腾虎跃之地,所以武松的英雄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

听了几位山东快书名家的音像表演,并现场聆听了青岛曲艺名家仵延国先生的小段,顿时被这种手眼灵动、幽默风趣的表演吸引住了,一招一式,透露的是功底。

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语言节奏性很强,基本句式是“二、二、三”的七字句,而为了保证演唱的明快,一般句子最后为三个字。左手击打两块相同的铜板(鸳鸯板)作为伴奏乐器。仵延国先生为了教授学生,学会了双手击打,“方便我面对面指导学生”。

仵延国是“高派”弟子,如今的山东快书主要是“高派”(高元钧)和“杨派”(杨立德),另外还有“刘派”(刘司昌)。

杨立德是著名山东快书名家杨大辫子杨凤山(1888~1923年)之子,杨凤山当年身着长衫,斜披大褂,大辫子往脖颈上一盘,非常英武帅气。他口齿伶俐,动作洒脱,一抬脚能踢到鼻子尖,在济南从撂地到建书棚,足见其火爆程度。“据说,当年杨大辫子一场武老二说下来,挣的铜子得拿洋面袋子装,自己扛不动,雇人往家扛”。据说,杨凤山是傅汉章的再传弟子。

对于杨凤山来说,成也快书,亡也快书。“原来杨凤山说武老二那会儿,南岗子南边还是个军阀的杀人场。一天,杨正在说书,有决犯被押着从新市场南门过,被搅了场子的他也挤到路边看。谁想这位犯人听过他的武老二,一眼瞥见,便大呼一声:‘杨大辫子,下辈子再听你的武老二了!’一句话祸从天降,立刻被视为同党一道绑缚刑场。书词公会赶紧出面具保,但还是陪斩后,才被释放回家。回到家的杨大辫子一病不起,半个多月后就去世了”(《江湖绝唱之一:从武老二到山东快书》)。

幸好,他的儿子杨立德继承了父亲的山东快书,并在1941年,来到青岛演出,大受欢迎。杨立德还会说相声,他与“高派”创始人高元钧曾搭档说过相声,成为佳话,报上刊载为:“高大鼻子(高元钧)和杨小麻子(杨立德)合说相声”。

而我们本次的主人公正是“高派”创始人高元钧先生,他在青岛演出两年,让山东快书在青岛开枝散叶,并留下了200多名弟子……

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在《青岛与戏剧》中引用这么一首诗来展现山东快书的魅力:

梨花两片轻启唇,不喜风月说风云。

明户夜听武松传,胜过檀板唱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