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藏高原 看海北变化⑥ 丨“咱牧民的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2020-08-09 16:0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3089)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特派记者 王永端

40岁的马成祥做梦也想不到,昔日住羊棚的一家人,如今不但住上了装修现代的小庄园,还开上了轿车。让他摘掉穷帽的,是自己的勤劳和驻村第一书记送来的扶贫智力。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拉洞村,类似马成祥这样的脱贫户还有科占仓、马占林等上百名村民。

马成祥家乡的雪域高原,风景如画。

这个海拔2940米、年平均气温仅有0.7℃的半农半牧穷村落,是如何念好脱贫经的?派驻拉洞村第一书记吴兴林说,扶贫不光扶资更要扶智,只要将党的好政策落到村民头上,贫困的根子就能拔除。

天安门看升旗,让他热血澎湃

和草原上的其他农牧民一样,祁连县八宝镇拉洞村牧民马成祥的梦想就是依托家乡资源牧牛羊和种青稞。

“直到35岁前,放牧和种青稞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马成祥说,随着妻子的一场大病,这样的传统方式转变了。

游客在未经完全开发的马鬃山游玩。

2015年,马成祥的妻子丁桂花得了胰腺炎。马成祥带着妻子问诊了州、省城的一些医院后,不得不到北京看病。这一年,马成祥35岁,这也是他和妻子丁桂花有生以来第一次到北京。

当时丁桂花病情严重,马成祥为了给妻子缓解精神压力与身体痛苦,带着她到天安门看升国旗。亲身在天安门广场上看升旗,妻子是第一次,马成祥也是第一次。

“看到护旗手整齐的步伐和冉冉升起的国旗,当时感觉国家太强大了。”马成祥说,此时的他想到家乡,想到贫困的家境,一种强烈的反差涌上心头。他觉得他这个半农半牧的村民,不应将全部精力用来放牧和种青稞。

庆幸的是,妻子从北京返回老家不久,胰腺炎竟然奇迹般康复。尽管如此,但给妻子治病,已经让家庭赤贫还有负债,马成祥思考,如何立足草原,让眼下的家脱贫。

拉洞村面对风光迤逦、山顶常年积雪的阿咪东索,阿咪东索藏语意为“众山之神”,神山的对面是未经开发的美丽的马鬃山。

他带妻子在北京看病时,夫妻二人还登上了万里长城。

游客在马成祥建起的农庄。

“当时我们到万里长城时,发现了很多导游和长城周边的农家乐。”马成祥说,当地导游的职业让他脑袋“发热”,他在考虑他能不能在家乡做向导,将游人带到原生态的马鬃山,领略草原、雪山和湖泊美景。

生出这样的想法,马成祥开始骑着摩托车去县城周边寻找游人。起初,一些游人并不了解马鬃山,马成祥就拿出自己拍的马鬃山的风景照向游人介绍,游人看到照片后,开始尝试着前往。

“游人来到马鬃山,脸上有笑容,我也很开心。”马成祥说,他为远道而来的游客做向导,从不主动提价,当时游客给十元二十元、三五十元都可。每天百元收入让赤贫的家有了起色。

“为游客做向导,有时他们需要我拍照,”马成祥说,“我还学会了摄影。”

此后,主动找马成祥做向导,来马鬃山旅游游客越来越多,因为他们对马成祥怀有信任。

“咱牧民的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一年4个月的黄金游季,马成祥大部分时间都与游客在一起。随着游客的增多,妻子也做起了向导。

“夏季我和妻子一天收入最高时,能达到7000元。”马成祥说。

拉洞村众村民利用家乡独特的天然资源走出脱贫路。

马成祥的腰包鼓起来了,他将自家居住了多年面临坍塌的小房子拆了,在原址上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室内进行了现代装修。

半岛记者在马成祥家看到,曾经住羊棚的这个家庭,如今的大房子一点不亚于城市家庭的装修。

有了大房子,马成祥还将七旬老母搬来同住。

“以前哪里敢想住这样的房子。”老人说说,“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大房子有了,马成祥还买了小轿车,县旅游管理部门也为他办了向导服务证。

拉洞村众村民利用家乡独特的天然资源走出脱贫路。

随着游客增多,现实问题显现了:游客没有地方就餐和住宿。马成祥在思考,如何让游客不离开村庄,就能吃手抓羊肉还能看满天的繁星?

只有小学1年级文化的他想将自家羊棚拆了建民宿,搞牧家乐。建民宿需要规划设计,况且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行得通?马成祥找到了海北州中级人民法院派驻拉洞村第一书记吴兴林。吴兴林不但鼓励马成祥去做,还给他想办法筹资,并为他找人进行规划设计。

“当时马成祥想建一些砖瓦房供游人住宿。”吴兴林告诉半岛记者,他就对马成祥说,游人前来是图新鲜,城里人到草原上居住越简洁越干净越好,他建议马成祥建小木屋,花钱少还环保。

马成祥按照吴兴林的“智力扶贫”方案,拆羊圈建起了小木屋。

马成祥丁桂花一家如今住上了装修现代的大房子。

半岛记者在马成祥家采访时,施工人员正对多个木屋进行最后装修,木屋里不但有数字电视、宽大的床,而且还有独立卫生间、浴室和网络。

8月9日,远在拉洞村的马成祥用微信语音通话告诉半岛记者,7间小木屋已经装修完毕,游客已陆续前来体验。

“以前全家住羊棚,现在全家过上了好日子,”马成祥说,“这要感谢第一书记带来的好政策、好点子,咱牧民的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扶资+扶智,摘掉贫帽子

拉洞村是历史移民村落,饥荒年代逃荒而来的人聚居此地。长期来,技术、资金缺乏加上一些村民病残致贫,使得拉洞村发展受限,贫帽难甩。多年前,有的贫困家庭住羊棚并不罕见。

2015年,在海北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的吴兴林,被派驻到200公里之外的拉洞村担任第一书记,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精准扶贫”。

扶贫,首先要了解村情,破解民意。

昔日住羊棚的马成祥丁桂花夫妇,靠劳动如今住上了美丽小庄园。

刚到海拔2940米、占地35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只有0.7℃的拉洞村,吴兴林就和村委会成员入户调查,对全村342户1243名村民逐户走访,并给33户117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

村民科占仓盖房时摔伤了腰椎,家庭贫困;王文林尿毒症晚期,因病致贫;马占林患病,支不起医药费。这些,吴兴林不但记在心里,还拿出自己的存款和工资为科占仓垫付手术费,为王文林垫钱做透析,为马占林支付医药费。

吴兴林在思考,他这个“扶贫书记”如何从根本上让农牧民全员脱贫?

吴兴林发现,除了技术和资金制约外,拉洞村贫穷的根源在“智”。实现整体脱贫,不光需要资金扶持,还得智力扶持。

在上级部门支持下,5年间,吴兴林引进项目资金378.48万元,在村里建成了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农家生态园一处;联合祁连县科委,用5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给村民采购良种、培训技术;协调当地林业部门,为村里贫困户争取了24个护林员岗位。

吴兴林同时认为,拉洞村还可依靠本土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业,多渠道实现脱贫和让村民的日子富起来。

发展旅游业必须保护好绿水青山,村里很多家庭离不开传统牧业,长期无序放牧,难免对草原和生态造成破坏。

马成祥丁桂花一家脱贫的事例,成为拉洞村整体脱贫的一个缩影。

为解决发展旅游和放牧之间的矛盾,吴兴林与甘肃省联系,村里千只牛羊以上的养殖大户转移到甘肃租赁当地便宜牧场放牧,小养殖户则到山后放牧。如此,青山守住了,旅游资源丰富了。

在拉洞村,吴兴林发现村里的年青人哪怕在家里闲着也不愿出门打工赚钱。吴兴林将年青人召集起来为他们讲政策,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到城市淘金。5年里,100多名青壮年走出村落带回钞票翻修房子过好日子。

5年前,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2970元以下,如今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过万元。

“我没文化,不会说话,” 73岁村民冶秀兰说,“共产党把这样的好干部送到我们村里来,真是太好了。”

“懒汉勤快起来,脱贫就有希望。”吴兴林精准扶贫5年的切身感受是,扶贫不光扶资更要扶智,只要将党的好政策落到村民头上,贫困的根子就能拔除,贫穷的帽子就能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