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碗罐头瓶子大暖壶 青岛人购买散啤花样多

2020-08-10 16:0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204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海碗、罐头瓶子、燎壶、暖壶、炮弹……乍一看这些“家伙什儿”毫不相干,但要是说它们当年都是盛装啤酒的器皿,估计年长的人会会心一笑,而年轻人则“懵了圈”。

在改革开放以前,青岛人在家里喝“散啤”的时候,都要到饭店里去打,打“散啤”时还要排队,人人手里拎着暖壶、铅壶和铝水壶等盛具,一排就是个把小时。王铎先生的形容得到了很多人的证实。据称曾经有一段时间,青啤的酒罐车会到居民居住的集中地去,“每到下午四五点钟,青岛的市民就会拿着‘燎壶’‘暖瓶’甚至‘水桶’去打酒”,一如当年的水龙池子。而早年的报纸还专门转载了新华社的文章,科普暖壶装啤酒的害处。也间接证明了,暖壶装啤酒是全国都有的普遍现象。

文章的标题是《不要用暖瓶装啤酒》,内容是这样的:

“盛夏时节,不少人用暖瓶、铝壶购买啤酒,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害的。

大家知道,暖瓶、铝壶在装水或烧水一段时间后,会沉积一层水垢,水垢虽难溶于水,却能溶解于含有酒精或带有酸味的饮料中。

水垢一般是以碳酸盐为主要成分的三种重金属及其盐类的混合体,有人曾对一装开水九十八天的暖瓶中的水垢进行过化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镉0.34毫克,砷0.21毫克,铅0.12毫克,铁84毫克,这些东西都是有毒的。砷的毒性最大,它的氧化物即为砒霜,它除能引起急性中毒外,长期被人体吸收,还会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造血系统等的病变和功能障碍。此外,现代医学已经证实,镉和砷还可产生使成人致癌和胎儿畸形的严重后果。因此,切勿用暖瓶、铝壶盛啤酒。”(1983年7月17日《青岛日报》)

当然,如果是在饭店里喝“散啤”,就会见到两种民间的“酒具”:一种是上面画着两条蓝杠杠的大海碗,另一种就是罐头瓶子。店家卖酒都是用大酒舀子一大碗一大碗,或一罐头瓶子一罐头瓶子地往进灌。喝的人也都是大碗大碗地干。过程是这样的:服务员拿起大勺子,从大缸子里舀起啤酒来,一碗一碗地倒满,顾客们排队一个个端走酒碗……一个桌上,只要有两三个青年人,一斤一碗的“散碑”,喝个二三十碗不在话下。为此,外地人常常称赞青岛人是“海量”。于是也有了一个专有名词,叫“站碗”。

到底是什么样的罐头瓶子呢?探店网红博主程显文先生告诉半岛记者,主要是装熏鱼的玻璃瓶子,和现在常见的不太相同。

“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也不知是谁的发明,打‘散啤’全部是一色的塑料袋子。只要是大中午头,你看吧,满大街都是提这种‘散啤’的”。

那么,令全国人民都比较惊异的塑料袋装酒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程显文作为资深打酒人,从小就给父亲上街打酒,他说塑料袋的来源是这样的:人们上下班的路上,会买点菜,打点酒,有时候没带家伙什儿,就干脆用几个塑料袋套在一起,装啤酒回去喝。“最多的时候套三层,怕把酒洒了”。因为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越来越多,所以干脆印制了专用塑料袋,既有啤酒专用的字眼,也更加结实,不用套三层了。

多年前央视《开心词典》栏目还以青岛人购买散啤使用塑料袋是真是假作为考题,考验观众。到上世纪80年代起,“啤酒装进塑料袋”成为外地人来青在街头巷尾感受到的最生动的岛城土著文化。

在1983年8月31日的报纸中,刊载了两首抒情小诗,名为《啤酒厂抒情》,分别名为《流水线的歌》和《验酒姑娘》。其中《流水线的歌》非常优美:“何必寻岸柳成荫,晓风残月/你是我会唱歌的小河。/最不见喧腾的浪花,清澈的碧波,/你的芳香传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地上的小河浇灌着春天的花朵,/你把花朵般的欢乐送进人们的心窝;/天上的银河闪烁着星星的浪花,你用浪花一样的激情点缀着生活。/天上的河,地上的河,/唯有你是源自我心坎的一条河,/汗水铸音符,溶进你的歌,/青春化芬芳,随你赶日月。”

啤酒,从矜持到豪放,处处是端着酒杯的人们。正如《细节青岛》中所说,青岛大部分时间如同一位嗜睡的孩子,天一擦黑就显得困倦不堪了。这个孩子有时不免有点儿“人来疯”,比如在夏季,吹着海风,能够彻夜不眠、通宵达旦。啤酒城是一座城中之城,啤酒节在青岛人眼里比过年还令人激动。

以一个城市的名字来命名啤酒,足见啤酒在青岛这座城市的地位。1903年,德国人在青岛开设啤酒厂,相信当时也不曾想到,这座城市会因为啤酒而驰名中外。于是,1991年,青岛国际啤酒节正式创办,至今已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