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七名学子被“清北”强基计划录取 学霸团亮相分享学习经验

2020-08-11 10:12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70781)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8月11日讯 近日,随着清华、北大等高校“强基计划”的正式放榜,半岛网记者了解到,今年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二中学子已达到7人,其中北大2人,清华5人。此前,陈晓琨、綦熙两名同学因竞赛已被分别保送至北大和清华。据悉,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理科专业在山东省共招生25人,青岛二中占到20%。

为什么选择基础学科?如何备战“强基”?针对备考之路的艰辛、疫情影响下的备考方式等问题,半岛网记者采访了青岛二中的几位“学霸”,看看他们如何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

“强基计划”实施首年 二中七名学子考入清北

“强基计划”也就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记者了解到,青岛二中被“清北”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中,王煜然被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于骏浩、殷玮婧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张艺缤、迟凯文被清华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王子昊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录取,苏俊源被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录取。

今年在疫情冲击下,强基备考过程格外艰难,于骏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考结束后,学校为我们贴心准备了强基计划的培训,老师们用出色的竞赛知识储备,结合我们强基计划试题的特点,让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完成了对强基笔试的准备。学校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课程,让我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补充学习相关知识,让我在踏入考场时心里有底,下笔不慌。”

提前了解强基计划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为什么会选择相对冷门的基础学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很多家庭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要选热门的,像金融、经济、电子等专业,王煜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强基计划是一个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举措,也体现了国家对基础学科的重视程度。我在选择强基的时候,一方面取决于竞赛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有志于未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想去做基础学科的研究,想要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选择强基计划的学生基本都对数理化基础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年高考692分的王子昊表示,自己非常喜欢数学,凭裸分可能不能考入理想的数学专业,于是想通过强基计划奋力一搏,最终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录取,“这个专业与数学接近,也算是到达自己的目标了。”

青岛二中2020届生化MT首席导师滕雪萍建议:强基之路不仅仅是进清华北大,很多双一流大学都有强基计划,在作出选择之前,一定要多了解。同时,准备强基计划不要急功近利,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如:职业生涯规划,学术讲座,竞赛拓展课,社团活动,创新活动等,找准方向和机会,先确定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最后,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业成绩很重要,但全面发展同样重要。

二中“互联网+”教学与MT制度 为学子发展铺路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终身发展能力,从深远层面来说远比高考分数更重要。青岛二中学子在清北“强基”中展现出的高水平,与学校一直以来坚持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的做法是分不开的。

迟凯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年的高中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在二中山海文化的影响下,素质教育的培养下,让我拥有了较广的知识面,较为深刻的思维方式,这些能力对我通过强基计划成功考取清华大学有很大的帮助。”

“学校的MT制度与传统的班级不同,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从六大学科对应的MT中自由选择其一加入。身处高手云集、学术氛围最浓厚的数学MT,有各位导师、同学的陪伴与帮助,是我高中三年来最幸福的事。其次是互联网+教学,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为这种独特的学习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张艺缤说。

   从青岛二中独有的MT制度(吸引力团队)给了每一个学生自由发展的条件;到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实现了师生零距离、学习全时空、资源无边界;再到一天一节体育课的课时改革,让每个学生在劳逸结合的同时拥有了更多自主学习时间,使得未来充满更多可能,真正做到了内外激发、全面育人,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最广阔平台,用高中三年为学生未来三十年发展奠基。

    半岛网记者 于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