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应届高校毕业生八成多留鲁 毕业生“偏爱”济南、青岛

2020-08-18 22:50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0882)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金震

今年疫情对各行各业产生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自然概莫能外,相关部门积极谋划力求影响最低。8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情况。从高校毕业生流入流出情况调查分析看,2019年来鲁就业人数略大于出省就业人数,胶东经济圈是我省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阵地。虽然受到疫情因素影响,但截至今年7月底数据显示,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留鲁率达到82.56%。

今年毕业生就业虽受到疫情因素影响,但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是拓宽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机会增多。今年扩大公务员招录规模,计划招录7360名,比上年增加4313名,其中,首次拿出1021个岗位专门用于招录应届毕业生。事业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70%,今明两年国有企业新增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比例不低于50%,应届毕业生到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二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根据今年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65%左右。为鼓励支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我省创新出台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真金白银”政策,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力度不断加大。三是更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今年,我省计划招募“三支一扶”毕业生近3000人,有10.26万人报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进培养,出台人才政策措施,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山东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的吸引力逐年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呈现回流态势。我省实施“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招聘海内外知名高校博士生591名;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累计招收博士后过万人。举办“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会”,已吸引5000余名海外留学人才来鲁创新创业,引进高新技术项目3500多个、留学人员创办企业800多家。打造“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服务品牌,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举办活动31场,吸引5200多名名校毕业生来鲁就业。此外,山东积极克服疫情影响,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在全国率先启动“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活动,计划年内举办招聘活动100场以上。目前已经到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开展14场活动,签约1000多人,同步组织线上招聘活动276场,达成就业意向3.3万余人次。

众多毕业生投身创新创业浪潮也是一大看点。根据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统计,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提高到3.6%,创业创新活力日益高涨。为支持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创业,我省建立了“资金扶持+平台支撑+教育培训+典型引领”的全方位扶持体系。省政府每年安排10亿元的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全省每年筹集约20亿元,支持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各类人员创业。设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引领资金,出台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给予每人最高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财政按照基准利率提供全额贴息。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低成本、全要素、一站式创业服务。目前,全省认定162家省级示范创业孵化基地(园区),5家被评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支持高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山东大学等14所高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全国入围高校最多的省份。

此外,为方便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我省大力推动就业服务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在全国率先实行高校毕业生电子报到证。电子报到证按照“一证一码”原则生成二维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识别毕业生就业信息。毕业生通过网上办理报到、调整改派等手续,系统进行自动审核验证,实现“秒办”服务。今年以来,已经为40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电子报到证,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便捷、流动更加顺畅。同时,我省积极应对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及时将招聘活动迁移到线上,搭建“就选山东”高校毕业生求职招聘云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名企直聘会”“高校名企就业行”“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体验日”“多彩校招”等活动,推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有效对接。活动实施以来,全省147所高校和65.5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网上招聘服务“全覆盖”,受到高校和毕业生的一致好评。

解读

来鲁就业人数略大于出省人数

山东是高等教育大省,在校大学生230多万人,居全国第2位,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60万人以上,约占全国的7.5%,居全国前三。根据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实名监测,2017到2019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当年留鲁就业率保持在8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年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率继续提高,截至7月底达到82.56%,高于前三年水平。据介绍,对一个高校毕业生资源丰富的省份来说,这一比例还是很高的。

山东优秀青年人才回流态势逐步显现。记者从此次发布会上获悉,从全国毕业生流动看,高校毕业生流入流出山东基本平衡,流入略大于流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夏鲁青介绍,省人社厅会同省大数据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通过对全国和山东高校毕业生数据信息、参保信息、移动通信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对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流入流出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流向省外16.78万人,外省高校毕业生来我省就业19.42万人,来鲁就业人数略大于出省就业人数。

从毕业生流出情况看,到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以外省生源为主。近三年来,到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中,60%为省外生源毕业生,他们大多选择回生源地或其他省市就业。夏鲁青介绍,总体来说,我省高校毕业生存在外流的情况,但是这种流动符合人才流动规律,我省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情况总体平稳。无论是从培养方面,还是使用方面,山东都是高校毕业生资源富集地。

高校毕业生“偏爱”济南、青岛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如何呢?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从行业流向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制造业就业。教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也较大,接近占毕业生就业总量的一半,与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相一致。从就业单位性质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2019届毕业生中,企业就业比例为69%,事业单位12.66%,党政机关1.35%,部队、基层、城镇社区、民办非企业等占16.99%。

从地域流向来看,胶东经济圈是我省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阵地。济南、青岛、潍坊、烟台是高校毕业生流入最多的4个地区,其中济南、青岛占44.2%,与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布局相契合。从就业岗位看,我省高校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率较高。截至毕业当年底,2019届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率超过70%。选择与所学专业不相关工作的主要是“个人兴趣”和“薪资待遇”,比例分别为20.35%和14.93%。同时超过7成的用人单位对我省毕业生工作胜任度和职业能力评价较高。

此外,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到新就业形态就业。随着我省“互联网+”、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蓬勃发展,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也趋于多元化,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营销、公众号博主、电子竞技等行业就业。今年截至7月底,已有近3万名2020届高校毕业生通过自由职业的形式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