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传奇丨高秩臣闯进青岛商圈 跌宕起伏的经历

2020-08-30 20:2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586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和平里,一个贯穿了近千年的名字,从遥远的广东来到青岛,伴随而来的是一个商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本期的商业传奇人物名叫高秩臣,他从南闯到北,积累了财富,也失去了财富,再现了当年青岛商界的残酷性。而他的家庭经历也是当年大户人家的代表,三房太太,纨绔子弟,等级分明,家道中落……这些场景一如巴金笔下的激流三部曲:高公馆的盛衰和子孙后代的不同命运。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了高秩臣的儿子高思国先生,并查阅大量史料,还原了青岛又一位商人之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站在和平桥上,抚摸着“和平”二字,十六岁的少年有着对家乡的自豪和眷恋,因为,这个名字与文天祥有关。而在这座小桥上,他曾目睹村中青年们一个个地走出村落,下南洋,上北方,经商谋生。“不安分”的他早已蠢蠢欲动,不甘于走父辈的务农老路,更不甘心像几个哥哥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获得些许口粮。于是,他咬咬牙,决定离开故土,北上去闯荡一片天地。

少年名叫高秩臣,1876年出生于广东潮阳县和平乡下寨村,机灵聪颖,幼年念过一段时间私塾,认得一些文字。高氏族人在当地颇有名望,因为他们入潮始祖名叫高南平(1185年~1282年),宋理学家、教育家高东溪之孙。高南平进士及第后,官授湖南安乡县尹,后升墩武校尉。宋末致仕后来到广东,创办高厝寨,建立高氏祠堂。

史料记载,宋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率兵抗元,于是年10月来到潮阳,屯兵蚝坪桥村,文丞相晨昏常到蚝坪桥漫步,女儿在桥上练武,不慎遗失了一把宝扇,乡民拾后送还,据传拾得此扇的正是高南平的孙子。加上蚝坪村民踊跃劳军,这让文丞相深为感动,于是,把蚝坪乡改名为“和平里”,蚝坪桥便更名为和平桥,如今,和平桥头仍竖立着文天祥手书“和平里”石刻。俚语里有句“未有和平先有高”,可以看出高氏在和平的地位。

因为高氏先祖,因为文天祥,“和平里”三个字深深地雕刻在了高秩臣的脑海中,所以多年之后,他将意义非凡的三个字带到了青岛。

兜里揣着不多的盘缠,高秩臣坐着红头船北上到达上海,在一位老乡开办的商行里打零工当了一年多学徒,为以后的经商积累了经验。

高秩臣的第一桶金得益于他的三叔。

1894年,高秩臣接到了三叔的来信。三叔也是位商人,在烟台有了自己的小事业。因为业务比较忙,希望找到一名可靠的帮手,听说侄子在上海学徒,觉得还不如让他到烟台来帮自己。接到来信,高秩臣立刻起身。1861年,烟台开埠,30年后,青岛建置。高秩臣踏上烟台的土地时,登州总兵章高元刚刚抵达青岛两年的时间,此时的青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小镇。

18岁的高秩臣在三叔的当铺里帮忙接待来客。通过当年的青岛首富“刘半城”刘子山、青岛总商会会长隋石卿等商界传奇人物的发家经历可以看出,踏实能干、机灵聪慧是赢得信任、获取起步资金的关键,高秩臣也不例外。

他的踏实和机敏叔叔看在眼里,赞在心里。所以,随着时光的流逝,自觉年事已高,思乡心切,三叔干脆将当铺交给侄儿全权管理,一甩手带着家人离开了烟台,回到广东老家。

就这样,高秩臣有了自己的事业。

“开始,家父经营的土产和水果生意比较顺利,当铺也有了一些赢利,便又开办了一家潮州菜饭店,名号为‘兴宾楼’,后来还买下了自己居住的宅院和饭店的房产”,高秩臣的八子、青岛著名的剧作家高思国先生说。

在烟台打拼了4年后,22岁的高秩臣接到了父亲的来信:速速回家成亲。这个年龄早已到了婚配的年龄,家里也已经为他定下同乡姑娘王尚福为妻。以后,王尚福作为原配夫人,统领着几十口人的大家庭。

1897年,德国入侵青岛那年,广东潮阳高家,王尚福生下了长子高思峰,此后,每隔两三年,王尚福都会为高家诞下一子:高思荣、高思华、高思贵。

就像高思国先生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那样,高秩臣在烟台和潮阳之间奔波了多年,疲惫、思念交织在一起,他决定将妻儿留在身边。于是,就在他将事业逐渐伸向青岛之际,王尚福带着四个儿子住进了烟台的宅院之中。